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基于化学热泵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18 21:33

  本文关键词:基于化学热泵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反应精馏 吸附 吸收 纳米技术 化学热泵


【摘要】:在阐述化学热泵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化学热泵工质对的发展以及用于固-气吸附循环与液-气吸收循环系统来提高化学热泵性能的各种方法,尤其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引入为化学热泵性能的提高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关于化学热泵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国内的发展非常薄弱,最后提出几点化学热泵研究的展望与期望。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反应精馏 吸附 吸收 纳米技术 化学热泵
【基金】:陕西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2014SZS16-K02)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16JS016) 陕西理工大学科研计划项目(SLGKYQD2-27)
【分类号】:TK02;TQ051.21
【正文快照】: 低温余热是一个重要的潜在能源,工业余热的回收与低温太阳能的开发响应了全世界提倡的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利用的环保与能源政策。要实现低温热源的有效利用,就必须使之升级到较高温度,合适的热泵系统有望实现这一目标。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化学热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广义的化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培;蒋方明;岑继文;;异丙醇/丙酮/氢气化学热泵的热力学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4年05期

2 宋鹏翔;丁玉龙;;化学热泵系统在储热技术中的理论与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3 胡們;蔡北虎;陈则韶;程和法;;沸石分子筛/泡沫铝复合吸附剂及其吸附制冷性能[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4 赖海明,曹新波,朱光辉;气固化学热泵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建平;杨永平;方俊飞;孙林;;基于化学热泵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6年09期

2 李建林;田立亭;来小康;;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23期

3 何兆红;黄宏宇;王南南;刘学成;大坂侑吾;;中低温化学热泵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2015年07期

4 芮征球;盛丽丽;崔群;王海燕;陈海军;姚虎卿;;直接再生吸附制冷系统吸附床层传热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2期

5 胡們;姚娟娟;陈则韶;;沸石分子筛/泡沫铝复合吸附材料-水非平衡吸附制冷特性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6 宋建华;张建国;陈永昌;李锐;高瑞恒;;沸石分子筛储能的应用及发展[J];太阳能;2008年01期

7 胡們;姚娟娟;蔡北虎;程和法;陈则韶;;沸石分子筛/泡沫铝平衡吸附制冷性能理论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孙烈刚,邓远平,郑丹星,李成岳;CaCl_2/CH_3OH络合物解离反应动力学的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3期

9 孙烈刚,徐广洲,何欣;氯化钙/甲醇体系气固相化学热泵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谢英柏,樊泉桂,魏铁铮;热泵的发展及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J];电力情报;2000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辉;李奇;邱伟伟;;可再生能源在油田地面工程中的应用[J];石油石化节能;2013年06期

2 鲍泽威;吴震;Nyallang Nyamsi Serge;杨福胜;张早校;;金属氢化物高温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2年08期

3 龙虹毓;马建伟;吴锴;杨玉龙;张竞博;苏岭;仇斌5;;含热电联产和风电机组的电网节能调度[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11期

4 杨小平;杨晓西;丁静;杨敏林;;太阳能高温热发电蓄热技术研究进展[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1期

5 赵海波;吴坤;;以风力驱动的热泵空调系统[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0年01期

6 左远志;丁静;杨晓西;;蓄热技术在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J];化工进展;2006年09期

7 吴会军;朱冬生;李军;王春华;程军;;蓄热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08期

8 崔群,陈海军,姚虎卿;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热[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9 张敏,卢允庄,王如竹;沸石分子筛水吸附工质对的吸附性能及导热性能[J];太阳能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爱菊,张仁元,周晓霞;化学储能材料开发与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纳米技术信息[J];精细化工;2000年12期

2 ;纳米技术发展大事记[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3 ;纳米技术的前景[J];佛山陶瓷;2000年05期

4 胡启明;新兴科学技术——纳米技术[J];光电子技术;2000年04期

5 思俊;纳米技术引人注目[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6 ;纳米技术的未来[J];个人电脑;2000年08期

7 ;纳米技术 21世纪的科技新星[J];矿业快报;2000年23期

8 友信;纳米技术将给传统产业带来创新前景[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年01期

9 ;纳米技术促进人类健康[J];上海化工;2000年02期

10 Bill Spence,戴雪梅;神奇的纳米技术[J];世界科学;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跃东;;积极探索纳米技术产业化的途径[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白晶;;中英纳米技术的伦理和管理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3 马建中;高党鸽;吕斌;;纳米技术在制革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J.Laperre;钱樨成;;纳米技术与纺织工业[A];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任红轩;;发展中的纳米技术[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八集(2005—2006年度)[C];2006年

6 Michael F.Butler;;纳米技术在个人和家用护理工业的革新(英文)[A];2005(第五届)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翰;;纳米技术的可专利性分析[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8 肖建伯;邓红兵;;基于纳米技术的发动机性能实验研究[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余雁;江泽慧;田根林;王戈;;纳米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10 郭涛;;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怎样形成纳米技术优势?[N];经济日报;2000年

2 张孟军;今年全球纳米研发费达86亿美元[N];科技日报;2004年

3 李彬;纳米技术商业化进程急剧升温[N];科技日报;2005年

4 吴用;美国纳米产业成为新一轮热点[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记者 沈强;上海纳米技术工作组成立[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刘靓;福建“482”工程助推纳米技术产业[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海潮;德国抢占纳米产业先机[N];学习时报;2007年

8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关注纳米 信任科学[N];科技日报;2007年

9 朱芙蓉;纳米技术:让人类寿命延长数百年[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刘士文;纳米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N];学习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凯;纳米技术对社会影响的风险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2 冯烨;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钊;新型DNA折纸芯片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对纳米技术伦理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王交来;纳米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健;纳米技术进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魏璐璐;纳米技术的哲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5 代正巍;纳米技术应用的环境伦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胡冰;纳米技术的辩证思考[D];渤海大学;2013年

7 薛鹏;纳米技术应用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8 李杭;多点接触微纳加工设备的力检测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吴金花;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在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方面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孔明(Forrest Cranmer);纳米技术发展的中国模式[D];南京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57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057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a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