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台风在S2S时间尺度预报效果评估
发布时间:2021-12-30 01:27
使用世界气象组织季节内至季节尺度(Subseasonal to Seasonal, S2S)预测项目数据库评估了多个集合预报系统在S2S时间尺度对台风的预报能力。评估的时间段为1999—2010年期间每年5月1日—10月31日。为评估S2S时间尺度台风的预报技巧,使用了台风密集度来描述台风的生成及移动状况。台风密集度定义为一段时间内500 km范围内台风出现的概率。台风密集度由6个S2S集合预报系统后报结果计算得出,它们分别由BoM、CMA、ECMWF、JMA、CNRM和NCEP开发使用。这6个预报系统台风密集度的预报技巧评分表明,当预报时效为11~30天时,ECMWF预报系统的评分为正值,比基于气候状态的参考预报能略好地预报台风。
【文章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2020,36(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4年5月17日西北太平洋(100°E~180°,0~30°N)地区模式BoM(a)、CMA(b)、ECMWF(c)、JMA(d)、CNRM(e)、NCEP(f)预报和观测(g)的台风密集度
1999—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西北太平洋(100°E~180°,0~30°N)模式BoM(a)、CMA(b)、ECMWF(c)、JMA(d)、CNRM(e)、NCEP(f)模拟和观测(g)的平均台风密集度
图2 1999—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西北太平洋(100°E~180°,0~30°N)模式BoM(a)、CMA(b)、ECMWF(c)、JMA(d)、CNRM(e)、NCEP(f)模拟和观测(g)的平均台风密集度图4 1999—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西北太平洋(105~150°E,10~30°N)台风密集度集合预报的Brier评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季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J]. 钱苏伟,赵立清,王晓春,李慧. 热带气象学报. 2019(05)
[2]国家气象中心区域台风模式预报性能分析[J]. 麻素红,陈德辉. 热带气象学报. 2018(04)
[3]GRAPES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对登陆台风预报的检验评估[J]. 钟有亮,陈静,王静,吕恺,李晓莉. 热带气象学报. 2017(06)
[4]GRAPESTYM改进及其在201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预报的表现[J]. 张进,麻素红,陈德辉,黄丽萍. 热带气象学报. 2017(01)
[5]中国南海台风模式(TRAMS-v2.0)技术特点及其预报性能[J]. 陈子通,戴光丰,钟水新,黄燕燕,张艳霞,徐道生,李梦婕.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6)
[6]模式动力过程与物理过程耦合及其对台风预报的影响研究[J]. 陈子通,戴光丰,罗秋红,钟水新,张艳霞,徐道生,黄燕燕.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1)
[7]2013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集合预报[J]. 丁雪霖,陈永平,顾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8]2012年西北太平洋多台站台风预报误差比较分析[J]. 顾茜,丁雪霖,陈永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9]近3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时空特征分析[J]. 杨彩虹,薛存金,季民.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2(05)
[10]我国台风业务现状及其关键技术[J]. 钱传海,端义宏,麻素红,许映龙. 气象科技进展. 2012(05)
本文编号:3557207
【文章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2020,36(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4年5月17日西北太平洋(100°E~180°,0~30°N)地区模式BoM(a)、CMA(b)、ECMWF(c)、JMA(d)、CNRM(e)、NCEP(f)预报和观测(g)的台风密集度
1999—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西北太平洋(100°E~180°,0~30°N)模式BoM(a)、CMA(b)、ECMWF(c)、JMA(d)、CNRM(e)、NCEP(f)模拟和观测(g)的平均台风密集度
图2 1999—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西北太平洋(100°E~180°,0~30°N)模式BoM(a)、CMA(b)、ECMWF(c)、JMA(d)、CNRM(e)、NCEP(f)模拟和观测(g)的平均台风密集度图4 1999—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西北太平洋(105~150°E,10~30°N)台风密集度集合预报的Brier评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季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J]. 钱苏伟,赵立清,王晓春,李慧. 热带气象学报. 2019(05)
[2]国家气象中心区域台风模式预报性能分析[J]. 麻素红,陈德辉. 热带气象学报. 2018(04)
[3]GRAPES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对登陆台风预报的检验评估[J]. 钟有亮,陈静,王静,吕恺,李晓莉. 热带气象学报. 2017(06)
[4]GRAPESTYM改进及其在201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预报的表现[J]. 张进,麻素红,陈德辉,黄丽萍. 热带气象学报. 2017(01)
[5]中国南海台风模式(TRAMS-v2.0)技术特点及其预报性能[J]. 陈子通,戴光丰,钟水新,黄燕燕,张艳霞,徐道生,李梦婕.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6)
[6]模式动力过程与物理过程耦合及其对台风预报的影响研究[J]. 陈子通,戴光丰,罗秋红,钟水新,张艳霞,徐道生,黄燕燕.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1)
[7]2013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集合预报[J]. 丁雪霖,陈永平,顾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8]2012年西北太平洋多台站台风预报误差比较分析[J]. 顾茜,丁雪霖,陈永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9]近3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时空特征分析[J]. 杨彩虹,薛存金,季民.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2(05)
[10]我国台风业务现状及其关键技术[J]. 钱传海,端义宏,麻素红,许映龙. 气象科技进展. 2012(05)
本文编号:3557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5572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