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作用及古环境演变

发布时间:2021-08-09 06:06
  本论文依托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的“CJ12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课题,利用专项课题调查所获的927个表层沉积物、4条悬浮体断面和7根重力柱样进行了沉积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以及水文与悬浮体的现场观测,编制了研究区沉积物类型图,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化。沉积物粒度、常微量元素、粘土矿物资料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现代沉积作用稳定,沉积物总体呈NE-SW方向运移,它们主要受控于长江来源物质与闽浙沿岸流、台湾暖流等水动力条件。沉积物空间分布上可划分为长江物质控制区和闽江物质控制区两部分。因子分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主要为陆源细颗粒碎屑沉积,还有少量陆源粗颗粒碎屑和海洋自生的混合沉积、火山碎屑和海洋化学混合沉积。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夏季悬浮体质量浓度平面分布,近岸浓度明显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闽江、瓯江等河口区附近。垂向上浓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大,海底地势凸起位置出现高浓度区。控制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悬浮体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物源供给和海流状况。现场体积浓度平面分布表现出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垂向分布总的规律表现为表层水体浓度较低,且分布...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1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作用及古环境演变


东海位置图

流系,东海


图 1-2 东海流系图(据张怀静等,2007,修改)ig.1-2 Circumfluence of the East China Sea (By Zhang H J, et amodified)

布图,粒度,表层,等时性


图 2-1 表层粒度取样站位分布图Fig.2-1 The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grain size sampling statio积物粘土矿物样品站位分布如图 2-2 所示,共测试表层样式取样器采集,为保证了样品的等时性,每个站位均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反映的古环境演化[J]. 王可,郑洪波,Maarten Prins,郑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04)
[2]长江口沙洲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分布特征[J]. 闫慧敏,刘敏,侯立军,许世远,林啸.  环境科学. 2008(01)
[3]琼东南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陈弘,刘坚,王宏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06)
[4]扬子浅滩沙波底形活动性评估[J]. 龙海燕,庄振业,刘升发,吕海青,叶银灿,杜文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06)
[5]粒径趋势分析对长江南支口外沉积物输运的指示意义[J]. 王国庆,石学法,刘焱光,王昆山.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06)
[6]中太平洋CC区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J]. 杨锐,李国胜,张洪瑞.  地质与资源. 2007(03)
[7]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分布特征[J]. 张怀静,翟世奎,范德江,郭志刚,于增慧,曹立华,杨荣民,张晓东.  环境科学. 2007(08)
[8]闽浙沿岸上升流及其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J]. 经志友,齐义泉,华祖林.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9]16000a以来青海茶卡盐湖的演化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 刘兴起,王永波,沈吉,王苏民,杨波.  地质学报. 2007(06)
[10]海南近海海域浊度与悬浮颗粒物粒径的分布特征[J]. 杨海丽,郑玉龙,黄稚.  海洋学研究. 2007(01)

博士论文
[1]长江口外缺氧区及其邻近海域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分布规律及环境指示意义[D]. 许淑梅.中国海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31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331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