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二硫化钼及三氧化钼纳米片

发布时间:2017-10-11 06:26

  本文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二硫化钼及三氧化钼纳米片


  更多相关文章: 化学气相沉积 二硫化钼 三氧化钼 纳米片


【摘要】:二硫化钼纳米片(MoS_2 Nanosheets)作为一种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半导体性能,有可能成为硅的替代者而引起了纳米电子学领域的广泛关注。MoS_2纳米片独特的微观结构和良好的光致发光、气体传感、可见光催化以及电学等性能使得其在微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各种MoS_2纳米片的制备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同时满足制备出尺寸大、质量好、精确控制薄膜的层数、容易转移到其它基体、成本低等需求。MoS_2纳米结构的生长过程比较复杂,和生长因素密切相关,实现MoS_2纳米片的可控生长和理解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动力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基于MoS_2纳米片的器件也仅限实验室制备、研究阶段。过渡族金属氧化物也是二维层状材料的一种,而其中MoO_3也占了一席之地。MoO_3纳米片的层状结构以及电子结构使其同样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在电学、光学、热学、磁学、机械等性能上更为突出。正交晶相MoO_3(α-MoO_3)更是广泛应用于薄膜器件和气体传感器。目前主要采用气相沉积MoO_3粉末来制备MoO_3纳米片,且制备的MoO_3纳米片尺寸不均匀,质量也不高。因此,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的方法,以三氧化钼粉末(MoO_3)和硫粉(S)为先驱体,在硅基体(Si)上沉积了MoS_2纳米片,再将沉积的MoS_2纳米片进行退火,将得到的MoO_3纳米片与Si基体上气相沉积的MoO_3微片对比,发现MoS_2氧化生成的MoO_3片厚度更小。本文采用低压CVD的方法,通过改变沉积温度、S源的热蒸发速率等参数条件来控制基体上所沉积的MoS_2纳米片的质量,并且初步探讨了MoS_2纳米片的生长机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制备方式和改变MoS_2纳米片在空气中的退火时间来控制所制备的MoO_3纳米片的质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仪(Raman)等研究了所制备的MoS_2纳米片、MoO_3纳米片及MoO_3微片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及成分,并测试了MoS_2纳米片的光致发光(PL)特性。结果表明:在100 Pa的压力下和100 sccm的Ar气作载气保护下:1、750℃时在单温区管式炉中保温15 min并且采用双通小石英管和隔热塞的条件下制备的MoS_2纳米片质量更好;单温区管式炉制备的MoS_2纳米片表面光滑,几乎都斜插式地覆盖在整个Si基体的表面上,主要沿着(108)晶面生长。2、采用单温区管式炉时,随着Si基体与S源距离的增加,MoS_2纳米片的厚度和尺寸也随之变化,样品中二氧化钼含量略有增加,并且MoS_2纳米片在可见光范围有明显的光致发光峰。3、在同样的参数条件下,采用双温区管式炉能够制备出更薄、质量更好的MoS_2纳米片,并且采用双温区管式炉制备的MoS_2纳米片纯度更高,结晶性更好,几乎都平铺在Si基体表面上。4、所制备的MoO_3纳米片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结晶度,并且不同的退火时间对MoO_3纳米片的形貌和成分等也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 二硫化钼 三氧化钼 纳米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TQ136.1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23
  • 1.1 引言9-11
  • 1.2 MoS_2纳米片的制备方法11-14
  • 1.2.1 MoS_2纳米片的物理制备方法11-12
  • 1.2.2 MoS_2纳米片的化学制备方法12-14
  • 1.3 MoO_3纳米片的制备方法14-15
  • 1.3.1 气相沉积法14-15
  • 1.3.2 液相沉积法15
  • 1.4 MoS_2纳米片的应用15-19
  • 1.4.1 MoS_2纳米片在场效应晶体管领域的应用16-17
  • 1.4.2 MoS_2纳米片在光电晶体管领域的应用17-18
  • 1.4.3 MoS_2纳米片在气体传感器领域的应用18
  • 1.4.4 MoS_2纳米片在锂、钠电池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18-19
  • 1.5 MoO_3纳米片的应用19-21
  • 1.5.1 MoO_3纳米片在润滑剂上的应用19
  • 1.5.2 MoO_3纳米片在电致变色系统上的应用19-20
  • 1.5.3 MoO_3纳米片在电池电极上的应用20
  • 1.5.4 MoO_3纳米片在光学器件上的应用20
  • 1.5.5 MoO_3纳米片在传感器上的应用20-21
  • 1.5.6 MoO_3纳米片在催化剂上的应用21
  • 1.6 本文研究内容21-23
  • 第二章 实验方法23-31
  • 2.1 设备及工艺步骤23-25
  • 2.2 基体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25-26
  • 2.3 先驱体的选择26
  • 2.4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检测26-30
  • 2.4.1 表面形貌表征26-28
  • 2.4.2 样品结构成分表征28-29
  • 2.4.3 样品的光致发光测试29-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MoS_2纳米片的制备和表征31-41
  • 3.1 不同实验装置对MoS_2纳米片形貌的影响32-35
  • 3.1.1 单温区管式炉32-33
  • 3.1.2 双温区管式炉33-35
  • 3.2 Si基体与S源的距离对MoS_2纳米片的影响35-39
  • 3.2.1 Si基体与S源的距离对MoS_2纳米片形貌的影响36-37
  • 3.2.2 Si基体与S源的距离对MoS_2纳米片结构和成分的影响37-39
  • 3.2.3 MoS_2纳米片的Raman及PL测试和分析39
  • 3.3 MoS_2纳米片可能的生长机理39
  • 3.4 本章小结39-41
  • 第四章 MoO_3纳米片的制备和表征41-49
  • 4.1 MoO_3纳米片的制备41
  • 4.2 MoO_3微片的制备41
  • 4.3 退火时间对MoO_3纳米片形貌的影响41-43
  • 4.4 MoO_3纳米片的结构成分表征及分析43-47
  • 4.5 本章小结47-4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9-51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49-50
  • 5.2 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61
  • 致谢61-63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必志,陈振兴,黄巧萍,刘辉;纳米片状铝粉的制备及其发展动态[J];粉末冶金工业;2004年02期

2 曾乐勇;王维彪;梁静秋;夏玉学;雷达;赵海峰;;碳纤维衬底上定向碳纳米片阵列的制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年03期

3 母建林;刘颖;王辉;叶金文;文晓刚;谷林;;微波法合成金纳米片[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7期

4 高凌云;;单原子层纳米片新技术[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2期

5 唐春娟;杨慧琴;张永胜;苏剑峰;;铋纳米线和纳米片的制备[J];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03期

6 龙丽珍;谢亚;黄小林;刘新利;王世良;贺跃辉;赵中伟;;氧化铝纳米片的气相合成及其力学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6期

7 任兰正;王金秀;孙开莲;;羟基离子液体中单晶金纳米片的制备与表征(英文)[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8 高烨;王晓菊;边江鱼;;氢氧化镁纳米片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的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9 莫博;阚彩侠;柯善林;从博;徐丽红;;银纳米片的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11期

10 张好成;刘培香;;二硫化钼纳米片功函数相关研究获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华;杨化桂;李春忠;;{001}晶面主导的锐钛二氧化钛纳米片的热稳定性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晓晶;;无机纳米片的制备和再配列的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刘德宇;叶泽中;林海昕;任斌;田中群;;铜纳米片及其复杂合金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张东阳;丁书江;Xiong Wen(David)Lou;;二硫化钼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存储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虞梦娜;杜祝祝;林进义;解令海;黄维;;萘酰亚胺基有机纳米片的二维生长和纳米复合[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6 崔聪颖;成英文;李文静;邱翠翠;马厚义;;金纳米片的刻蚀过程及其腐蚀机理[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7 张桥;;银纳米片的胶体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8 陈圆;丁欢欢;刘天晴;;层状液晶中金属纳米片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9 杨海丽;刘益江;周鹏;王启光;梁福鑫;杨振忠;;响应性聚合物/无机复合Janus纳米片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复合体系[C];2013年

10 陈小兰;师赛鸽;黄艺专;陈美;汤少恒;莫世广;郑南峰;;不同表面修饰对钯纳米片活体行为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刘霞;科学家利用超薄沸石纳米片造出高效催化剂[N];科技日报;2012年

2 冯卫东;新型透明塑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金刚;层状分子筛的层间修饰与结构解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郭琬;铋系氧酸盐的形貌调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文东;BiOBr和C_3N_4的制备、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氧化罗丹明B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尹莉;氧化钨纳米片与石墨烯基多级复合纳米材料的构筑与气敏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李秀万;氧化锰电极的纳米结构设计、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刘飞;氮化硼基纳米材料与薄膜的催化剂辅助生长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蓓蓓;富含{001}晶面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朱金保;3d过渡金属氧化物超薄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储能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钱红梅;金属、半导体纳米片的调控合成、组装及光电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胡晨晖;基于层状铌酸钾和α-磷酸锆的光降解和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基于氧化钨纳米片多级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邹浩琳;功能化石墨烯与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5年

3 李帮林;二维与零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生物传感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胡连仁;二硫化钼(MoS_2)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楠;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构筑的乳液环境中制备二维层状材料及其功能化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韩美胜;球磨法制备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吴敢敢;石墨烯(石墨纳米片)/环氧树脂船用涂料防腐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邹志娟;共轭分子/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催化性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何亚飞;二维纳米钼化合物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孙亚健;二维层状Ti_3C_2纳米片的液相剥离及在LIBs中的充放电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10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010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6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