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海峡通量及南海混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9 17:46
南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蕴涵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过程,吕宋海峡是连接南海和太平洋的唯一深水通道。所以关于南海和吕宋海峡的研究一直是国际海洋学家们关注的重点,而发生在南海内的湍流混合、吕宋海峡水体通量及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更是重点之中的焦点。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夏季和秋季现场直接观测的LADCP流速资料、CTD温盐深资料和TurboMAP与VMP微结构资料,对吕宋海峡水体通量、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及南海湍流混合三个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 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吕宋海峡上层和中层的流场从夏季到秋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在中层两个季节的流场形态几乎相反:在夏季,东向流存在于海峡的南部,西向流存在于海峡的北部;而在秋季,西向流存在于海峡的南部,东向流存在于海峡的北部。海峡深层的流场形态从夏季到秋季变化比较小。吕宋海峡水体通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秋季,通量在垂向上呈现一个三明治结构,即太平洋水经过吕宋海峡的上层和深层进入南海,而南海水经过海峡中层返回太平洋。在夏季,南海水经过吕宋海峡的上层和中层进入太平洋,而太平洋水经过海峡深层进入南海,使得通量在垂向上呈现一个两层结构。在夏季,水体通量是东...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南海与吕宋海峡的地理概况
1.2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
1.2.1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的研究意义
1.2.2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的研究现状
1.3 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
1.3.1 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的研究意义
1.3.2 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的研究现状
1.4 南海混合
1.4.1 南海混合的研究意义
1.4.2 南海混合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主要工作
第二章 海上实验
2.1 实验海域介绍
2.2 观测仪器介绍
2.2.1 CTD 介绍
2.2.2 LADCP 介绍
2.2.3 TurboMAP 介绍
第三章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
3.1 数据处理
3.1.1 LADCP 数据处理
3.1.2 CTD 数据处理
3.1.3 地转流计算
3.2 吕宋海峡内的流场
3.2.1 准定常流的提取
3.2.2 准定常流场
3.2.3 地转流场
3.3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
3.3.1 准定常流的水体通量
3.3.2 地转流的水体通量
3.4 小结
第四章 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
4.1 内潮能通量的计算方法
4.2 脉动压强
4.3 内潮能通量
4.4 模态分解
4.5 小结
第五章 南海混合
5.1 研究断面及其水文特点
5.2 湍流混合参数化模型介绍
5.3 混合率的计算过程
5.3.1 剪切相关量的计算
5.3.2 拉伸相关量的计算
5.4 结果分析
5.5 模型结果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5.5.1 从能量角度比较
5.5.2 从热量角度比较
5.5.3 与直接观测结果的比较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93904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南海与吕宋海峡的地理概况
1.2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
1.2.1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的研究意义
1.2.2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的研究现状
1.3 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
1.3.1 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的研究意义
1.3.2 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的研究现状
1.4 南海混合
1.4.1 南海混合的研究意义
1.4.2 南海混合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主要工作
第二章 海上实验
2.1 实验海域介绍
2.2 观测仪器介绍
2.2.1 CTD 介绍
2.2.2 LADCP 介绍
2.2.3 TurboMAP 介绍
第三章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
3.1 数据处理
3.1.1 LADCP 数据处理
3.1.2 CTD 数据处理
3.1.3 地转流计算
3.2 吕宋海峡内的流场
3.2.1 准定常流的提取
3.2.2 准定常流场
3.2.3 地转流场
3.3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
3.3.1 准定常流的水体通量
3.3.2 地转流的水体通量
3.4 小结
第四章 吕宋海峡内潮能通量
4.1 内潮能通量的计算方法
4.2 脉动压强
4.3 内潮能通量
4.4 模态分解
4.5 小结
第五章 南海混合
5.1 研究断面及其水文特点
5.2 湍流混合参数化模型介绍
5.3 混合率的计算过程
5.3.1 剪切相关量的计算
5.3.2 拉伸相关量的计算
5.4 结果分析
5.5 模型结果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5.5.1 从能量角度比较
5.5.2 从热量角度比较
5.5.3 与直接观测结果的比较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93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79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