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长江口泥质区24Z孔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对洪水事件的沉积响应

发布时间:2021-07-05 16:04
  对长江口泥质区24Z孔的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粒度和元素分析,根据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可将岩芯从下到上分为3个阶段:A阶段(1931—1964年)粒度参数的波动较小,各层位平均粒度Φ在5.58~7.65;B阶段(1964—1983年)粒度参数波动范围比A阶段更小,整个阶段没有出现明显峰值,Φ在6.51~7.37;C阶段(1983—2003年)粒度参数波动范围明显增大,出现多个峰值,Φ在5.59~7.46。元素Zr和Rb质量比(mZr/mRb)的大小实际上反映了粗粒级矿物与黏土粒级矿物的相对含量的高低,24Z孔的沉积物中mZr/mRb波动范围在1.02~3.59,出现了多个明显的峰值。利用24Z孔沉积物平均粒度和mZr/mRb识别出多个突变层位,结合长江中下游洪水水文记录,发现突变层位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后的水文洪水年份有着较好的对应,这可能与长江主泓的变化有关。对比突变层位与正常层位的粒度特征,突变层位沉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呈负偏态且峰高而尖,正常层位粒度频率曲线... 

【文章来源】:海洋科学. 2020,44(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长江口泥质区24Z孔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对洪水事件的沉积响应


站位位置图和长江河口河汊形势图[2,24]

形势图,长江,泥沙,量变


图1 站位位置图和长江河口河汊形势图[2,24]长江河口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其演变对长江入海泥沙在河口局部空间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2]。长江河口在平面上呈现三级分汊,四口分流的格局[24](图1)。第一级分汊被崇明岛分为南北两支,第二分汊是南支在吴淞口以下被长兴岛和横沙岛被分为南港和北港,第三级分汊是南港被九段沙分隔为南槽和北槽。长江河口流路的分汊和对应入海主泓位置的演变直接影响到入海水沙与长江口泥质区距离的远近,继而影响入海泥沙不同粗细的组份到达泥质区的距离[2]。

文献,沉积速率,通量,年代


24Z站位在进行多环芳烃沉积通量的研究中已经进行了年代测定,采用CIC模式(恒定通量—恒定沉积速率模式)来测得该区域的沉积速率为3.38 cm/a,对应沉积年代为1930—2003年(图3)[16]。2.2 样品处理和测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泥沙的影响研究[J]. 彭涛,田慧,秦振雄,王高旭.  泥沙研究. 2018(06)
[2]七大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 刘伟,翟媛,杨丽英.  水文. 2018(05)
[3]近150年来长江入海流量变化的趋势、阶段与多尺度周期[J]. 万智巍,连丽聪,贾玉连,洪祎君,蒋梅鑫.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2)
[4]长江口近期来水来沙量及输沙粒径的变化[J]. 付桂.  水运工程. 2018(02)
[5]透视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划研究[J]. 史培军,王季薇,张钢锋,孔锋,王静爱.  地理研究. 2017(08)
[6]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其在减沙背景下的响应[J]. 战庆,王张华,陈勇,赵宝成.  地质通报. 2016(10)
[7]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北部近百年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其对水动力环境的响应[J]. 陈静,赵宝成,战庆.  沉积学报. 2014(04)
[8]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颜色反射率指示的近百年来东亚季风变迁[J]. 刘升发,王昆山,刘焱光,杨刚,吴永华,石学法.  沉积学报. 2013(02)
[9]近期长江口—杭州湾邻近海域沉积物粒径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罗向欣,杨世伦,张文祥,张经.  沉积学报. 2012(01)
[10]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泥质区近期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张瑞,汪亚平,高建华,潘少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05)

硕士论文
[1]近百年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事件沉积的识别和重建[D]. 田元.中国海洋大学 2015
[2]长江水下三角洲高分辨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环境事件的响应[D]. 刘明.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66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266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1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