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珠江口黄茅海底质沉积中介形类的生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2-02-08 11:56
  文章通过对黄茅海底质沉积样品中的介形类生态类型进行研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出现的介形类可划分为4种生态类型,总体表现为以近岸广盐型分子占主导地位,优势度极高;浅海多盐-真盐型分子次之;而广海真盐型和淡水-微盐型分子丰度很低。根据黄茅海河口湾的水体条件,可大致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亚环境区,各区内的介形类生态类型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介形类分布受海水盐度控制最大,其次为水动力条件。在水体盐度小、水动力条件强的河流入海口及其影响区域,介形类丰度小,且生态类型单一;而在黄茅海河口湾南部海域,由于海水底层盐度全年在15‰以上,水动力条件适宜,介形类丰度总体较高,生态类型增多。 

【文章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37(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珠江口黄茅海底质沉积中介形类的生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研究区底质样品采样位置

生态类型,比例,动力条件,盐度


(5)Ⅴ区:该区域内介形类丰度仅为中等,生态类型仍以近岸广盐型和浅海多盐-真盐型为主,但近岸广盐型相较其他水域略低,广海真盐型分子总体占比将近10%,部分站位可达34%。主要是因此处为黄茅海海湾东口,潮水常年从此处灌入黄茅海河口湾内,水动力条件较强,致使介形类丰度不高。同时,因该区域外侧为开阔海域,水体底层盐度常年大于28‰,广海真盐型分子得以发育。吴洁等[13]利用去趋势对应分析,认为盐度和沉积物含砂量(可代表水动力条件)是影响黄茅海地区介形类分布的主因。通过本次对介形类生态环境分布特征和分布环境的探讨,印证黄茅海河口湾介形类分布受海水盐度控制最大,其次为水动力条件。在水体盐度小、水动力条件强的河流入海口及其影响区域,介形类丰度小,且生态类型单一;而随着盐度由北往南升高,水动力条件逐渐适宜,介形类的丰度逐渐增加,生态类型更加丰富,在黄茅海河口湾南部海域,由于海水底层盐度全年在15‰以上,水动力条件适宜,介形类丰度和生态类型均达到最多。

生态类型,亚环境,比例,动力条件


吴洁等[13]利用去趋势对应分析,认为盐度和沉积物含砂量(可代表水动力条件)是影响黄茅海地区介形类分布的主因。通过本次对介形类生态环境分布特征和分布环境的探讨,印证黄茅海河口湾介形类分布受海水盐度控制最大,其次为水动力条件。在水体盐度小、水动力条件强的河流入海口及其影响区域,介形类丰度小,且生态类型单一;而随着盐度由北往南升高,水动力条件逐渐适宜,介形类的丰度逐渐增加,生态类型更加丰富,在黄茅海河口湾南部海域,由于海水底层盐度全年在15‰以上,水动力条件适宜,介形类丰度和生态类型均达到最多。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江三角洲中部全新世以来的微体动物群记录与古环境重建[J]. 吴月琴,刘春莲,杨小强,黄毅,殷鉴,张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2)
[2]珠江三角洲东部晚第四纪微体动物群的古环境意义[J]. 吴洁,刘春莲,张素青,杨婷婷,殷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3]黄茅海水域河床长期演变趋势预测[J]. 张心凤.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05)
[4]珠江口黄茅海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和介形虫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吴洁,刘春莲,贾良文,杨婷婷,张素青,殷鉴.  古地理学报. 2013(03)
[5]珠江口黄茅海拦门沙演变及成因分析[J]. 贾良文,罗军,任杰.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05)
[6]Miocene Pliocen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biostratigraphy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northern South China Sea[J]. Liu Chunlian 1,2,,Huang Yi 1,Wu Jie 1,Qin Guoquan 3,Yang Tingting 1,2,Xia Lianze 1,Zhang Suqing 1 1.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2.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Resources & Geological Processes,Guangzhou 510275,China 3.Nanhai East Company of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Guangzhou 510240,China.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2(01)
[7]珠江口表层沉积物底栖有孔虫分布及环境指示[J]. 李涛,向荣,李团结.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06)
[8]黄茅海河口沿程异常潮差:Ⅰ-理论模型研究[J]. 吴创收,刘欢,武亚菊,任杰,吴超羽.  海洋科学进展. 2010(04)
[9]黄茅海波-流共同作用下的三维悬沙数值模拟[J]. 张心凤,詹杰民.  计算力学学报. 2009(06)
[10]珠江三角洲PRD05孔的高分辨率介形类记录与晚第四纪古环境重建[J]. 刘春莲,Franz T Frsich,董艺辛,车晓光,陈亮,庄畅.  古地理学报. 2008(03)



本文编号:3615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15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