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潮余流及粒子运移特征
发布时间:2023-01-08 15:31
为掌握莱州湾潮余流特征和粒子运移特征,文章采取平面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得到莱州湾的潮流场,并分析潮流结构;在潮流场的基础上,计算和分析欧拉余流场;通过在不同位置释放自由运动的粒子,得到潮流作用下自由运动粒子的运移轨迹。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涨潮时的最大流速约为2.19m/s,落潮时的最大流速约为2.66m/s,且均在湾口处出现最大流速;莱州湾欧拉余流速度较小,且湾口附近较大而湾内较小;莱州湾分布均匀的粒子在自由运移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聚集,且整体运移趋势是向岸聚集。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值模型
1.3 计算区域和开边界
1.4 欧拉余流和粒子运动
1.5 模型验证
2 结果和分析
2.1 涨急、落急流场
2.2 欧拉余流场
2.3 粒子运移轨迹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连湾海域沉积动力环境与物质输运[J]. 张连杰,赵博,王鹏,张盼. 海洋地质前沿. 2019(06)
[2]不同风向作用下莱州湾水交换规律数模研究[J]. 迟万清,刘艳玲,刘建强,熊丛博,张永强. 海洋科学进展. 2018(03)
[3]莱州湾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累积影响研究[J]. 田艳,于定勇,李云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4]河口海岸物质输运时间尺度研究进展[J]. 张琴,杨洁,陶建峰,张长宽,张晓.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7(06)
[5]海洋工程影响下莱州湾海域水动力环境变化特征[J]. 吕婷,苏博,王佳莹,靳洋,何鑫,于华明,马元庆.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4)
[6]潍坊海化工业园区污水排海海洋水质影响预测[J]. 崔丹,娄安刚,孟云. 海洋湖沼通报. 2017(01)
[7]潍坊港海域波浪数值模拟[J]. 董祥科,王智峰,董胜,吴昊. 水运工程. 2016(06)
[8]港口工程影响下莱州湾西南侧海域水动力演化特征[J]. 刘潇,冯秀丽,刘杰. 海洋科学. 2016(03)
[9]渤海岸线地形变化对潮波系统和潮流性质的影响[J]. 孟云,娄安刚,刘亚飞,张栋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10]莱州湾悬沙输运机制研究[J]. 陈斌,刘健,高飞. 水科学进展. 2015(06)
博士论文
[1]海岸、河口区三维近岸环流与物质输运数值研究[D]. 张敬.中国海洋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莱州湾围填海工程对区域水沙动力环境的影响[D]. 徐唯强.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莱州三山岛—刁龙嘴近岸海域冲淤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赵博.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莱州湾海洋工程建设对小清河口环境影响数值研究[D]. 刘建强.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莱州湾东岸近岸海域规划用海实施后冲淤演变预测[D]. 周广镇.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莱州浅滩对莱州湾东部沉积动力格局的控制作用研究[D]. 陈明波.中国海洋大学 2012
[6]近岸物质输运数值模拟研究[D]. 吴柳.中国海洋大学 2012
[7]1978-2009年莱州湾海岸线变迁研究[D]. 孙伟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0
[8]渤海海域潮流及潮余流的数值模拟[D]. 李斐.天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2872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值模型
1.3 计算区域和开边界
1.4 欧拉余流和粒子运动
1.5 模型验证
2 结果和分析
2.1 涨急、落急流场
2.2 欧拉余流场
2.3 粒子运移轨迹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连湾海域沉积动力环境与物质输运[J]. 张连杰,赵博,王鹏,张盼. 海洋地质前沿. 2019(06)
[2]不同风向作用下莱州湾水交换规律数模研究[J]. 迟万清,刘艳玲,刘建强,熊丛博,张永强. 海洋科学进展. 2018(03)
[3]莱州湾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累积影响研究[J]. 田艳,于定勇,李云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4]河口海岸物质输运时间尺度研究进展[J]. 张琴,杨洁,陶建峰,张长宽,张晓.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7(06)
[5]海洋工程影响下莱州湾海域水动力环境变化特征[J]. 吕婷,苏博,王佳莹,靳洋,何鑫,于华明,马元庆.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4)
[6]潍坊海化工业园区污水排海海洋水质影响预测[J]. 崔丹,娄安刚,孟云. 海洋湖沼通报. 2017(01)
[7]潍坊港海域波浪数值模拟[J]. 董祥科,王智峰,董胜,吴昊. 水运工程. 2016(06)
[8]港口工程影响下莱州湾西南侧海域水动力演化特征[J]. 刘潇,冯秀丽,刘杰. 海洋科学. 2016(03)
[9]渤海岸线地形变化对潮波系统和潮流性质的影响[J]. 孟云,娄安刚,刘亚飞,张栋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10]莱州湾悬沙输运机制研究[J]. 陈斌,刘健,高飞. 水科学进展. 2015(06)
博士论文
[1]海岸、河口区三维近岸环流与物质输运数值研究[D]. 张敬.中国海洋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莱州湾围填海工程对区域水沙动力环境的影响[D]. 徐唯强.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莱州三山岛—刁龙嘴近岸海域冲淤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赵博.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莱州湾海洋工程建设对小清河口环境影响数值研究[D]. 刘建强.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莱州湾东岸近岸海域规划用海实施后冲淤演变预测[D]. 周广镇.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莱州浅滩对莱州湾东部沉积动力格局的控制作用研究[D]. 陈明波.中国海洋大学 2012
[6]近岸物质输运数值模拟研究[D]. 吴柳.中国海洋大学 2012
[7]1978-2009年莱州湾海岸线变迁研究[D]. 孙伟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0
[8]渤海海域潮流及潮余流的数值模拟[D]. 李斐.天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28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72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