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南海亚中尺度过程的时空特征与垂向热量输运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7 13:29
  基于2001—2003年1/30°水平分辨率OFES模式资料,本文探究了南海亚中尺度过程的时空特征及其导致的垂向热量输运。研究发现,在空间分布上,南海亚中尺度过程整体呈现出陆架区和岛屿周边较为活跃、内区较弱的特点,其中,台湾西南海域、吕宋海峡以及越南以东海域是亚中尺度过程的活跃区。在时间变化上,除吕宋海峡全年均较强外,南海亚中尺度过程大体呈现出冬春强、夏秋弱的季节分布特征,尤其是台湾西南海域、越南以东海域。基于其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了亚中尺度过程导致的垂向热量输运,发现在其活跃的冬春季节,亚中尺度过程能产生向上的净热量输运。冬末春初,台湾西南、吕宋海峡的亚中尺度垂向热通量分别可以达到海表面净热通量的26%和40%。该结果说明南海亚中尺度过程对上层海洋热量收支和层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0(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南海亚中尺度过程的时空特征与垂向热量输运研究


春(a)夏(b)秋(c)冬(d)四个季节平均海气界面净热通量的大小及空间分布

季节,中尺度,热通量


图3 春(a)、夏(b)、秋(c)、冬(d)四个季节季节平均亚中尺度|Ro|的空间分布图5 春(a)、夏(b)、秋(c)、冬(d)四个季节平均亚中尺度垂向热通量的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热通量,中尺度,季节


图4 分别代表春(a)、夏(b)、秋(c)、冬(d)四个季节季节平均亚中尺度|w|的分布图6展示了ST区域、LS区域的区域平均热通量随深度、时间的变化情况,黑色实线为区域平均的混合层深度。ST区域,正值热通量强值对应的深度主要出现混合层内,最深能够持续到混合层底之下离海表100 m的深度,对应的时间上出现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初范围内,此时伴随着混合层的变浅。但正值热通量的强值持续时间较短,2003年持续的时间基本上只有一个月左右,这可能与黑潮流套或脱落产生的暖涡影响该区域的有关。其它时间混合层内热通量主要以较弱的正值为主,少数时间会出现负值。在LS区域,正值热通量基本能够到达混合层底,时间上与ST区域一致。而与ST区域不同的是正值热通量的强值持续时间较长,基本上可以持续整个冬季。最大热通量发生深度在35 m左右,最大强度发生的时间为每年的1~2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 tracers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water structure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J]. Yanpei Zhuang,Hongliang Li,Haiyan Jin,Shengquan Gao,Jianfang Chen,Yangjie Li,Youcheng Bai,Zhongqiang J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20(09)
[2]Progress in research of submesoscale process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J]. Quanan Zheng,Lingling Xie,Xuejun Xiong,Xiaomin Hu,Liang Che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20(01)
[3]南海中尺度涡边缘亚中尺度过程模式研究[J]. 冀承振,叶瑞杰,董济海,张志伟,田纪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4]南海北部次中尺度过程数值研究[J]. 罗士浩,经志友,齐义泉,谢强.  热带海洋学报. 2016(05)

博士论文
[1]南海北部以及吕宋海峡次级中尺度动力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 刘国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



本文编号:3629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29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