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波浪作用下黄河口粉质土海床渗流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05:18
  本学位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液化渗流模式的黄河三角洲海底塌陷凹坑形成过程研究”为依托,旨在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粉土饱和及非饱和海床在波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试验现象等展开研究,分析海床渗流机理,为海床塌陷凹坑的形成演化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室内水槽试验和数值模拟。(1)室内水槽试验:试验从海床的饱和度和波浪荷载的大小为出发点,以海床饱和度和外加荷载为参变量设计了九组试验,来研究饱和度和外加荷载对海床渗流的影响。(2)数值模拟:利用DIANA-SWANDYNE II软件,进行粉土海床对波浪荷载动力响应的数值计算分析,主要分析波浪作用下海床内不同深度点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本文得到的结论有:(1)波浪作用下,原本均一的海床土体产生分异,细粒物质(主要为粘粒)随渗流扩散到海床表面进而进入水体中去,在静水中下落在土体表面形成一层粘粒层,表层的土体受波浪侵蚀严重,有显著的粗化现象。(2)在波浪作用下,海床内的密度、含水量、饱和度及颗粒成分都发生了变化。渗流作用将气体及孔隙水被带走,土体变得紧密。在渗流的前期,渗流会对海床造成破坏,产生渗流通道和泥火山等试验现象。随着试验进行,孔隙...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波浪作用下黄河口粉质土海床渗流影响因素的研究


黄河各期流路示意图

滞回圈,动应变,动应力,动强度


图 2-2 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的滞回圈标受到粉土内粘粒含量、粉粒含量、土体振动频率有关。当粉粒含量不变,粘粒含接触增大,粘粒的润滑作用变得更显著。低。因此,土的动强度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土体的级配,使承受外部荷载作用的颗粒外部力,砂粒含量越多,其动强度就越大小;重新制备的土样中,土体内部的结构,当有足够的成型时间,使土样中被破坏强度会部分恢复;随着土中的孔隙水逐步土体的动强度会得到提高;试验表明当外时,粉土的动强度有明显变化。

示意图,试验装置,示意图,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


tTθ =(3-H h h s i n tTπ= +、(3一个周期的时间。的时间。用孔隙水压力采集仪和土压力采集仪均是南京水利科学研制的一套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孔隙水数据采集装置、通讯转换器、通讯电缆、微型计算机和主要的测量工具孔隙水压力计的基本参数为:量程:5pS,线性度:0.1%,外形尺寸:Φ20×53 m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口不同强度粉土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 常方强,贾永刚.  岩土力学. 2011(09)
[2]堤防地震液化数值模拟及动力反应分析[J]. 陈育民,仉文岗,刘汉龙.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3]底床粉质土液化下波动水体含沙量垂向L型分布特征试验研究[J]. 于月倩,许国辉,赵庆鹏,林霖,刘文洁,郭秀军.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0(06)
[4]黄河三角洲粉土原位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徐东升,汪稔,孟庆山,王志兵,杨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02)
[5]多孔海床在波浪作用下渗流特性数值模拟[J]. 倪寅,郑永来,钟佳玉.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9(03)
[6]黄河三角洲粉质土初始干密度和黏粒含量对稳态强度的影响研究[J]. 刘红军,吕文芳,杨俊杰,王秀海.  岩土工程学报. 2009(08)
[7]粉质海床波浪响应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J]. 潘冬子,王立忠,潘存鸿.  岩土力学. 2008(10)
[8]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扰动土层特征及成因探析[J]. 孙永福,董立峰,宋玉鹏.  岩土力学. 2008(06)
[9]黄河冲积粉土的密实度及含水率对力学性质影响[J]. 肖军华,刘建坤,彭丽云,陈立宏.  岩土力学. 2008(02)
[10]循环荷载作用下海床结构粉质土的液化渗流机理定性研究[J]. 陈友媛,刘红军,贾永刚,丛艳平.  岩土力学. 2007(08)

博士论文
[1]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床及管线的动力响应研究[D]. 潘冬子.浙江大学 2007
[2]生物活动对黄河口底土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D]. 陈友媛.中国海洋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波浪作用下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体海床响应研究[D]. 刘莹.中国海洋大学 2010
[2]黄河口粉质土体的动力响应特性及机理研究[D]. 马德翠.中国海洋大学 2005
[3]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沉积物非均匀固结机理研究[D]. 刘媛媛.中国海洋大学 2004
[4]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粉土动力特性及液化破坏研究[D]. 林霖.中国海洋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96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296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9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