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超疏水亲油3D分级结构γ-AlOOH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20:41

  本文关键词:超疏水亲油3D分级结构γ-AlOOH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分级结构 勃姆石 水热法 超疏水亲油 油水分离


【摘要】: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法以硝酸铝为铝源,尿素、碳酸氢钠、草酸钠、磷酸钠为沉淀剂及形貌调控剂,在不锈钢网表面成功制备出纳米片、纳米花、纳米椭球、捆束状四种不同形貌的超疏水亲油γ-AlOOH涂覆的油水分离网膜。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油水分离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以尿素、碳酸氢钠、草酸钠、磷酸钠为沉淀剂,分别研究了沉淀剂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当尿素添加量4mmol在150℃条件下反应4h,制备得到由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纳米花状分级结构勃姆石涂覆分离膜,单个纳米花长度介于600-800nm,宽度介于400-600nm。当增加尿素添加量、反应温度及时间时得到以纳米片为底层,纳米花为顶层的“双层”结构分离膜。当碳酸氢钠添加量0.02mmol在190℃条件下反应24h,所得涂覆分离膜由长度800-900nm,宽度500-700nm的椭球状勃姆石堆砌构成。当草酸钠添加量0.02mmol在190℃条件下反应24h,得到涂覆分离膜由长度0.7-0.9um,宽度0.7-0.8um椭球状勃姆石堆砌而成。当磷酸钠浓度0.02mmol在190℃下反应24h,所得涂覆分离膜由纳米针状结构自组装形成长度约0.9-1um,宽度400-500nm的纳米捆束状分级结构γ-AlOOH堆砌而成。分级结构勃姆石的形成机理:在水热过程中,硝酸铝所含的铝离子与无机盐水解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铝胶体,随反应继续进行生成勃姆石微晶;无机盐水解出的阴离子与勃姆石表面相互作用,改变其表面能及离子择优生长方向,形成不同形貌的勃姆石纳米单元,这些纳米单元在范德华力作用下自组装形成分级结构。对所制备分离膜进行润湿性测定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γ-AlOOH膜均具有超疏水亲油性能,并表现出良好的油水分离效率。对于尿素体系,尿素添加量为6.4mmol反应条件为150℃下4h时,所得纳米花状“双层”结构分离膜具有最大润湿角169.5°,油水分离效率最高达99.5%。对于碳酸氢钠体系,碳酸氢钠添加量0.02mmol反应条件为190℃下24h,所得椭球状分离膜的分离效果最佳,水的接触角为169.5°,油水分离效率最高达99.5%。对于草酸钠体系,草酸钠添加量0.02mmol反应条件为190℃下24h,所得纳米椭球状分离膜具有最大水的接触角值168.9°,油水分离效率最高达99.4%。对于磷酸钠体系,磷酸钠添加量0.02mmol反应条件为190℃下24h,所得分级结构捆束状分离膜分离效果最佳,水的接触角为165.3°,油水分离效率最高达到98.5%。
【关键词】:分级结构 勃姆石 水热法 超疏水亲油 油水分离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2;TQ051.8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8
  • 1.2.1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11-14
  • 1.2.1.1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原理11-12
  • 1.2.1.2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12-14
  • 1.2.2 油水分离技术研究现状14-17
  • 1.2.2.1 含油废水的来源14
  • 1.2.2.2 油类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14-15
  • 1.2.2.3 含油废水常用处理方法15-17
  • 1.2.3 超疏水表面在油水分离方面应用现状17-18
  • 1.2.3.1 超疏水超亲油膜17
  • 1.2.3.2 超疏水超疏油膜17
  • 1.2.3.3 超疏水性能转变膜17-18
  • 1.3 存在的问题18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18-20
  • 2. 实验部分20-24
  • 2.1 实验试剂20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20-21
  • 2.3 样品制备实验21-22
  • 2.4 油水分离实验22-23
  • 2.4.1 油水分离装置22
  • 2.4.2 油水分离方法22-23
  • 2.5 样品表征23-24
  • 2.5.1 X射线衍射表征(XRD)23
  • 2.5.2 扫描显微镜表征(SEM)23
  • 2.5.3 视频光学角接触仪(DropMeterA-100p)23-24
  • 3. γ-AlOOH涂覆的油水分离网膜的制备24-50
  • 3.1 原始不锈钢网表面形貌及其润湿性能24-25
  • 3.2 网膜预处理工艺及形貌25-28
  • 3.2.1 预处理时间的影响25-27
  • 3.2.2 不锈钢网孔径的影响27-28
  • 3.3 尿素制备γ-AlOOH网膜研究28-35
  • 3.3.1 实验28-29
  • 3.3.2 尿素摩尔量对勃姆石微观结构的影响29-32
  • 3.3.3 水热反应时间对勃姆石微观结构的影响32-33
  • 3.3.4 水热反应温度对勃姆石微观结构的影响33-35
  • 3.4 碳酸氢钠制备γ-AlOOH网膜研究35-40
  • 3.4.1 实验35
  • 3.4.2 碳酸氢钠摩尔量对勃姆石微观结构的影响35-37
  • 3.4.3 水热反应时间对勃姆石微观结构的影响37-40
  • 3.5 草酸钠制备γ-AlOOH网膜研究40-43
  • 3.5.1 实验40
  • 3.5.2 草酸钠浓度对勃姆石微观结构的影响40-42
  • 3.5.3 反应时间对勃姆石微观结构的影响42-43
  • 3.6 磷酸钠制备γ-AlOOH网膜研究43-47
  • 3.6.1 实验43-44
  • 3.6.2 磷酸钠浓度对勃姆石微观结构的影响44-46
  • 3.6.3 反应时间对勃姆石微观结构的影响46-47
  • 3.7 分级结构勃姆石形成机理分析47-48
  • 本章小结48-50
  • 4. γ-AlOOH网膜表面润湿性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50-62
  • 4.1 尿素体系50-55
  • 4.1.1 不同尿素添加量产物的润湿性50-51
  • 4.1.2 不同反应时间产物的润湿性及油水分离性能51-54
  • 4.1.3 不同反应温度产物的润湿性及油水分离效率54-55
  • 4.2 碳酸氢钠体系55-58
  • 4.2.1 不同碳酸氢钠添加量产物的润湿性55-56
  • 4.2.2 不同反应时间所得产物的润湿性56-57
  • 4.2.3 碳酸氢钠体系油水分离效率57-58
  • 4.3 草酸钠体系58-60
  • 4.3.1 不同草酸钠添加量产物的润湿性58
  • 4.3.2 不同反应时间所得产物的润湿性58-59
  • 4.3.3 草酸钠体系油水分离效率59-60
  • 4.4 磷酸钠体系60
  • 4.4.1 磷酸钠体系油水分离效率60
  • 本章小结60-62
  • 5. 结论和展望62-64
  • 5.1 结论62-63
  • 5.2 展望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蕾;马天翼;袁忠勇;;分级结构介孔-大孔材料及其实际应用[J];石油化工;2011年03期

2 丁德芳;阳雅丽;沈毅;;二氧化钛分级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陶瓷;2012年05期

3 韩强;武晓峰;廖玉超;李丹;岳仁亮;刘海弟;陈运法;;蒲公英状分级结构γ-Al_2O_3颗粒的制备及其形成过程[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4 毛广秀;;具有中空分级结构的花菜状ZnO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郎雷鸣;;分级结构纳米材料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年12期

6 陈哲;陈峰;徐娜;;水热法合成海胆型镍的分级结构[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7 沈俊海;李佳佳;李良超;李涓碧;丁艳;;分级结构氧化锌的制备及形貌调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6期

8 黄建业;王峰会;侯绍行;赵翔;;超声刻蚀法构建分级结构的超疏水表面[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9期

9 李彦伟;王燕;孙广;曹建亮;孟哈日巴拉;张战营;;分级结构纳米ZnO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毛广秀;郭晓丹;;不同分级结构ZnO的制备及催化分解AP性能研究[J];广州化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霞;颜永年;林峰;王小红;朱琳;;仿生分级结构及其应用(英文)[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田朋;叶俊伟;贡卫涛;许诺;林源;宁桂玲;;碳酸镁模板化合成多种分级结构氧化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王国刚;孙诚;陈良水;张小松;顾忠泽;;基于分级结构超疏水表面的防冰冻性能初探[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荻;张旺;顾佳俊;范同祥;朱申敏;苏慧兰;刘庆雷;;启迪自然的具有蝶翅分级结构的新型功能材料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凤云;袁忠勇;;分级结构介孔CeO_2的合成及结构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杜利霞;江潮;吴志娇;吴谦;朴玲钰;;TiO_2分级结构的可控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7 高书燕;贾晓霞;;微纳分级结构Au/CuO的应用[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房海霞;田朋;宁桂玲;;碳酸镁模板法制备中空分级结构N-SiO_2/TiO_2复合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9 罗海峰;聂平;李洪森;朱窈瑶;张校刚;;分级结构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10 张冉冉;何妍妍;徐立强;;具有分级结构的ZnSn(OH)_6和Zn_2SnO_4纳米空心球的合成及其锂电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淑兰;面向微超级电容的碳基微纳分级结构制备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晓丹;纳米片层及分级结构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张旺;蝶翅分级结构功能氧化物的制备与耦合性能探索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董群;生物分级结构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肖文佳;分级结构表面浸润性研究[D];中山大学;2008年

6 邓崇海;分级结构半导体材料的绿色化学合成及其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徐海明;分级结构硒化铋的合成及其电输运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吴静;自组网稳定多层分级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9 郭玮;分级结构纳米材料液相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10 葛俊;牙釉质和骨的分级结构和纳米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分级结构α-Fe_2O_3之微结构调控及性能[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益良;分级结构多孔碳及其衍生物的超级电容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3 蒋安邦;In_2O_3分级结构的水热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4 商龙梅;分级结构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刘玉容;二氧化钛基金属氧化物分级结构微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薄荔方;分级结构ZnO-Al_2O_3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周祥博;基于铜氧化物微纳米分级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化学性能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陈天华;三维分级结构Bi_2WO_6的制备、贵金属负载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秀峡;超疏水亲油3D分级结构γ-AlOOH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10 王超;球形分级结构的新型制备方法、形成机理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14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014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b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