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部深水区上层海洋潮流和环流特征分析与模拟
发布时间:2021-07-13 04:54
本文首先应用南海深海盆中3个ATLAS定点浮标的长周期温度和海流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南海中部深水区温跃层及温度短周期振动与海流潮流的变化规律特征。然后利用HYCOM模式模拟了南海环流系统的季节变化,并结合T/P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深海盆海区环流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机制。南海深水区终年存在强度在0.1℃/m左右的温度跃层,且跃层受海面净热通量和中尺度涡的影响存在季节变化。进入春季,由于温度的回升,南海中部有双跃层现象的出现。南海深水区50米-500米水深,温度存在半日潮和全日潮周期的振动,而且以全日潮周期的振动为主导,说明南海中部内潮波的存在。两种周期的振动在时空上存在一定的变化。温度跃层的核心深度基本在50米-100米之间,该深度上温度半日潮或全日潮周期的振动的时空变化与温度跃层的时空结构是一致的。南海深水区海流的主要周期是日周期,惯性周期和半日周期。惯性周期在深海盆南部站点要更加显著。海流主要是顺时针旋转的,符合地转效应特征。海流中占主要的频率信号的强弱随深度变化,说明海流存在斜压性,是EOF分解所揭示的多种垂向模态存在的反映。潮流在南海深水区海流中占很大比重,尤其是在北部站点。全日分潮振...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海水深(米)及三个ATLAS浮标站位分布
1.2.1.2 温跃层特征分析分析表明三个站点均终年存在温跃层,厚度基本在 100 米以上,平均强度在0.1 ℃/m 附近波动。就季节而言,三个站点夏季均存在比较强的温跃层;冬季的温跃层,三个站点有较大的差异。图 1-2 给出了三个站点温跃层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表 1-3 分别给出了三个站点 1998 年 4 月 13 日到 1999 年 3 月 31 日各月平均条件下的温跃层的各项指标。从图 1-2 和表 1-3 中可以看出,南海中部深水区的温跃层终年存在,且三个站点的温跃层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17图 1-3 ST1 站点 50 m,100 m 和 200 m 深度的小波谱图Fig. 1-3 Wavelet spectra at 50 m, 100 m and 200 m depth at ST1ST1 站点图 1-3 中 50 m 和 100 m 两个异常周期成分及 200 m 的三个异常周期成分均为数据缺测造成。从图中可以看出,ST1 站点各观测层均存在显著的全日周期的振动,而在温跃层顶(50 m)半日周期也较显著。其中,50 m 层只在 98 年夏季和秋季有较强的全日和半日周期的振动,12 月以后基本没有置信度大于 95%的周期的振动。通过温跃层的变化特征分析,在 ST1 站,温跃层的深度在冬季接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东部近岸海流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J]. 叶英,董波. 海洋预报. 2005(01)
[2]南海上层水温的准双周(10—20d)变化[J]. 周发琇,张亚妮,黄菲. 热带海洋学报. 2004(04)
[3]南海西边界ADCP观测海流的垂直结构[J]. 杜岩,王东晓,陈荣裕,毛庆文,齐义泉. 海洋工程. 2004(02)
[4]全球大洋环流诊断模式研究——流场及流函数[J]. 魏泽勋,乔方利,方国洪,崔秉昊,方越,王新怡. 海洋科学进展. 2004(01)
[5]黑潮环流的数值模拟[J]. 张蕴斐,张占海,吴辉碇,黄嘉佑.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03)
[6]南海上层海洋热结构的年循环与半年循环[J]. 高荣珍,王东晓,王卫强,周发琇,谢强. 大气科学. 2003(03)
[7]南海上层环流观测研究进展[J]. 李立. 台湾海峡. 2002(01)
[8]冬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J]. 蔡树群,苏纪兰,甘子钧,刘秦玉.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05)
[9]南海海面高度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J]. 刘秦玉,杨海军,贾英来,甘子钧.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02)
[10]经验模态法在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中的应用研究[J]. 王卫强,陈宗镛,左军成.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06)
硕士论文
[1]南海SST日变化特征及夏季风爆发对SST日变化的影响[D]. 臧楠.中国海洋大学 2005
[2]南海海洋环流的诊断计算[D]. 王江伟.中国海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81390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海水深(米)及三个ATLAS浮标站位分布
1.2.1.2 温跃层特征分析分析表明三个站点均终年存在温跃层,厚度基本在 100 米以上,平均强度在0.1 ℃/m 附近波动。就季节而言,三个站点夏季均存在比较强的温跃层;冬季的温跃层,三个站点有较大的差异。图 1-2 给出了三个站点温跃层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表 1-3 分别给出了三个站点 1998 年 4 月 13 日到 1999 年 3 月 31 日各月平均条件下的温跃层的各项指标。从图 1-2 和表 1-3 中可以看出,南海中部深水区的温跃层终年存在,且三个站点的温跃层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17图 1-3 ST1 站点 50 m,100 m 和 200 m 深度的小波谱图Fig. 1-3 Wavelet spectra at 50 m, 100 m and 200 m depth at ST1ST1 站点图 1-3 中 50 m 和 100 m 两个异常周期成分及 200 m 的三个异常周期成分均为数据缺测造成。从图中可以看出,ST1 站点各观测层均存在显著的全日周期的振动,而在温跃层顶(50 m)半日周期也较显著。其中,50 m 层只在 98 年夏季和秋季有较强的全日和半日周期的振动,12 月以后基本没有置信度大于 95%的周期的振动。通过温跃层的变化特征分析,在 ST1 站,温跃层的深度在冬季接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东部近岸海流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J]. 叶英,董波. 海洋预报. 2005(01)
[2]南海上层水温的准双周(10—20d)变化[J]. 周发琇,张亚妮,黄菲. 热带海洋学报. 2004(04)
[3]南海西边界ADCP观测海流的垂直结构[J]. 杜岩,王东晓,陈荣裕,毛庆文,齐义泉. 海洋工程. 2004(02)
[4]全球大洋环流诊断模式研究——流场及流函数[J]. 魏泽勋,乔方利,方国洪,崔秉昊,方越,王新怡. 海洋科学进展. 2004(01)
[5]黑潮环流的数值模拟[J]. 张蕴斐,张占海,吴辉碇,黄嘉佑.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03)
[6]南海上层海洋热结构的年循环与半年循环[J]. 高荣珍,王东晓,王卫强,周发琇,谢强. 大气科学. 2003(03)
[7]南海上层环流观测研究进展[J]. 李立. 台湾海峡. 2002(01)
[8]冬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J]. 蔡树群,苏纪兰,甘子钧,刘秦玉.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05)
[9]南海海面高度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J]. 刘秦玉,杨海军,贾英来,甘子钧.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02)
[10]经验模态法在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中的应用研究[J]. 王卫强,陈宗镛,左军成.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06)
硕士论文
[1]南海SST日变化特征及夏季风爆发对SST日变化的影响[D]. 臧楠.中国海洋大学 2005
[2]南海海洋环流的诊断计算[D]. 王江伟.中国海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81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28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