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发背景下南沙区海域管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7 11:34
南沙区地处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广州市海域面积最大的区域,全区岸线约240公里,海域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总面积近70%,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8%,拥有海岛12个,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10个;南沙区海岸线长、海岛多,且濒临南海,近海和远洋资源较为丰富,区位条件良好,海洋科技优势明显,海洋事业的发展在广州市中占有无可代替的位置。“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只有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海域,才能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海域使用强度的加大、开发的深入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是环境、资源和管理三大问题。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在开发利用海域的过程中,只注重本行业、本部门的利益,缺乏统一协调和综合管理。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海域环境的保护改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南沙新区开发,把南沙新区提升到“深化粤港澳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新高度。国务院批复的《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赋予了南沙...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原则
1.4.1 可持续发展原则
1.4.2 以海定陆原则
1.4.3 公众参与原则
第二章 南沙海域管理现状
2.1 南沙海域的开发和发展规划
2.2 南沙海洋执法体系现状
2.3 南沙海域管理现状
2.3.1 南沙海洋规划体系日趋完善
2.3.2 南沙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强化
2.3.3 南沙海域监测能力逐步提高
第三章 南沙海域开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体制的欠缺
3.1.1 管理部门权责不清
3.1.2 协调机制缺乏
3.1.3 责任追究机制缺乏
3.1.4 公众参与无法体现
3.2 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3.3 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欠缺
3.4 区域合作一体化亟需加强
第四章 国内外海洋管理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海洋管理经验
4.2 国内海洋管理经验
4.3 国内外海洋管理对南沙的启示
4.3.1 南沙海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3.2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新兴海洋产业
4.3.3 推进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4.3.4 健全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协调发展机制
4.3.5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坚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4.3.6 统筹海域管理,建立海洋开发新秩序
第五章 完善南沙海域管理的对策
5.1 探索海洋综合管理体制
5.1.1 设立权责层次较高的海洋行政管理部门
5.1.2 加强执法队伍的联动
5.2 创新海洋发展新政策
5.2.1 建立可持续的开发保护管理模式
5.2.2 协力提升海洋经济开放水平
5.2.3 构建海洋综合开发三大体系
5.3 建立海洋开发新机制
5.3.1 创新海域开发建设规划
5.3.2 创新性地制定海域功能区划
5.3.3 创新海域开发审批制度
5.4 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与涉海基础设施
5.4.1 强化海洋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
5.4.2 完善海上船舶安全保障体系
5.4.3 加强海洋基础信息服务
5.5 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和服务中心
5.5.1 要有效整合相关科技资源
5.5.2 要着力提升资源共享水平
5.5.3 要积极服务海洋经济
5.6 深化区域海洋发展合作与交流
5.6.1 建设粤港澳海洋综合开发合作平台
5.6.2 深化珠三角海洋经济区域合作
5.6.3 完善和健全区域海洋人才共享机制
5.6.4 加强区域海洋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5.7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5.7.1 强化海洋环境污染防治
5.7.2 推进海洋生态建设与修复
5.7.3 构建蓝色景观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 陈平.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01)
[2]论我国海洋区域管理模式下的政府间协调机制构建[J]. 全永波,胡进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3]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李强华. 黑河学刊. 2010(09)
[4]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之完善[J]. 张丽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0(02)
[5]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战略研究[J]. 叶向东. 网络财富. 2010(05)
[6]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J]. 王琪,陈贞.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08)
[7]区域海洋综合管理中地方政府间关系模式构建的思考[J]. 张繁荣,薛雄志.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01)
[8]区域海洋管理:美国海洋管理的新篇章[J]. 徐祥民,于铭. 中州学刊. 2009(01)
[9]海洋区域管理的内涵界定及其构建[J]. 王刚,王琪.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11)
[10]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 王辉. 政策瞭望. 2007(07)
博士论文
[1]区域海洋管理框架模式研究[D]. 周鲁闽.厦门大学 2006
[2]海域使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陈艳.中国海洋大学 2006
[3]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D]. 高艳.中国海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65382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原则
1.4.1 可持续发展原则
1.4.2 以海定陆原则
1.4.3 公众参与原则
第二章 南沙海域管理现状
2.1 南沙海域的开发和发展规划
2.2 南沙海洋执法体系现状
2.3 南沙海域管理现状
2.3.1 南沙海洋规划体系日趋完善
2.3.2 南沙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强化
2.3.3 南沙海域监测能力逐步提高
第三章 南沙海域开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体制的欠缺
3.1.1 管理部门权责不清
3.1.2 协调机制缺乏
3.1.3 责任追究机制缺乏
3.1.4 公众参与无法体现
3.2 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3.3 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欠缺
3.4 区域合作一体化亟需加强
第四章 国内外海洋管理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海洋管理经验
4.2 国内海洋管理经验
4.3 国内外海洋管理对南沙的启示
4.3.1 南沙海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3.2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新兴海洋产业
4.3.3 推进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4.3.4 健全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协调发展机制
4.3.5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坚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4.3.6 统筹海域管理,建立海洋开发新秩序
第五章 完善南沙海域管理的对策
5.1 探索海洋综合管理体制
5.1.1 设立权责层次较高的海洋行政管理部门
5.1.2 加强执法队伍的联动
5.2 创新海洋发展新政策
5.2.1 建立可持续的开发保护管理模式
5.2.2 协力提升海洋经济开放水平
5.2.3 构建海洋综合开发三大体系
5.3 建立海洋开发新机制
5.3.1 创新海域开发建设规划
5.3.2 创新性地制定海域功能区划
5.3.3 创新海域开发审批制度
5.4 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与涉海基础设施
5.4.1 强化海洋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
5.4.2 完善海上船舶安全保障体系
5.4.3 加强海洋基础信息服务
5.5 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和服务中心
5.5.1 要有效整合相关科技资源
5.5.2 要着力提升资源共享水平
5.5.3 要积极服务海洋经济
5.6 深化区域海洋发展合作与交流
5.6.1 建设粤港澳海洋综合开发合作平台
5.6.2 深化珠三角海洋经济区域合作
5.6.3 完善和健全区域海洋人才共享机制
5.6.4 加强区域海洋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5.7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5.7.1 强化海洋环境污染防治
5.7.2 推进海洋生态建设与修复
5.7.3 构建蓝色景观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 陈平.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01)
[2]论我国海洋区域管理模式下的政府间协调机制构建[J]. 全永波,胡进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3]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李强华. 黑河学刊. 2010(09)
[4]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之完善[J]. 张丽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0(02)
[5]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战略研究[J]. 叶向东. 网络财富. 2010(05)
[6]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J]. 王琪,陈贞.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08)
[7]区域海洋综合管理中地方政府间关系模式构建的思考[J]. 张繁荣,薛雄志.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01)
[8]区域海洋管理:美国海洋管理的新篇章[J]. 徐祥民,于铭. 中州学刊. 2009(01)
[9]海洋区域管理的内涵界定及其构建[J]. 王刚,王琪.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11)
[10]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 王辉. 政策瞭望. 2007(07)
博士论文
[1]区域海洋管理框架模式研究[D]. 周鲁闽.厦门大学 2006
[2]海域使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陈艳.中国海洋大学 2006
[3]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D]. 高艳.中国海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65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6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