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岸海域营养盐分布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13:15
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交换作为海洋中营养盐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影响。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淤泥质海湾,每年都有大量的富含营养盐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排入渤海湾,加之沿岸高强度的海岸带开发,致使该区域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本文估算了渤海湾的营养盐分布,并且采用实验室静态模拟法,对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交换进行研究。对整个渤海湾营养盐的分布而言,营养盐在渤海湾的分布呈现近岸港口区域浓度高于近岸未开发区和中部区域的浓度,并且总体呈现出西部含量高,东部含量低的特征。选取C1-C7站位,对其断面进行分析,发现营养盐在水体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底层浓度>表层浓度。此外,对比以往的研究成果发现渤海湾的营养盐限制由三十年前的氮限制转变为磷限制和潜在的硅限制。通过2012年5月的春季航次,对渤海湾进行了大面的观测和采样,分析了四个站位上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的交换规律,以及渤海湾营养盐分布的区域性规律。通过测定发现随着沉积物垂直深度的增加,沉积物孔隙水中的NO3-N、NO2-N和DIN的含量逐渐减少;而NH4-N和PO4-P的含量先增大,后逐渐减少;SiO3-Si的含...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的研究意义
1.2 海洋中营养盐的循环与来源
1.2.1 海洋中营养盐的循环
1.2.2 海洋中营养盐的来源
1.3 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的研究现状
1.3.1 沉积物中营养盐的赋存形态的研究
1.3.2 早期成岩过程的研究
1.3.3 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的交换通量的研究
1.4 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的研究方法
1.5 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的交换速率的计算方法
1.5.1 根据 Fick 第一定律计算
1.5.2 根据浓度的净变化速率的平均值计算
1.6 本文的工作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点
2.1 渤海湾的区域特征
2.1.1 渤海湾的地理环境特征
2.1.2 渤海湾的现今状况
2.2 渤海湾营养盐的分布
2.2.1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2.2.2 渤海湾营养盐的分布规律
2.3 渤海湾营养盐的 N/P/Si 的比例特点
2.3.1 Redfield 比值及潜在限制
2.3.2 本次观测渤海湾的 N/P/Si 比值
2.3.3 近 30 年渤海湾营养盐变化规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渤海湾沉积物孔隙水中营养盐的垂直分布规律
3.1 实验方法
3.1.1 采样区域
3.1.2 样品制备
3.1.3 分析方法
3.1.4 计算方法
3.2 沉积物孔隙水中营养盐的垂直分布
3.2.1 沉积物中的氮盐的垂直分布规律
3.2.2 沉积物中的磷盐的垂直分布规律
3.2.3 沉积物中的硅盐的垂直分布规律
3.3 Fick 第一定律估算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通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渤海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交换通量
4.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4.1.1 采样站位
4.1.2 样品制备
4.2 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实验培养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条件及分析方法
4.2.3 计算方法
4.3 渤海湾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速率规律
4.3.1 天津近海北部海域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的交换通量
4.3.2 南部海域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通量
4.4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营养盐的交换规律
4.4.1 溶解氧
4.4.2 生物扰动
4.5 两种方法下的交换速率的对比
4.6 界面交换对水体营养盐的的潜在贡献率
4.7 天津近岸海域围海造地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年来渤海湾营养盐变化趋势研究[J]. 阚文静,张秋丰,石海明,徐玉山,王彬,江洪友. 海洋环境科学. 2010(02)
[2]濑户内海环境治理对中国的启迪[J]. 马彩华,游奎,高金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微生物作用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J]. 孙晓杭,张昱,张斌亮,杨敏. 环境化学. 2006(01)
[4]海水ORP的影响因素[J]. 唐晓,王佳. 装备环境工程. 2004(01)
[5]东海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J]. 石峰,王修林,石晓勇,张传松,蒋凤华,祝陈坚,李克强. 海洋环境科学. 2004(01)
[6]生物硅的测定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意义[J]. 叶曦雯,刘素美,张经. 地球科学进展. 2003(03)
[7]渤海莱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磷酸盐的交换通量[J]. 陈洪涛,刘素美,陈淑珠,张经,于志刚,米铁柱. 环境化学. 2003(02)
[8]上海滨岸潮滩水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季节性变化[J]. 高效江,张念礼,陈振楼,许世远,陈立民. 地理学报. 2002(04)
[9]黄河三角洲沉积物重金属、氮和磷污染研究[J]. 李任伟,李禾,李原,张淑坤,钱峥,马在平,姜在兴. 沉积学报. 2001(04)
[10]胶州湾东部海水中氮的含量和分布[J]. 赵夕旦,祝陈坚,举鹏,史致丽. 海洋科学. 1998(01)
博士论文
[1]我国典型近岸海域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及生物扰动的影响[D]. 邓可.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中国沿海部分区域磷化氢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 李建兵.中国海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东、黄海大气沉降中营养盐的研究[D]. 朱玉梅.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和黄河输入对渤海营养盐的影响[D]. 李玲伟.中国海洋大学 2010
[3]渤海湾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的研究[D]. 邓华健.天津大学 2004
[4]河流输送和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对东、黄海营养盐的贡献[D]. 李肖娜.中国海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37328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的研究意义
1.2 海洋中营养盐的循环与来源
1.2.1 海洋中营养盐的循环
1.2.2 海洋中营养盐的来源
1.3 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的研究现状
1.3.1 沉积物中营养盐的赋存形态的研究
1.3.2 早期成岩过程的研究
1.3.3 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的交换通量的研究
1.4 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的研究方法
1.5 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的交换速率的计算方法
1.5.1 根据 Fick 第一定律计算
1.5.2 根据浓度的净变化速率的平均值计算
1.6 本文的工作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点
2.1 渤海湾的区域特征
2.1.1 渤海湾的地理环境特征
2.1.2 渤海湾的现今状况
2.2 渤海湾营养盐的分布
2.2.1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2.2.2 渤海湾营养盐的分布规律
2.3 渤海湾营养盐的 N/P/Si 的比例特点
2.3.1 Redfield 比值及潜在限制
2.3.2 本次观测渤海湾的 N/P/Si 比值
2.3.3 近 30 年渤海湾营养盐变化规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渤海湾沉积物孔隙水中营养盐的垂直分布规律
3.1 实验方法
3.1.1 采样区域
3.1.2 样品制备
3.1.3 分析方法
3.1.4 计算方法
3.2 沉积物孔隙水中营养盐的垂直分布
3.2.1 沉积物中的氮盐的垂直分布规律
3.2.2 沉积物中的磷盐的垂直分布规律
3.2.3 沉积物中的硅盐的垂直分布规律
3.3 Fick 第一定律估算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通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渤海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交换通量
4.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4.1.1 采样站位
4.1.2 样品制备
4.2 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实验培养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条件及分析方法
4.2.3 计算方法
4.3 渤海湾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速率规律
4.3.1 天津近海北部海域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的交换通量
4.3.2 南部海域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通量
4.4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营养盐的交换规律
4.4.1 溶解氧
4.4.2 生物扰动
4.5 两种方法下的交换速率的对比
4.6 界面交换对水体营养盐的的潜在贡献率
4.7 天津近岸海域围海造地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年来渤海湾营养盐变化趋势研究[J]. 阚文静,张秋丰,石海明,徐玉山,王彬,江洪友. 海洋环境科学. 2010(02)
[2]濑户内海环境治理对中国的启迪[J]. 马彩华,游奎,高金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微生物作用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J]. 孙晓杭,张昱,张斌亮,杨敏. 环境化学. 2006(01)
[4]海水ORP的影响因素[J]. 唐晓,王佳. 装备环境工程. 2004(01)
[5]东海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J]. 石峰,王修林,石晓勇,张传松,蒋凤华,祝陈坚,李克强. 海洋环境科学. 2004(01)
[6]生物硅的测定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意义[J]. 叶曦雯,刘素美,张经. 地球科学进展. 2003(03)
[7]渤海莱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磷酸盐的交换通量[J]. 陈洪涛,刘素美,陈淑珠,张经,于志刚,米铁柱. 环境化学. 2003(02)
[8]上海滨岸潮滩水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季节性变化[J]. 高效江,张念礼,陈振楼,许世远,陈立民. 地理学报. 2002(04)
[9]黄河三角洲沉积物重金属、氮和磷污染研究[J]. 李任伟,李禾,李原,张淑坤,钱峥,马在平,姜在兴. 沉积学报. 2001(04)
[10]胶州湾东部海水中氮的含量和分布[J]. 赵夕旦,祝陈坚,举鹏,史致丽. 海洋科学. 1998(01)
博士论文
[1]我国典型近岸海域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及生物扰动的影响[D]. 邓可.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中国沿海部分区域磷化氢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 李建兵.中国海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东、黄海大气沉降中营养盐的研究[D]. 朱玉梅.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和黄河输入对渤海营养盐的影响[D]. 李玲伟.中国海洋大学 2010
[3]渤海湾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的研究[D]. 邓华健.天津大学 2004
[4]河流输送和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对东、黄海营养盐的贡献[D]. 李肖娜.中国海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37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3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