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环形腔微光纤MZI的海水温/盐度同时测量的设计与模拟

发布时间:2022-01-13 19:42
  为实现海水中温度和盐度(温/盐度)同时测量,设计了一种环形腔微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MZI)。首先,计算了MZI在不同温/盐度下的输出光谱,光谱中同时存在谐振峰和干涉峰,分别由环形腔谐振和MZ干涉引起,由于谐振峰和干涉峰对温/盐度变化的响应不同,因而可将其运用于海水的温/盐度同时测量;其次,为了提升MZI的测量灵敏度,计算了灵敏度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谐振峰的温/盐度灵敏度只与制成环形腔的微光纤直径有关,而干涉峰灵敏度同时与MZI两个微光纤臂的直径和长度相关,当制成环形腔的微光纤臂是MZI两臂中直径较小且长度较大的一臂时,能得到较高的测量灵敏度。经过优化后,干涉峰的温/盐度灵敏度比传统的光纤光栅分别提升了75倍和约3 650倍。本文设计的MZI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的优点,可为研制新型的海洋微光纤传感器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光电子·激光. 2016,27(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环形腔微光纤MZI的海水温/盐度同时测量的设计与模拟


图1环形腔微光纤MZI示意图Fig.1Schematicdiagramofknotresonator-coupledmicrofiberMZI

输出光谱,盐度,谐振峰,光纤直径


1的耦合系数k为0.01,耦合器3的耦合系数k1为0.97,耦合器2的两束输入光全部耦合至一个输出端,α=1,δ=i,光的损耗由波导损耗、吸收损耗和弯曲损耗组成,探测光波长在1550nm附近。3.1输出光谱对温/盐度变化的响应选取该结构中,微光纤的直径d1、d2分别为2.5和3.5μm,臂长L1=5500μm、L2=5000μm,光纤环的直径为800μm。该结构在不同的温度和盐度下的输出光谱如图2所示,光谱中同时存在MZI产生的的干涉峰和环形腔产生的谐振峰。当温度或盐度变化时,这两个峰的位置发生移动,可以实现对海水温/盐度的同时测量。图2不同温度和盐度下的输出光谱Fig.2Transmissionspectraatdifferenttemperaturesandsalinities从图2可以看到,MZ干涉形成了整个光谱的大包络,干涉峰的自由光谱范围(FSR)较大,半波宽度大;而微环形腔谐振使得光谱中出现一系列向下的尖锐谐振峰,谐振峰的FSR较小,半波宽度小,因而很容易区分。3.2结构参数对灵敏度的影响为了使该结构在测量海水温/盐度时获得最高的灵敏度,需要优化结构参数。根据式(9)-(12),温/盐度灵敏度与微光纤的直径d1、d2和光纤臂的长度L1、L2有关。3.2.1结构参数对谐振峰灵敏度的影响谐振峰的温/盐度灵敏度SSp、STp仅由光纤直径d1决定,因而首先确定最佳的光纤直径d1。SSp、STp与光纤直径d1

光纤直径,谐振峰,盐度,灵敏度


振峰的FSR较小,半波宽度小,因而很容易区分。3.2结构参数对灵敏度的影响为了使该结构在测量海水温/盐度时获得最高的灵敏度,需要优化结构参数。根据式(9)-(12),温/盐度灵敏度与微光纤的直径d1、d2和光纤臂的长度L1、L2有关。3.2.1结构参数对谐振峰灵敏度的影响谐振峰的温/盐度灵敏度SSp、STp仅由光纤直径d1决定,因而首先确定最佳的光纤直径d1。SSp、STp与光纤直径d1的关系如图3所示。SSp随d1的增大而减校SSp的取值为正,表明随着盐度增大,谐振峰总是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这是因为盐度的增大导致了光纤有效折射率n1的增大。与盐度不同,STp的取值经过零点且不总为正值,其随d1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d1<1.27μm时,谐振峰随着温度的增大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当d1>1.27μm时,谐振峰随着温度的增大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其原因是温度增大将对不同d1的光纤有效折射率n1产生不同的影响,当d1<1.27μm时,n1减小;当d1>1.27μm时,n1增大。d1取0.5μm时,能同时获得较高的温度灵敏度(-14.31pm/℃)和盐度灵敏度(207.55pm/‰);当d1<0.5μm时,灵敏度基本不变。因此,0.5μm是较为理想的直径参数(在下面的计算中,d1取值均为0.5μm)。图3谐振峰温/盐度灵敏度与光纤直径d1的关系Fig.3Relationshipb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 temperature sensor based on switchable dual- wavelength fiber Bragg grating laser with a semiconductor saturable absorber mirror[J]. 黎琦,黄凯强,陈海燕.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5(06)



本文编号:3587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587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0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