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09 12:29
  本研究对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地区洋中脊玄武岩矿物组成,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玄武岩中橄榄石寄主的熔融包裹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火成岩中硅和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玄武岩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并通过对玄武岩结晶过程的模拟,对岩浆演化过程进行了示踪。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快速扩张洋脊区域玄武岩的成因和起源,有助于了解全球洋中脊玄武质岩浆活动的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域洋中脊玄武岩样品中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显示该地区玄武岩中存在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MORB)。主量元素的分析表明这些MORB来自熔融深度不同的地区,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熔融,并在玄武岩质岩浆中出现了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共结晶。洋中脊玄武岩微量元素的分析显示洋中脊玄武岩的岩浆来源中可能有富集型组分物质的加入。结合洋中脊玄武岩和其中橄榄石寄主熔融包裹体的主量元素组成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EPR13°N附近地区的玄武质岩浆中存在Olv+Plag+Cpx共结晶,但在喷出地表的MORB中,只存在Olv+Plag共结晶,证实了“辉石悖论”在该地区玄武岩的研究中也成立。同时,通过使用COMAGMAT软件对熔融包裹体和MORB全岩中矿物结晶分...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洋中脊玄武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2.1 地幔非均一性的研究
            1.2.2.2 地幔熔体分离结晶的研究
            1.2.2.3 岩石中熔融包裹体的研究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工作
    1.5 已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地形和构造特征
    2.2 岩石类型和分布
第三章 样品与方法
    3.1 测试样品
    3.2 全岩测试方法
        3.2.1 全岩主量元素测试
        3.2.2 全岩微量元素测试
    3.3 熔融包裹体测试方法
        3.3.1 熔融包裹体主量元素测试
        3.3.2 熔融包裹体微量元素测试
    3.4 玄武岩的硅氧同位素测试
第四章 东太平洋海隆 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4.1 引言
    4.2 EPR 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主量元素的研究
    4.3 EPR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微量元素的研究
        4.3.1 EPR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类型
        4.3.2 EPR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的演化
    4.4 小结
第五章 东太平洋海隆 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中熔融包裹体研究
    5.1 引言
    5.2 洋中脊玄武岩中熔融包裹体主量元素组分的研究
        5.2.1 橄榄石寄主熔融包裹体初始组分的重建
        5.2.2 EPR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岩浆的演化
        5.2.3 洋中脊玄武岩幔源岩浆的结晶相
        5.2.4 洋中脊玄武岩中富集组分的物质来源
    5.3 洋中脊玄武岩中熔融包裹体微量元素的研究
        5.3.1 熔融包裹体中微量元素组分的特征
        5.3.2 熔融包裹体中微量元素组分对岩浆活动的指示
    5.4 小结
第六章 东太平洋海隆 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硅、氧同位素分析
    6.1 引言
    6.2 洋中脊玄武岩中的Si、O同位素研究
    6.3 结合Manus海盆中Si、O同位素的研究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岩浆作用研究[J]. 张国良,曾志刚.  矿物学报. 2009(S1)
[2]Deep Fractionation of Clinopyroxene in the East Pacific Rise 13°N:Evidence from High MgO MORB and Melt Inclusions[J]. ZHANG Guoliang~(1,2),ZENG Zhigang~(1,*),YIN Xuebo~1,WANG Xiaoyuan~(1,2)and CHEN Daigeng~(1,2) 1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and Environment,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Shandong 266071,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9(02)
[3]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岩浆周期性混合作用:模拟计算和环带斜长石证据[J]. 张国良,曾志刚,殷学博,陈代庚,王晓媛,汪小妹.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1)
[4]慢速—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研究进展[J]. 李小虎,初凤友,雷吉江,赵建如.  地球科学进展. 2008(06)
[5]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Fe-氧羟化物的形成:矿物和地球化学证据[J]. 曾志刚,王晓媛,张国良,殷学博,陈代庚,汪小妹.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10)
[6]一种判别原始岩浆的方法——以苦橄岩和碱性玄武岩为例[J]. 张招崇,王福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02)
[7]“三江”古特提斯地幔热柱──洋中脊玄武岩证据[J]. 侯增谦,莫宣学,朱勤文,沈上越.  地球学报. 1996(04)
[8]硅同位素测量方法及其地质应用[J]. 丁悌平,万德芳,李金城,蒋少涌,宋鹤彬,李延河,刘志坚.  矿床地质. 1988(04)



本文编号:3645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45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