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球形棕囊藻生长和产毒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0 02:36
目的:近年来,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在我国沿海频繁爆发,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给海洋生态及海水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研究发现球形棕囊藻产生的溶血毒素是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目前为止,国内仅见有关球形棕囊藻的生理生态和溶血毒素特性的报道,对溶血毒素的生物合成机制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探讨了盐度、温度、光照等物理因子和不同氮源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溶血毒素生物合成机制、正确认识和评价球形棕囊藻赤潮的危害以及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标准品的制备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设计盐度、温度、光照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球形棕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变化,利用方差分析法分析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考察不同浓度的氯化铵和尿素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结果:温度对于球形棕囊藻生长和产毒状况的影响较盐度和光照更为显著。20、25、30℃三个温度条件相比较,30℃时球形棕囊藻比生长速率最大,每个藻细胞产毒能力最强,但此温度条件下藻细胞生长周期短,细胞密度小,而20、25℃条件下,藻细胞生长周期较30℃时长,可...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58745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中国沿海棕囊藻爆发分布图(由王朝晖教授提供)
图1.1中国沿海棕囊藻爆发分布图(由王朝晖教授提供Fig.l.lDistributionofPhaeo匀)stisalongthecoastofChina(ProvidedbyPro.M厄ngChaohui)秋至1998年春在我国东海海域及南海粤东海域发生大tis)藻类引起的赤潮....
本文编号:3958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95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