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冲绳海槽中部37 Cal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08:35
  本论文根据取自冲绳海槽西侧陆坡上的重力柱状样DGKS9604岩芯的粒度、浮游有孔虫碳、氧稳定同位素、海水表层温度、古海水δ18O、陆源长链烷烃和长链不饱和酮等组成特征,并通过与其邻近的DGKS9603孔进行对比研究,对37 Cal ka BP以来冲绳海槽中部千年尺度的古气候事件变化特征、黑潮主流轴位置和强度变化、陆源有机碳输入特征和海水表层古生产力的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末次冰期以来冲绳海槽中部沉积速率的变化主要受海面变化和物源区气候湿润程度的控制。陆坡和槽底区域沉积速率均从氧同位素3期、2期到1期依次下降。在33~30 Cal ka BP之间由于中国内陆气候温暖湿润,进入冲绳海槽的河流径流量大大增加,研究区沉积速率达到OIS3期晚期以来的最大值。末次冰期时研究区陆源物质输入量大,沉积速率高,冰期沉积速率约为冰后期的2倍;此外在半深海地区无论是冰期还是间冰期陆坡都是陆源物质的主要沉积区,槽底区的沉积速率远低于陆坡区,但二者沉积速率的差异在冰期相对减小。 冲绳海槽中部全新世海水表层温度SST(25.1℃)与末次盛冰期的SST(22.1℃)之差为3...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冲绳海槽中部37 Cal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研究


一东海流场图(引自ZhnogUynaChneetal.,2000)

柱状样,位置图


本论文的研究材料为19%年国家海洋局和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合作开展的东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项目获取的DGKS9604孔重力活塞柱状样。该孔位于冲绳海槽中段西部陆坡(28016.64‘N,127001.43,E),水深766m(图2一l),柱长10.76m,处于现代黑潮主流控制之下。过该岩芯的地震剖面显示出平行地震相(图2一2),从侧面说明该地区在沉积过程中浊流作用不明显。图2一l柱状样DGKS9604位置图Fig.2一1LoeationofPistoneoreDGKS9604整个岩芯呈深灰色,岩性比较均匀,基本为粘土质粉砂,但有个别层位含有贝壳碎片、海绵骨针、冲刷泥砾或自生黄铁矿等,具体描述如下:280~282em,292~294em,300~302em

海绵骨针


m有大量贝壳碎片;1062em处有泥砾。图2一2穿过DGKS9604孔的地震剖面Fig.2一2SeismieProfileacrossPistoneoreDGKS9604图2一3海绵骨针一偕老同穴(EPuleeetlla)Fig.2一3ofssilsPongesofEuPleetella该岩芯共进行了以下项目的测试:2.1湿密度在船上用Geotek公司生产的MultiSnesorCoerLogger以1em为间隔现场测量了该岩芯的丫密度并校正为样品的湿密度,然后将样品冷冻保存。2005年6月在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海洋地质室完成分样工作,分样时O一100cm以1c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现代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子组合特征及其对有机碳运移分布的指示[J]. 朱纯,潘建明,卢冰,扈传昱,刘小涯,叶新荣,薛斌.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04)
[2]有机生物地球化学与晚新生代古全球变化研究[J]. 贾国东,彭平安.  地学前缘. 2005(02)
[3]冲绳海槽南部A23孔浊流沉积层的粒度特征[J]. 李军,高抒,孙有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02)
[4]末次冰期东海陆架平原上的长江古河道[J]. 李广雪,刘勇,杨子赓,岳淑红,杨文达,韩喜彬.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03)
[5]冲绳海槽北部陆坡4.4万年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的地质记录[J]. 向荣,李铁刚,阎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01)
[6]冲绳海槽DGKS9603孔细粒沉积物元素组合特征及其意义[J]. 熊应乾,刘振夏.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02)
[7]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气候演化特点及其与格陵兰、欧洲的异同[J]. 王朋岭,贾玉连,朱诚,马春梅.  冰川冻土. 2004(01)
[8]末次冰消期东亚季风区西北缘气候快速变化事件[J]. 李森,强明瑞,李保生,高尚玉.  地质论评. 2004(01)
[9]新仙女木及全新世早中期气候突变事件:贵州茂兰石笋氧同位素记录[J]. 覃嘉铭,袁道先,程海,林玉石,张美良,王福星,王华.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01)
[10]南海北部4MaB.P.以来古海洋变迁的长链烯酮记录[J]. 宋建中,于赤灵,贾国东,彭平安,翦知湣,赵泉鸿.  第四纪研究. 2003(05)

博士论文
[1]近4万年来冲绳海槽物质来源的定量估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刘焱光.中国海洋大学 2005
[2]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的若干特征[D]. 曹奇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2



本文编号:3461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461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