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碳化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2:19

  本文关键词:碳化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再生砂浆 碳化处理 火山灰浆处理


【摘要】:再生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是以一定取代率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形成的,再生混凝土性能主要与骨料有关,相比于天然骨料,再生骨料吸水率和压碎值大,表观密度低,其较差的物理性能导致再生混凝土强度以及耐久性能较差,再生骨料及其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受到限制。CO_2处理后再生骨料,其吸水率和压碎值降低,表观密度增大,骨料物理性能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性能。因此,CO_2强化处理再生混凝土骨料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一方面能够捕捉和利用CO_2来降低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回收和利用效率,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碳化强化处理后,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干燥收缩、自收缩性能以及新旧界面的影响;二是研究碳化处理和火山灰浆浸泡处理进行对比,研究不同骨料处理对再生砂浆抗流动性、抗压强度、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以及新、旧界面显微硬度的影响。碳化强化处理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化后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性能均得到提升,骨料取代率50%,碳化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5.2%,而在取代率100%,抗压强度则提高了14.7%。两种取代率下碳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降低了约20%,而自收缩降低了37.5%以上,碳化处理细化了附着砂浆孔隙,降低了骨料总吸水率,从而提高了抗压强度和抗收缩性能。碳化与火山灰浆体处理再生骨料对砂浆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碳化与火山灰浆处理骨料均能提高骨料以及砂浆的性能,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硅灰浆浸泡处理,其次是纳米硅浆浸泡处理,再是碳化处理,最后是粉煤灰浆浸泡处理。与未处理再生骨料砂浆相比,龄期为28d,硅灰浆处理骨料能提高砂浆55.2%抗压强度,纳米硅浆处理能提高39.4%抗压强度,碳化处理能提高24.4%抗压强度,粉煤灰浆处理能提高17.6%抗压强度。碳化28d后,碳化骨料处理砂浆碳化深度降低28.7%,硅灰浆处理碳化深度降低37.2%,龄期28d,碳化处理骨料砂浆氯离子迁移系数降低66.8%,而硅灰浆处理骨料砂浆氯离子渗透系数降低84.1%,同时,抗压强度与碳化深度、氯离子迁移系数以及新、旧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界面性能越好,抗压强度也越高;水泥石也越密实从而提高抗碳化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因此,碳化处理法和火山灰浆处理是两种有效强化再生骨料的方法。
【关键词】: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再生砂浆 碳化处理 火山灰浆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2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6
  • 1.1 引言12-13
  • 1.1.1 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背景12-13
  • 1.1.2 CO_2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运用13
  • 1.2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13-24
  • 1.2.1 抗压强度13-18
  • 1.2.2 全应力-应变曲线18-19
  • 1.2.3 弹性模量19-21
  • 1.2.4 抗拉强度21-22
  • 1.2.5 抗剪强度22
  • 1.2.6 抗疲劳性能22-24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24-26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24-25
  • 1.3.2 研究内容25-26
  • 第2章 原材料及实验测试方法26-37
  • 2.1 主要原材料及其性能26-27
  • 2.1.1 骨料26
  • 2.1.2 水泥26
  • 2.1.3 硅灰26-27
  • 2.1.4 粉煤灰27
  • 2.1.5 纳米硅27
  • 2.1.6 CO_2气体27
  • 2.1.7 实验溶液27
  • 2.2 再生骨料的强化处理27-30
  • 2.2.1 再生骨料碳化处理过程27-29
  • 2.2.2 再生骨料火山灰浆处理过程29-30
  • 2.3 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30-31
  • 2.3.1 混凝土配合比30
  • 2.3.2 砂浆配合比30-31
  • 2.4 试件的成型和养护31
  • 2.4.1 混凝土试件成型和养护31
  • 2.4.2 砂浆试件成型和养护31
  • 2.5 分析测试方法31-37
  • 2.5.1 骨料物理性能测试31-32
  • 2.5.2 火山灰黏度测试32
  • 2.5.3 骨料碳化前后差热测试32-33
  • 2.5.4 砂浆流动度测试33
  • 2.5.5 混凝土和砂浆抗压强度测试33
  • 2.5.6 混凝土干燥收缩测试33-34
  • 2.5.7 混凝土自收缩测试34
  • 2.5.8 砂浆碳化试验34-35
  • 2.5.9 砂浆抗氯离子渗透试验35-36
  • 2.5.10 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36
  • 2.5.11 新旧界面显微硬度测试36-37
  • 第3章 碳化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7-48
  • 3.1 前言37-38
  • 3.2 碳化前后再生粗骨料的物理性能38-39
  • 3.3 碳化再生粗骨料对抗压强度的影响39-41
  • 3.4 碳化再生粗骨料对干燥收缩的影响41-42
  • 3.5 碳化再生粗骨料对自收缩的影响42-44
  • 3.6 新旧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形貌和硬度44-46
  • 3.7 本章小结46-48
  • 第4章 不同处理再生细骨料对砂浆性能的比较48-61
  • 4.1 前言48-49
  • 4.2 不同处理对细骨料物理性能的比较49-50
  • 4.3 不同处理对流动性能的比较50-51
  • 4.4 不同处理对抗压强度的比较51-53
  • 4.5 不同处理对抗碳化性能的比较53-56
  • 4.6 不同处理对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比较56-58
  • 4.7 不同处理对新旧界面性能的比较58-60
  • 4.8 本章小结60-61
  • 结论和建议61-63
  • 参考文献63-71
  • 致谢71-72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岳周;石建光;;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分析与评价[J];混凝土;2006年07期

2 郑宇;万显韬;;大范围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可行性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3 卞寅;袁国盾;陈磊;郭胜鹏;;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J];河南建材;2007年01期

4 赵俊奎;;再生骨料与再生骨料混凝土文献综述[J];商品混凝土;2012年03期

5 王惠卿;;推广绿色建筑,综合利用再生骨料混凝土[J];西藏科技;2012年05期

6 张旭;陈国新;孙彦军;倪麒麟;丛岩;;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疆地区的效益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2年10期

7 曹喜;陈国新;徐飞;;新疆地区再生骨料混凝土现状及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2年06期

8 谢鲁齐;;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分析[J];江西建材;2013年04期

9 杜宗岳;湛渊源;黄兆龙;魏立帆;;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质之探讨[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2期

10 范小平;;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开发与研究[J];福建建材;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捍东;陈秀峰;;黏土砖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段珍华;寇世聪;潘智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粉煤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龙;肖建庄;;再生骨料混凝土动力特性的探讨[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畅;肖建庄;谢贺;;再生骨料混凝土剪切试验及有限元仿真分析[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松柏;柴天红;;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张泽平;李建宇;杨晓晶;师朋;;浅谈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可行性[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立新;郝彤;赵文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明;张雄;秦廉;袁翔;张洁龙;;再生骨料混凝土品质控制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卢登;肖建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评述[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周栋梁;周伟玲;林玮;;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性能分析与研究[A];2009'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六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宪文;新疆《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通过立项审查[N];中国建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菡;再生骨料混凝土受扭构件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杜婷;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及性能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杜朝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哲盟;酸雨环境下再生骨料混凝土砖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金泽;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改性试验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3 张绩;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质及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佳骅;废瓷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连会杰;温度对不同替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马俊;再生骨料混凝土阻尼性能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7 罗曜j;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试验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8 叶世昌;再生骨料混凝土拉伸徐变影响因素试验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9 谢本怡;再生骨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杰;高强度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制及耐久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08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108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