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甲藻溶藻细菌的筛选及其胞外抑藻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发布时间:2023-07-01 13:48
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些藻类能够急剧增加或聚集,海水中藻细胞密度锐增,使水体颜色改变,并有可能造成海洋生物死亡,这就是所谓的赤潮(red tide)现象。除了微藻外,其他一些单细胞浮游生物也能够形成赤潮。 海洋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赤潮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对赤潮的研究已持续几十年,前人在采用物理、化学和其他生物学方法治理赤潮不甚理想的状况下,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控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目前,溶藻微生物主要包括:溶藻细菌、溶藻放线菌、溶藻真菌、噬藻体、原生动物。是最具潜力的生物控制方法之一。 溶藻细菌(Algicidal bacteria)是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抑制或杀死藻类、溶解藻细胞的细菌统称。1924年溶藻细菌首次被发现 微藻中的裸甲藻,是南方海域赤潮爆发多见报道的一种优势藻种。 裸甲藻属甲藻门,是单细胞微藻,是水生动物的饵料,大量繁殖使水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反映出红棕色,但过量生长则形成对水产有害的“赤潮”。而且能够产生多种毒素,使鱼虾贝类死亡等,对人体亦有危害。国内外对裸甲藻引起的赤潮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依次从中国莱州湾、胶州湾以及海南三亚市红沙港等海域采集水样,采用液体感染法,即将划线分离...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赤潮
2 赤潮的成因
2.1 富营养化与赤潮
2.2 物理环境与赤潮
3 裸甲藻与赤潮
4 菌藻相互作用关系
5 国内外赤潮防治的研究进展
6 溶藻微生物
6.1 溶藻细菌
6.2 溶藻放线菌
6.3 溶藻真菌
6.4 藻类病毒
7 从溶藻细菌中寻找溶藻活性物质
7.1 背景
7.2 研究进展
7.3 溶藻细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新技术
7.3.1 固相萃取技术
7.3.2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与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7.3.3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技术
8 溶藻细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研究方法
8.1 紫外和可见光谱
8.2 红外光谱
8.3 质谱
8.4 核磁共振
9.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两株溶解赤潮微藻的海洋溶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实验器材
2.1.2 藻种来源
2.1.3 培养基
2.1.4 藻种培养
2.2 方法
2.2.1 菌种的分离、筛选
2.2.2 藻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2.2.3 藻菌相互作用关系曲线
2.2.4 藻细菌的16SrDNA测序
2.2.4.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4.2 纯化回收
2.2.4.3 目的基因片段克隆
2.2.4.4 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3 菌种保藏
4. 实验结果
4.1 裸甲藻分别与两株菌不同浓度共培养的黄化现象
4.2 两株细菌与藻共培养
4.3 两株菌的电镜观察
4.4 两株菌的16S r DNA序列
4.5 基于16SrDNA的两株菌系统发育树
4.6 两株菌生理生化鉴定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章 细菌HSB07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研究
摘要
1 引言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藻种与菌种
2.2.2 培养基
3 试验方法
3.1 小量发酵制备粗提物
3.1.1 小量发酵
3.1.2 制备粗提物
3.1.3 可行性分析
3.2 菌株HSB07代谢粗提物的制备
3.2.1 固体培养
3.2.2 液体培养
3.2.3 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制备
3.3 柱层析
3.3.1 TLC层析
3.3.2 硅胶柱
3.3.3 粗提物抑藻活性测定
3.3.4 凝胶柱层析
3.3.5 HPLC分析
3.3.6 核磁共振分析
3.3.7 质谱分析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可行性分析
4.2 大量发酵的粗提物
4.3 硅胶柱分离
4.4 粗提物抑藻
4.5 凝胶柱层析
4.6 HPLC层析
4.7 活性组分#12氢谱分析
4.8 活性组分#12质谱分析
4.9 组分#4的氢谱
5 其他组分谱图
第四章 细菌HSB07发酵条件优化
1. 引言
2. 主要仪器设备
3. 发酵方案设计
4. 实验结果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36358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赤潮
2 赤潮的成因
2.1 富营养化与赤潮
2.2 物理环境与赤潮
3 裸甲藻与赤潮
4 菌藻相互作用关系
5 国内外赤潮防治的研究进展
6 溶藻微生物
6.1 溶藻细菌
6.2 溶藻放线菌
6.3 溶藻真菌
6.4 藻类病毒
7 从溶藻细菌中寻找溶藻活性物质
7.1 背景
7.2 研究进展
7.3 溶藻细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新技术
7.3.1 固相萃取技术
7.3.2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与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7.3.3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技术
8 溶藻细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研究方法
8.1 紫外和可见光谱
8.2 红外光谱
8.3 质谱
8.4 核磁共振
9.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两株溶解赤潮微藻的海洋溶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实验器材
2.1.2 藻种来源
2.1.3 培养基
2.1.4 藻种培养
2.2 方法
2.2.1 菌种的分离、筛选
2.2.2 藻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2.2.3 藻菌相互作用关系曲线
2.2.4 藻细菌的16SrDNA测序
2.2.4.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4.2 纯化回收
2.2.4.3 目的基因片段克隆
2.2.4.4 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3 菌种保藏
4. 实验结果
4.1 裸甲藻分别与两株菌不同浓度共培养的黄化现象
4.2 两株细菌与藻共培养
4.3 两株菌的电镜观察
4.4 两株菌的16S r DNA序列
4.5 基于16SrDNA的两株菌系统发育树
4.6 两株菌生理生化鉴定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章 细菌HSB07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研究
摘要
1 引言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藻种与菌种
2.2.2 培养基
3 试验方法
3.1 小量发酵制备粗提物
3.1.1 小量发酵
3.1.2 制备粗提物
3.1.3 可行性分析
3.2 菌株HSB07代谢粗提物的制备
3.2.1 固体培养
3.2.2 液体培养
3.2.3 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制备
3.3 柱层析
3.3.1 TLC层析
3.3.2 硅胶柱
3.3.3 粗提物抑藻活性测定
3.3.4 凝胶柱层析
3.3.5 HPLC分析
3.3.6 核磁共振分析
3.3.7 质谱分析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可行性分析
4.2 大量发酵的粗提物
4.3 硅胶柱分离
4.4 粗提物抑藻
4.5 凝胶柱层析
4.6 HPLC层析
4.7 活性组分#12氢谱分析
4.8 活性组分#12质谱分析
4.9 组分#4的氢谱
5 其他组分谱图
第四章 细菌HSB07发酵条件优化
1. 引言
2. 主要仪器设备
3. 发酵方案设计
4. 实验结果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36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83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