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31 19:53
  通过对两根沉积柱GHE27L和GHE24L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C/N比值及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的分析,本文探讨了21.1ka BP以来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可能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沉积柱GHE27L的TOC含量、TN含量、C/N比值及δ13Corg值分别为0.53%~1.81%,0.07%~0.18%,8.2~16.0和-23.6‰-20.3‰。沉积柱GHE24L各参数则分布为0.45%~1.65%,0.09%~0.24%,5.3~12.2和-22.6‰-20.4‰。沉积柱总体有机质的剖面变化显示,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有机质具有海洋和陆地混合来源,但以海洋有机质来源为主。冰期陆源有机质对总有机质的相对贡献比全新世高。末次盛冰期南海北部气候相对干旱,C4植被发育。全新世夏季风增强、降雨增多。自2.0ka BP以来,人类活动对南海北部海洋初级生产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碳、氮元素及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3 结果
    3.1 沉积柱的年代框架
    3.2 TOC含量
    3.3 TN含量
    3.4 C/N比值和δ13Corg值
4 讨论
    4.1 末次盛冰期以来有机质来源的变化
        4.1.1 沉积物中TOC埋藏通量的估算
        4.1.2 C/N比值与有机质来源
        4.1.3 δ13Corg值与有机质来源
    4.2 有机质组成特征揭示的古气候/环境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0ka以来南海东北部陆坡坡底沉积有机质的长链正构烷烃特征及其古植被意义[J]. 杨楚鹏,刘芳,常晓红,廖泽文,胡建芳,李顺,李学杰,姚永坚.  第四纪研究. 2015 (04)
[2]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下陆坡区沉积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常晓红,杨楚鹏,刘芳,廖泽文.  地球化学. 2014(05)
[3]南海北部陆坡GHE24L柱样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王世朋,李永祥,付少英,向荣,胡建芳.  第四纪研究. 2014(03)
[4]南日群岛东部海域岩芯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δ13CTOC值的变化特征及古气候环境意义[J]. 尹希杰,许江,赵绍华,邵长伟.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4(02)
[5]南极普里兹湾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与分布[J]. 刘瑞娟,于培松,扈传昱,韩正兵,潘建明.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4(04)
[6]由东海、黄海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及稳定同位素组成重建200a以来初级生产力历史记录[J]. 蔡德陵,孙耀,张小勇,苏远峰,吴永华,陈志华,杨茜.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4(02)
[7]南海北部MD05-2904站位2万年以来孢粉记录的古环境演变[J]. 常琳,罗运利,孙湘君.  科学通报. 2013(30)
[8]晚第四纪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常量元素比值对气候变冷事件的指示意义[J]. 张俊,孟宪伟,王湘芹.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4)
[9]南海北部ZHS-176孔古海洋学记录:氧同位素和有机碳[J]. 葛倩,孟宪伟,初凤友,薛佐,雷吉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05)
[10]南海北部陆坡高速堆积体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意义[J]. 杨文光,谢昕,郑洪波,朱利东.  矿物岩石. 2012(01)



本文编号:3699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99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