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破坏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耐火材料破坏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针对实验对耐火材料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有限元方法将材料看成是均质单一材料进行模拟等缺点,将耐火材料视为骨料和细粉基质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从微观角度出发,采用非连续介质理论的颗粒流(PFC)模拟理论,将材料离散成刚性颗粒组成的模型,把颗粒的微观参数与宏观力学特性相联系,对耐火材料破裂过程中裂纹体系的扩展进行数值模拟,以全面阐释耐火材料的损毁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给定耐火材料的模型尺寸,利用PFC软件生成骨料和基质,构建耐火材料三维数值模型。(2)模拟耐火材料的三轴压缩数值试验,对耐火材料的微观参数进行标定,确定各个微观参数对耐火材料的宏观力学影响,为耐火材料的三轴压缩试验提供依据。(3)模拟耐火材料三点弯曲、单轴压缩和劈裂试验,并通过改变摩擦系数、平行粘结刚度比、平行粘结强度、模型的弹性模量以及骨料数目,对比分析微观参数对试样的载荷-位移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以及对载荷力峰值大小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耐火材料 离散元 破裂 微观参数 颗粒流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1.2 耐火材料损伤机理的理论研究10-12
- 1.3 离散元法简介12-13
- 1.4 离散单元法研究的发展现状13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15
- 第2章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原理15-30
- 2.1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理论15-16
- 2.2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特点16-17
- 2.3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方程17-23
- 2.3.1 力-位移准则17-21
- 2.3.2 运动定律21-23
- 2.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23
- 2.4 物理参数的确定23-28
- 2.4.1 时步的确定23-24
- 2.4.2 接触本构关系24-28
- 2.5 颗粒流方法中的Clump理论28-29
- 2.6 颗粒流方法解题步骤29
- 2.7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模型建立方法和微观参数标定30-45
- 3.1 引言30
- 3.2 耐火材料PFC3D模型的建立30-34
- 3.2.1 颗粒样本试样的控制参数31
- 3.2.2 颗粒生成的基本方法31-34
- 3.2.3 环境参数的控制34
- 3.3 微观参数的标定34-35
- 3.4 微观参数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35-36
- 3.5 微观参数对耐火材料三轴压缩数值试验峰值强度影响36-44
- 3.5.1 摩擦系数的影响36-38
- 3.5.2 平行粘结强度的影响38-39
- 3.5.3 平行粘结刚度比的影响39-41
- 3.5.4 平行粘结半径的影响41-42
- 3.5.5 围压的影响42-44
- 3.6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耐火材料破坏过程的模拟研究45-65
- 4.1 引言45
- 4.2 耐火材料三点弯曲试验45-48
- 4.2.1 数值模拟模型试样45-46
- 4.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46-48
- 4.3 耐火材料单轴压缩试验48-55
- 4.3.1 数值模拟模型试样48-51
- 4.3.2 单轴压缩时影响因素分析51-55
- 4.4 耐火材料劈裂试验55-64
- 4.4.1 数值模拟模型试样55-58
- 4.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58-62
- 4.4.3 骨料数目的影响62-64
- 4.5 本章小结64-65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5-67
- 5.1 结论65
- 5.2 展望65-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鸿武;程亮;黄立华;黄誓成;王琼;刘卓民;;瓶颈中颗粒流动的堵塞行为[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1期
2 傅巍,蔡九菊,董辉,王爱华,刘汉桥,王连勇,田红;颗粒流数值模拟的现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4年03期
3 朱涵成;韩文喜;陈超;;砂岩常规三轴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3年03期
4 冀东;杨志军;彭超;;片麻岩破裂演化机制的颗粒流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5 白光富;胡林;孔维姝;;颗粒流中的冲击力[J];振动与冲击;2012年22期
6 杜明芳,刘起霞,蒋志娥,高新南;储料的密度对立筒仓压力影响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王涛;盛谦;熊将;;基于颗粒流方法自然崩落法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8 成国文;赫建明;李晓;狄帮让;李守定;;土石混合体双轴压缩颗粒流模拟[J];矿冶工程;2010年04期
9 边琳;王立;刘传平;;颗粒流拟流体的本构关系[J];过程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10 叶勇;徐西鹏;;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石材制品物理性能颗粒流模拟[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馥菱;张慰慈;陈俊杉;谢尚贤;;碰撞模型参数对滑道道高浓度干颗粒流发展之影响(英文)[A];第七届海峡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秦琦;王等明;;斜面颗粒流对围墙冲击作用的离散单元法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孟云伟;柴贺军;;颗粒流离散元在滑坡运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杨果成;刘启一;胡茂彬;姜锐;吴清松;;双瓶颈斜槽上的颗粒流相变和双稳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胡国琦;厚美瑛;杜其永;;密集态颗粒流的激波结构[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家铭;任永强;;基于三维颗粒流理论的混合土体力学参数反演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7 郭海庆;李志刚;;粒径在颗粒流标定过程中对边坡岩土体细观参数的影响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8 孙其诚;王光谦;;斜面颗粒流的离散元模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马宗源;徐清清;党发宁;;碎石土地基动力夯实的颗粒流离散元数值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10 郭海庆;李志刚;高庄平;;粒径在颗粒流标定过程中对边坡岩土体细观参数的影响[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鸿;拖拽体激发颗粒流的离散元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孟凡净;颗粒流润滑的多尺度动力学及剪切膨胀承载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罗勇;土工问题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王伟;针对典型摩擦副的非流态化颗粒流润滑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曹文广;稠密气固两相射流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曾远;土体破坏细观机理及颗粒流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6年
7 邱成春;H-V 加筋路堤动力特性的试验及颗粒流分析[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航;自由下落颗粒流卷吸空气量及颗粒运动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于凡;间质流体对湿颗粒流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汪汝峰;深部人工冻结黏土加卸载颗粒流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王国呈;粘性颗粒在纤维体上沉积的数值模拟方法优化[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5 陈锣增;易贡高速远程滑坡运动颗粒流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初宗坤;斜面出流下落颗粒流颗粒运动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7 孟涛;液化粉土动力特性的颗粒流模拟[D];扬州大学;2016年
8 程钊;耐火材料破坏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9 王家军;喷射颗粒流润滑试验研究及有限元仿真[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陈德文;锚固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及其颗粒流数值模拟[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6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05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