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与海洋产业博弈演化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6 10:02
海洋产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如何平衡"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作用来发展海洋产业至关重要。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与海洋产业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分析政府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海洋产业经营行为之间的博弈演化,得出海洋产业在政府选择政府主导的政策导向时合规经营,在政府选择市场主导的政策导向时违规经营的演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的发展由政府主导更为有效,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市场对海洋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以实现最优的结果。
【文章来源】:经济论坛. 2020,(04)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政府与企业的复制动态和稳定性图10政府与企业的策略博弈路径
4.路径四:市场主导下海洋产业合规经营。在市场主导下海洋产业不能获得净正值的“超额收益”,选择合规经营,结果为路线(2)和路线(3)的结合。从政策导向对海洋产业的影响分析中得出,无论政府选择哪一种政策导向,海洋产业都是依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选择经营方式。海洋产业只有在获得净正值的“超额收益”时才会考虑尝试违规经营。鉴于此,海洋产业是在信息不对称下进行策略选择,本文将重点分析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海洋产业的发展路径。
通过梳理近几年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占海洋总产值比重的变化,可得到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展开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与海洋产业博弈演化路径分析。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10—201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具体数据见表1。从整体来看,表1和图1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海洋三次产业整体呈“三、二、一”的逐年增长发展态势。除201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三产业外,其余各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均占海洋生产总值最大比重,第二产业紧随其后;自2012年起,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逐年递增,与第二产业拉开差距,在2015年之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一半;相比较于第二三产业,海洋第一产业的贡献值远远不足,而且每年发展增速较为缓慢,2018年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为4.4%,创近9年新低,不足第三产业贡献值的1/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逐利行为、市场外部性与社会困局——市场主体的有限理性及其问题[J]. 朱富强. 当代经济管理. 2019(01)
[2]国外生态补偿基金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政府与市场主导模式的比较[J]. 武靖州. 生态经济. 2018(10)
[3]新时代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J]. 胡金焱,赵建.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05)
[4]环境规制视角下中国海洋产业转型研究[J]. 孙康,付敏,刘峻峰.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9)
[5]海洋经济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和综合效率的评估[J]. 丁黎黎,郑海红,刘新民.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3)
[6]亚太国家海洋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 马贝,高强,李华,王晓彤. 世界农业. 2018(02)
[7]信息不确定条件下政策性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博弈分析[J]. 徐胜,陈嘉楠.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7(04)
[8]科技进步、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J]. 李华,高强. 华东经济管理. 2017(12)
[9]论政府在产业生态化中的作用机理[J]. 苏明武. 北方经贸. 2017(10)
[10]中国经验:经济发展和转型中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缺一不可[J]. 林毅夫. 行政管理改革. 2017(10)
本文编号:3214151
【文章来源】:经济论坛. 2020,(04)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政府与企业的复制动态和稳定性图10政府与企业的策略博弈路径
4.路径四:市场主导下海洋产业合规经营。在市场主导下海洋产业不能获得净正值的“超额收益”,选择合规经营,结果为路线(2)和路线(3)的结合。从政策导向对海洋产业的影响分析中得出,无论政府选择哪一种政策导向,海洋产业都是依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选择经营方式。海洋产业只有在获得净正值的“超额收益”时才会考虑尝试违规经营。鉴于此,海洋产业是在信息不对称下进行策略选择,本文将重点分析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海洋产业的发展路径。
通过梳理近几年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占海洋总产值比重的变化,可得到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展开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与海洋产业博弈演化路径分析。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10—201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具体数据见表1。从整体来看,表1和图1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海洋三次产业整体呈“三、二、一”的逐年增长发展态势。除201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三产业外,其余各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均占海洋生产总值最大比重,第二产业紧随其后;自2012年起,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逐年递增,与第二产业拉开差距,在2015年之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一半;相比较于第二三产业,海洋第一产业的贡献值远远不足,而且每年发展增速较为缓慢,2018年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为4.4%,创近9年新低,不足第三产业贡献值的1/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逐利行为、市场外部性与社会困局——市场主体的有限理性及其问题[J]. 朱富强. 当代经济管理. 2019(01)
[2]国外生态补偿基金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政府与市场主导模式的比较[J]. 武靖州. 生态经济. 2018(10)
[3]新时代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J]. 胡金焱,赵建.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05)
[4]环境规制视角下中国海洋产业转型研究[J]. 孙康,付敏,刘峻峰.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9)
[5]海洋经济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和综合效率的评估[J]. 丁黎黎,郑海红,刘新民.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3)
[6]亚太国家海洋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 马贝,高强,李华,王晓彤. 世界农业. 2018(02)
[7]信息不确定条件下政策性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博弈分析[J]. 徐胜,陈嘉楠.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7(04)
[8]科技进步、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J]. 李华,高强. 华东经济管理. 2017(12)
[9]论政府在产业生态化中的作用机理[J]. 苏明武. 北方经贸. 2017(10)
[10]中国经验:经济发展和转型中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缺一不可[J]. 林毅夫. 行政管理改革. 2017(10)
本文编号:3214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21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