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东海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及其对陆源有机碳运移分布的指示

发布时间:2021-11-12 03:43
  东海埋藏了通过长江、黄河以及台湾河流进入的巨量陆源有机碳,是重要的有机碳碳"汇"。识别东海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搬运过程,是东海碳通量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目前关于陆源有机碳在东海沉积物中分布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口、内陆架以及水深<120 m的中、外陆架地区;针对东海外陆架和冲绳海槽陆坡的研究较少,仅少量研究对东海陆架与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的陆源有机碳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陆源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分布特征、沉积动力机制等诸多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通过对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80个表层沉积物的长链正构烷烃含量及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粒度、总有机碳(TOC)及稳定碳同位素(δ13C)指标,讨论了研究区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含量及运移分布。结果显示,δ13C和(ΣC27+C29+C31 n-alkane)/TOC指示的陆源有机碳相对含量在研究区变化范围很大,从外陆架到海槽,有先降低后增高的变化趋势,陆源有机碳在陆坡以及海槽的一些特定区域选择性的大量沉积。东海内陆架的陆源有机碳在横穿东海陆架后,可以在陆坡处通过搬运-沉积-再悬浮-再搬运的方式运移至冲绳海槽沉积。长链正构烷... 

【文章来源】:海洋地质前沿. 2020,36(10)CSCD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规律及沉积分异模式[J]. 梅西,李学杰,密蓓蓓,赵利,王中波,钟和贤,杨浩,黄湘通,何梦颖,熊伟,张勇.  中国地质. 2020(05)
[2]舟山群岛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分布特征与物源指示[J]. 沈昆明,蒋玉波,李安龙,翟滨.  海岸工程. 2020(01)
[3]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及古环境演化[J]. 陈珊珊,王中波,陆凯,祁江豪,赵钊,张志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6)
[4]末次盛冰期巽他大陆北部草本植被扩张[J]. 杨莹,田军,黄恩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01)
[5]中国东部近海现代沉积环境[J]. 段晓勇,印萍,刘金庆,曹珂,高飞,陈小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2)
[6]台湾东黑潮主流区近千年来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与来源[J]. 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王启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2)
[7]莱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分布特征与运移趋势分析[J]. 冯利,冯秀丽,宋湦,肖晓,田动会.  海洋科学. 2018(02)
[8]Origins of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J]. ZHANG Hailong,XING Lei,ZHAO Meixu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7(05)
[9]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化过程中的碳埋藏效率及其控制因素[J]. 丁喜桂,王吉松,赵广明,袁红明,王锦,叶思源.  中国地质. 2016(01)
[10]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甾醇的分布及来源研究[J]. 鲁晓红,陈颖军,黄国培,刘东艳,唐建辉,李军,张干.  生态环境学报. 2011(Z1)

硕士论文
[1]溶解有机碳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及其在九龙江的应用[D]. 王骏博.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5



本文编号:3490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490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0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