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效应暴雪云团的观测分析与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0:16
本文主要针对渤海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团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首先综合运用静止卫星(GMS-5, GOES-9, MTSAT)红外数据与CloudSat极轨卫星云剖面雷达数据,以及FNL大气再分析数据与常规观测数据,对2001-2010年发生的12次渤海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的演变特征、渤海热力作用与暴雪云团垂直结构及相态组成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生成源地的暴雪云通常在渤海上快速发展,云中多存在水平范围可达100-300km左右的密实条状或块状云团,其下为主要降雪区域;(2)暴雪云生成源地可分为渤海湾及莱州湾附近、渤海中部、辽东湾附近三种,暴雪云在海上移动主要受850hPa风场影响;渤海暖海面与其上冷空气间的热量、水汽交换形成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导致暴雪云进一步发展;(3)暴雪云发展旺盛时期高度可达4km左右,其冰水含量最大值达600mg·m-3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约2km高度,平均值可达303mg·m-3左右,冰粒子有效半径最大值约120μm,平均值为91μm左右。为细致研究与分析影响海效应暴雪的各要素,文章接着以2008年12月4...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东半岛及周边地形分布
图 2-1. 2005 年 12 月 3-5 日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团的演变(填色代表云顶亮温,粗黑点为图 1-1 中的部分测站)Fig. 2-1. Evolution of the clouds of the sea-effect snow storm during 3-5 Dec 2005 (color shadesrepresent cloud top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bold dots indicate some stations in Fig.1-1)
49图 2-3. 12 次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团初始阶段形态分布(浅蓝不规则区域代表云区,其他填色代表 850 hPa 与 1000 hPa 假相当位温差值,实、虚线分别为 850 hPa 高度场与温度场)Fig. 2-3. The clouds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twelve sea-effect snowstorm events(the skyblue shades represent cloud areas, and the other color shades are the differences of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between 850 hPa and 1000 hPa, and the solid and dashedcontours are respectively heights and temperatures at 850 hP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渤海海效应暴雪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J]. 杨成芳,周雪松.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1)
[2]山东半岛一次冷涡强冷流降雪过程分析[J]. 褚昭利,李建华,崔宜少. 山东气象. 2012(01)
[3]一次异常强渤海海效应暴雪的三维运动研究[J]. 杨成芳,高留喜,王方. 高原气象. 2011(05)
[4]山东半岛冬季冷流暴雪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征兆[J]. 周淑玲,李宏江,吴增茂,林曲凤.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3)
[5]利用循环3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Ⅰ:WRF数值试验[J]. 高山红,齐伊玲,张守宝,傅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0)
[6]山东半岛冷流暴雪过程的个例分析[J]. 朱营礼,吴增茂,林曲凤,周淑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7]北京对流性降水的雨滴尺寸分布瞬时特征与雷达降水的关系[J]. 肖现,廖菲,肖辉,嵇磊,虞海燕. 热带气象学报. 2010(04)
[8]渤海海效应暴雪的三维热力结构特征[J]. 杨成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9]利用单多普勒雷达资料做冷流暴雪的中尺度分析[J]. 杨成芳,王俊. 高原气象. 2009(05)
[10]山东半岛典型冷涡暴雪个例对流云及风场特征的观测与模拟[J]. 周淑玲,朱先德,符长静,闫丽凤,吴增茂,朱君鉴. 高原气象. 2009(04)
博士论文
[1]渤海海效应暴雪的多尺度研究[D]. 杨成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30966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东半岛及周边地形分布
图 2-1. 2005 年 12 月 3-5 日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团的演变(填色代表云顶亮温,粗黑点为图 1-1 中的部分测站)Fig. 2-1. Evolution of the clouds of the sea-effect snow storm during 3-5 Dec 2005 (color shadesrepresent cloud top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bold dots indicate some stations in Fig.1-1)
49图 2-3. 12 次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团初始阶段形态分布(浅蓝不规则区域代表云区,其他填色代表 850 hPa 与 1000 hPa 假相当位温差值,实、虚线分别为 850 hPa 高度场与温度场)Fig. 2-3. The clouds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twelve sea-effect snowstorm events(the skyblue shades represent cloud areas, and the other color shades are the differences of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between 850 hPa and 1000 hPa, and the solid and dashedcontours are respectively heights and temperatures at 850 hP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渤海海效应暴雪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J]. 杨成芳,周雪松.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1)
[2]山东半岛一次冷涡强冷流降雪过程分析[J]. 褚昭利,李建华,崔宜少. 山东气象. 2012(01)
[3]一次异常强渤海海效应暴雪的三维运动研究[J]. 杨成芳,高留喜,王方. 高原气象. 2011(05)
[4]山东半岛冬季冷流暴雪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征兆[J]. 周淑玲,李宏江,吴增茂,林曲凤.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3)
[5]利用循环3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Ⅰ:WRF数值试验[J]. 高山红,齐伊玲,张守宝,傅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0)
[6]山东半岛冷流暴雪过程的个例分析[J]. 朱营礼,吴增茂,林曲凤,周淑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7]北京对流性降水的雨滴尺寸分布瞬时特征与雷达降水的关系[J]. 肖现,廖菲,肖辉,嵇磊,虞海燕. 热带气象学报. 2010(04)
[8]渤海海效应暴雪的三维热力结构特征[J]. 杨成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9]利用单多普勒雷达资料做冷流暴雪的中尺度分析[J]. 杨成芳,王俊. 高原气象. 2009(05)
[10]山东半岛典型冷涡暴雪个例对流云及风场特征的观测与模拟[J]. 周淑玲,朱先德,符长静,闫丽凤,吴增茂,朱君鉴. 高原气象. 2009(04)
博士论文
[1]渤海海效应暴雪的多尺度研究[D]. 杨成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30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33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