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薄膜的工艺与表征
本文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薄膜的工艺与表征
更多相关文章: 氧化锆薄膜 溶胶 凝胶法 无机盐 膜层状态 表征
【摘要】:以无机盐硝酸锆为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氧化锆薄膜。利用L25(56)表设计正交试验,根据溶胶粘度的极差确定氧化锆溶胶的最佳制备工艺,并探讨干燥过程对干凝胶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TG/DTG)、傅里叶红外光谱(IR)、X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氧化锆薄膜的结构与形貌、热稳定性以及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硝酸锆溶液中Zr4+浓度为0.6 mol/L、加入的丙三醇(GL)和聚乙烯醇(PVA)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5%和4%,Zr4+与H+的物质的量比n(Zr4+)/n(H+)=10、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50℃条件下得到的溶胶性能最好,该溶胶在温度为50℃、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后的干凝胶膜层开裂较小;在800℃下煅烧后所得氧化锆薄膜的热稳定性良好,且结构致密,孔径分布窄,BJH(Bavrett-Joyner-Halenda)中值孔径为9.746 19 nm。
【作者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环境保护监测站;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氧化锆薄膜 溶胶 凝胶法 无机盐 膜层状态 表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573171) 陕西省科技厅科技统筹项目(2013KTCQ03-20)
【分类号】:TB383.2;TQ134.12
【正文快照】: 氧化锆由于具有硬度高、韧性好、抗腐蚀、高温下导电、高温化学稳定性好[1]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功能陶瓷、结构陶瓷及装饰材料等[2-3]。Zr O2薄膜的制备方法很多,主要有溅射法[4]、化学沉积法[5]、离子束沉积法[6]和溶胶-凝胶法[7],而溶胶 凝胶法具有烧成温度低、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春雨,李智,张庆瑜;反应射频磁控溅射制备高k氧化锆薄膜及介电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4年04期
2 马春雨;李智;张庆瑜;;反应溅射法制备铝掺杂氧化锆薄膜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7年06期
3 李海滨,梁开明,顾守仁;溶胶-凝胶法制备定向排列的纳米结构二氧化锆薄膜[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Z1期
4 张璐;高会元;;掺钇氧化锆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新进展[J];广东化工;2007年08期
5 王海东;;用聚乙烯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锆薄膜[J];材料保护;2006年12期
6 闫海乐;茹红强;喻亮;武艳君;里景阳;魏文韬;岳新艳;;溶胶-凝胶法陶瓷表面氧化锆薄膜的制备、性能及影响机制[J];材料保护;2010年02期
7 张卫华,赵高扬;钇稳定氧化锆薄膜的制备及其微细加工[J];无机材料学报;2004年02期
8 彤;;生产乙烯的高效方法[J];云南化工技术;1986年01期
9 陈士留;王树奇;;8mol%钇稳定氧化锆薄膜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J];腐蚀与防护;2006年07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永强;杭凌侠;罗廷;;电子束蒸发二氧化锆薄膜表面粗糙度的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鑫;电子束蒸发法制备掺杂氧化锆薄膜[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刘小龙;316L不锈钢表面氧化锆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3 崔巍巍;溶胶凝胶法制备均匀无裂纹的氧化锆薄膜[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李向周;阴极真空电弧技术制备氮化锆、氧化锆薄膜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11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11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