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中的热液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2-01-23 07:07
本文以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E53沉积物岩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矿物学、全岩化学分析及连续提取分析,探讨了沉积物中的热液活动记录及元素存在形式,并结合已有的测年数据,对研究区域的热液活动过程进行了初步讨论。E53岩芯分为三层,上层为红褐色沉积层,中层为棕黄色沉积层,下层为灰绿色沉积层。沉积物岩芯的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E53岩芯上层非晶质的铁锰氧化物含量较高,中下段方解石含量较高。根据元素在岩芯全岩及各相态间的存在状况,将常量及微量元素分组讨论。Fe、Mn元素以铁锰氧化物相为最重要的赋存相,且与全岩样品一致,呈现随深度下降趋势。Al、Ti、Ba主要存在于残留相中;K、Na、Mg主要赋存相为碳酸盐相;Ca、Sr同样主要存在于碳酸盐相中。微量元素Mo、Co、V、Cu、Zn、Ni、Y和Pb元素主要存在于铁锰氧化物相,且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下降。Th、Sc、Li和Zr的主要存在于残留相中;Cd、U主要存在于碳酸盐相中。稀土元素存在形式有以下三个特点:1、主要存在于铁锰氧化物相中,并且呈现出随深度增加含量下降的趋势;2、次要存在形式为碳酸盐相,随深度增加含量上升并一度超过残留相中的含量;3、在有机结...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EPR12°50′N剖面含金属沉积物表层的组分图
图 1.3 EPR 北段现代含金属沉积物元素含量值(引自 Evgeny G. Gurvich,Metalliferous Sediments of the World Ocean Fundamental Theory of Deep-Sea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2006)大部分 EPR 北段现代的含金属沉积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据来自Cherkashev (1990, 1992)。EPR 北段非热液背景沉积物来自北部干旱区及赤道区域之间,临近北美大陆。沉积速率为 3-10mm/ka。1.3 研究区硫化物及岩石热液硫化物主要含 Fe、Cu、Zn、Ag、As、Cd、Co、Ni、Pb 等元素。热液硫化物大致可分为富铜和富铁硫化物两种类型,主要以烟囱体、脉状硫化物和块状硫化物三种形式出现。富铜烟囱体主要由黄铜矿组成,其次是黄铁矿、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组成;铜一锌烟囱体主要由黄铜矿、闪锌矿、纤锌矿、黄铁矿组成,其次是磁黄铁矿;富锌烟囱体主要由闪锌矿、黄铁矿组成,其次是黄铜矿和方铅
13图 2.1 E53 岩芯分层示意图(引自余少雄博士论文)E53 站沉积物上部粒度均匀,约为 0.05mm。见有孔虫,数量较少,每立米约 50 个,以扁圆状、海螺状有孔虫最为常见,多呈白色,褐色、灰色等,最大的直径为 0.6mm 以上。其次,以管状有孔虫较多,长度一般大于 2mm切面直径约 0.1mm,颜色有褐色,也有透明的。在本层筛选过程中发现一生皮,中空,极薄,透明,长约 6mm,宽约 1.5mm,所含杂质较少。此外,有少量呈黄色、褐色、灰褐色的矿物颗粒,推测这些颗粒可能为海底热液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岩浆周期性混合作用:模拟计算和环带斜长石证据[J]. 张国良,曾志刚,殷学博,陈代庚,王晓媛,汪小妹.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1)
[2]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岩心地球化学特征[J]. 袁春伟,曾志刚,殷学博,王晓媛,余少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04)
[3]深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热点[J]. 夏建新,李畅,马彦芳. 地质力学学报. 2007(02)
[4]东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J]. 徐兆凯,李安春,徐方建,孟庆勇,李传顺,刘建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02)
[5]湖泊沉积物中元素相态的连续提取分析——以岱海为例[J]. 金章东,邹成娟,李福春,王苏民,沈吉,梁文波. 湖泊科学. 2005(01)
[6]南海沉积物中过剩铝问题的探讨[J]. 韦刚健,刘颖,李献华,梁细荣,邵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01)
[7]海底热液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意义[J]. 丁振举,刘丛强,姚书振,周宗桂. 地质科技情报. 2000(01)
[8]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热液作用存在的记录[J]. 刘季花,梁宏锋. 海洋地质动态. 1996(09)
[9]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综述[J]. 高爱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01)
硕士论文
[1]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 袁春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本文编号:3603856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EPR12°50′N剖面含金属沉积物表层的组分图
图 1.3 EPR 北段现代含金属沉积物元素含量值(引自 Evgeny G. Gurvich,Metalliferous Sediments of the World Ocean Fundamental Theory of Deep-Sea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2006)大部分 EPR 北段现代的含金属沉积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据来自Cherkashev (1990, 1992)。EPR 北段非热液背景沉积物来自北部干旱区及赤道区域之间,临近北美大陆。沉积速率为 3-10mm/ka。1.3 研究区硫化物及岩石热液硫化物主要含 Fe、Cu、Zn、Ag、As、Cd、Co、Ni、Pb 等元素。热液硫化物大致可分为富铜和富铁硫化物两种类型,主要以烟囱体、脉状硫化物和块状硫化物三种形式出现。富铜烟囱体主要由黄铜矿组成,其次是黄铁矿、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组成;铜一锌烟囱体主要由黄铜矿、闪锌矿、纤锌矿、黄铁矿组成,其次是磁黄铁矿;富锌烟囱体主要由闪锌矿、黄铁矿组成,其次是黄铜矿和方铅
13图 2.1 E53 岩芯分层示意图(引自余少雄博士论文)E53 站沉积物上部粒度均匀,约为 0.05mm。见有孔虫,数量较少,每立米约 50 个,以扁圆状、海螺状有孔虫最为常见,多呈白色,褐色、灰色等,最大的直径为 0.6mm 以上。其次,以管状有孔虫较多,长度一般大于 2mm切面直径约 0.1mm,颜色有褐色,也有透明的。在本层筛选过程中发现一生皮,中空,极薄,透明,长约 6mm,宽约 1.5mm,所含杂质较少。此外,有少量呈黄色、褐色、灰褐色的矿物颗粒,推测这些颗粒可能为海底热液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岩浆周期性混合作用:模拟计算和环带斜长石证据[J]. 张国良,曾志刚,殷学博,陈代庚,王晓媛,汪小妹.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1)
[2]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岩心地球化学特征[J]. 袁春伟,曾志刚,殷学博,王晓媛,余少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04)
[3]深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热点[J]. 夏建新,李畅,马彦芳. 地质力学学报. 2007(02)
[4]东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J]. 徐兆凯,李安春,徐方建,孟庆勇,李传顺,刘建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02)
[5]湖泊沉积物中元素相态的连续提取分析——以岱海为例[J]. 金章东,邹成娟,李福春,王苏民,沈吉,梁文波. 湖泊科学. 2005(01)
[6]南海沉积物中过剩铝问题的探讨[J]. 韦刚健,刘颖,李献华,梁细荣,邵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01)
[7]海底热液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意义[J]. 丁振举,刘丛强,姚书振,周宗桂. 地质科技情报. 2000(01)
[8]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热液作用存在的记录[J]. 刘季花,梁宏锋. 海洋地质动态. 1996(09)
[9]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综述[J]. 高爱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01)
硕士论文
[1]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 袁春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本文编号:3603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0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