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1959—2018年九段沙地貌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

发布时间:2021-11-17 04:28
  基于近60年(1959—2018年)系列水下地形资料,研究九段沙成形以来的地貌演化特征和动力成因。结果表明:九段沙1959—1990年处于稳速淤涨、以低滩为主的自然演化状态;近30年(1990—2018年),0 m及以上高滩受植被生长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作用快速淤涨,-1~-2 m滩面受干扰程度小、稳速淤涨;近20年(1998—2018年),-3 m及以下低滩受流域减沙和临近的大型涉水工程影响淤涨放缓并由淤积转冲刷,期间流域减沙使得九段沙淤积放缓滩地由低到高向上延伸。未来流域来沙可能进一步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九段沙将面临-3 m及以下低滩进一步冲蚀,-3 m以上滩地淤积放缓并由低到高逐渐转冲的风险。 

【文章来源】:水科学进展. 2020,31(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1959—2018年九段沙地貌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


研究区域

植被图,植被,泥沙,群落演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九段沙高滩植被成片式的生长演替对减弱水流动力、截留泥沙的作用较为明显,加快了高滩的淤涨速率,且在有一定的泥沙供给条件下,九段沙植被群落演替与高滩淤涨扩大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4.4 九段沙地貌演化的动力机制

工程图,南汇,浦东,机场


浦东机场外侧滩涂促淤圈围工程和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位于九段沙南侧的南槽南岸(图1)。工程前后冲刷率、淤积率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图9)表明:工程实施后,九段沙上沙及九段沙窜沟南沿低滩的冲刷率有所增加、淤积率有所减小,滩面趋于冲刷;九段沙头部及尾部则趋于微淤;九段沙其余区域变化不大。工程实施期间九段沙地形冲淤变化(图3(d))亦表现出九段沙中、上部南沿低滩冲刷北退的特征。浦东机场、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束窄了南槽中下段河道宽度,尤其圈围工程(围堤合拢出水)的束水作用较为明显,致使对应区段南槽主槽的水流动力增强,九段沙中上部南沿低滩持续受冲。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和浦东机场、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九段沙的冲淤趋势,总体表现为九段沙头部及北侧趋于淤积、南侧略趋冲刷,导致九段沙从前40年“上冲下淤,东延南扩”的自然冲淤格局变为近20年“南冲北淤,沙体北移”的工程主导冲淤格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域减沙对长江口典型河槽及邻近海域演变的影响[J]. 刘杰,程海峰,韩露,王珍珍.  水科学进展. 2017(02)
[2]九段沙上沙南沿坍塌与外沙内泓效应[J]. 茅志昌,郭建强.  海洋工程. 2015(03)
[3]近十年来长江口九段沙周边地貌演变GIS分析[J]. 方强飞,赵书河,周艳霞.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11)
[4]九段沙尾浅滩冲淤演变对长江入海沙量变化的响应[J]. 茅志昌,张田雷,郭建强.  泥沙研究. 2014(04)
[5]长江口前缘沙洲演变与流域泥沙要素关系[J]. 杨云平,李义天,樊咏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05)
[6]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沙浓度变化趋势及成因[J]. 杨云平,李义天,孙昭华,樊咏阳.  地理学报. 2013(09)
[7]长江口九段沙近期演变及其对北槽航道回淤的影响[J]. 刘杰,赵德招,程海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07)
[8]基于遥感的九段沙湿地植被群落动态变化分析[J]. 刘瑜,韩震,柴勋.  生态科学. 2009(04)
[9]基于CA模型的上海九段沙互花米草和芦苇种群扩散动态[J]. 王东辉,张利权,管玉娟.  应用生态学报. 2007(12)
[10]长江河口九段沙沙洲形成和演变过程研究[J]. 李九发,万新宁,应铭,左书华,付桂.  泥沙研究. 2006(06)

博士论文
[1]芦苇阻力系数物模及湿地水流数模研究[D]. 顾峰峰.大连理工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大型涉水工程对九段沙湿地的冲淤效应研究[D]. 张田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00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500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