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流江口洲滩景观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14:21
热带小河口洲滩景观格局对外部环境作用的影响极为敏感,是潮滩水沙、地貌及植被耦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将遥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相结合,探讨了北部湾南流江口洲滩的景观特征及时空变化过程。主要结果表明:2005—2019年南流江河口洲滩景观要素自陆向海呈现红树林(桐花树、秋茄)、茳芏及光滩格局,在此期间内的洲滩景观多样性指数低、景观破碎化指数高。红树林、茳芏与光滩景观类型优势度Do值大致相等。同时,红树林与茳芏的扩张导致其面积持续增加而光滩面积减少。红树林、茳芏与光滩三者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河口潮滩景观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研究结果有助于对热带小河口洲滩植被演化格局的认识,为热带河口地区生态恢复与湿地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海洋科学. 2020,44(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与河口沙洲位置。地图来源于图新地球4 (loca Space Viewer4.0)
由于潮汐起落,使得潮滩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潮汐水位的波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洲滩植被覆盖范围,导致洲滩景观解译出现偏差。本文2005年5月17日、2011年8月28日、2015年12月17日、2019年10月26日的谷歌地球高分辨率遥感影像(1.11 m)。所选择遥感影像中,2015年12月17日成像时刻潮位相对较高,部分光滩被潮水所淹没,但红树林斑块仍清晰可见,茳芏斑块可以识别,对洲滩景观解译的影响在容许误差之内。其他3个影像基本处于低潮位相近水位,能反映地物景观的格局变化。这4组影像水边线向陆依次可区分光滩和有地物的洲滩。随后,基于ENVI和Arc GIS对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和地理配准、裁剪和镶嵌、彩色增强和滤波等预处理。在不同季节对研究区航拍与现场调查,确认各景观要素的解译标志见图2,并核查区域景观要素类型与分布状态。经影像解译等得到较为准确的观类型分布矢量数据。把没有生长植物的潮滩定义为光滩。桐花树与秋茄二者的景观结构、功能与性质无太大差异,无瓣海桑零散混生于桐花树或秋茄种群中,本文将其归为红树林同类景观。据此,根据洲滩植被分布情况,将南流江河口洲滩地物景观分为红树林(主要为桐花树与秋茄)、茳芏与光滩3种景观类型。为消除潮汐水位对影像解译光滩面积的影响,以潮位最低的2005年5月17日卫星遥感影像中露出水面的洲滩面积724.88 hm2作为研究区域景观总面积St,依次解译红树林面积Sm与茳芏面积Sc,则光滩面积Sb=St-Sm-Sc。
南流江河口洲滩地物由红树林、茳芏和光滩构成(图3)。最近15年内南流江河口洲滩红树林面积显著增加,由2005年的69.54 hm2增大至2019年的190.33 hm2(表1),面积在原有基础上约增加了2倍。相应的红树林斑块面积百分比从2005年的9.58%持续增大到2019年的26.22%。同时,茳芏面积从2005年的6.95 hm2增大到62.68 hm2。此外,光滩面积由2005年的649.39 hm2减少到2019年的472.87 hm2,这意味着光滩面积因红树林与茳芏的扩张而导致其发生迅速减小(图3)。图4 茳芏扩张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景观生态学在国土空间治理中的应用[J]. 吴健生,王仰麟,张小飞,彭建,刘焱序. 自然资源学报. 2020(01)
[2]中国东北地区人为活动对森林景观格局及鹿科动物生境的影响(英文)[J]. 吴文,李月辉,胡远满,常禹,熊在平.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07)
[3]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分布与景观格局[J]. 邱霓,徐颂军,邱彭华,杨文槐,杨秀,杨倩. 林业科学. 2019(01)
[4]澳门城市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J]. 孟楠,韩宝龙,王海洋,逯非,许超,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2018(18)
[5]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盐沼交界区空间格局变化规律的遥感分析[J]. 李屹,陈一宁,李炎. 海洋通报. 2017(03)
[6]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动态及保护成效[J]. 郭子良,崔国发,王小平,那拉苏,郑姚闽,张曼胤,崔丽娟.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8)
[7]中越北部湾红树林差异性研究[J]. 王武霞,苏奋振,冯雪,程飞.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2)
[8]50年来北海市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 梁文,胡自宁,黎广钊,宋垠先,余克服,农华琼. 海洋科学. 2016(02)
[9]粤东沿海红树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J]. 李皓宇,彭逸生,刘嘉健,王树功,陈桂珠. 生态学报. 2016(01)
[10]基于景观格局的陕北资源富集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陕西省神木县为例[J]. 封建民,郭玲霞,李晓华.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4)
本文编号:3218644
【文章来源】:海洋科学. 2020,44(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与河口沙洲位置。地图来源于图新地球4 (loca Space Viewer4.0)
由于潮汐起落,使得潮滩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潮汐水位的波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洲滩植被覆盖范围,导致洲滩景观解译出现偏差。本文2005年5月17日、2011年8月28日、2015年12月17日、2019年10月26日的谷歌地球高分辨率遥感影像(1.11 m)。所选择遥感影像中,2015年12月17日成像时刻潮位相对较高,部分光滩被潮水所淹没,但红树林斑块仍清晰可见,茳芏斑块可以识别,对洲滩景观解译的影响在容许误差之内。其他3个影像基本处于低潮位相近水位,能反映地物景观的格局变化。这4组影像水边线向陆依次可区分光滩和有地物的洲滩。随后,基于ENVI和Arc GIS对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和地理配准、裁剪和镶嵌、彩色增强和滤波等预处理。在不同季节对研究区航拍与现场调查,确认各景观要素的解译标志见图2,并核查区域景观要素类型与分布状态。经影像解译等得到较为准确的观类型分布矢量数据。把没有生长植物的潮滩定义为光滩。桐花树与秋茄二者的景观结构、功能与性质无太大差异,无瓣海桑零散混生于桐花树或秋茄种群中,本文将其归为红树林同类景观。据此,根据洲滩植被分布情况,将南流江河口洲滩地物景观分为红树林(主要为桐花树与秋茄)、茳芏与光滩3种景观类型。为消除潮汐水位对影像解译光滩面积的影响,以潮位最低的2005年5月17日卫星遥感影像中露出水面的洲滩面积724.88 hm2作为研究区域景观总面积St,依次解译红树林面积Sm与茳芏面积Sc,则光滩面积Sb=St-Sm-Sc。
南流江河口洲滩地物由红树林、茳芏和光滩构成(图3)。最近15年内南流江河口洲滩红树林面积显著增加,由2005年的69.54 hm2增大至2019年的190.33 hm2(表1),面积在原有基础上约增加了2倍。相应的红树林斑块面积百分比从2005年的9.58%持续增大到2019年的26.22%。同时,茳芏面积从2005年的6.95 hm2增大到62.68 hm2。此外,光滩面积由2005年的649.39 hm2减少到2019年的472.87 hm2,这意味着光滩面积因红树林与茳芏的扩张而导致其发生迅速减小(图3)。图4 茳芏扩张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景观生态学在国土空间治理中的应用[J]. 吴健生,王仰麟,张小飞,彭建,刘焱序. 自然资源学报. 2020(01)
[2]中国东北地区人为活动对森林景观格局及鹿科动物生境的影响(英文)[J]. 吴文,李月辉,胡远满,常禹,熊在平.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07)
[3]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分布与景观格局[J]. 邱霓,徐颂军,邱彭华,杨文槐,杨秀,杨倩. 林业科学. 2019(01)
[4]澳门城市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J]. 孟楠,韩宝龙,王海洋,逯非,许超,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2018(18)
[5]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盐沼交界区空间格局变化规律的遥感分析[J]. 李屹,陈一宁,李炎. 海洋通报. 2017(03)
[6]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动态及保护成效[J]. 郭子良,崔国发,王小平,那拉苏,郑姚闽,张曼胤,崔丽娟.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8)
[7]中越北部湾红树林差异性研究[J]. 王武霞,苏奋振,冯雪,程飞.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2)
[8]50年来北海市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 梁文,胡自宁,黎广钊,宋垠先,余克服,农华琼. 海洋科学. 2016(02)
[9]粤东沿海红树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J]. 李皓宇,彭逸生,刘嘉健,王树功,陈桂珠. 生态学报. 2016(01)
[10]基于景观格局的陕北资源富集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陕西省神木县为例[J]. 封建民,郭玲霞,李晓华.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4)
本文编号:3218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2186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