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悬浮纳米液滴蒸发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发布时间:2017-10-29 17:26

  本文关键词:悬浮纳米液滴蒸发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分子动力学 模拟 纳米液滴 蒸发


【摘要】:悬浮液滴蒸发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广泛存在于化工、制药和燃烧等领域。在喷雾干燥过程中,悬浮液滴的蒸发速率是干燥设备效率的关键,另外,汽油直喷式汽车发动机中悬浮燃料液滴的燃烧完全程度受液滴蒸发速率的影响,并将直接影响到热量产生的多少和排出废气的成分。实际上,蒸发现象是以液滴群的形式出现的,而研究单个悬浮液滴的蒸发行为是其基础。单液滴蒸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液滴的蒸发,通常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很多宏观物理量都建立在连续性假设上,但当液滴的直径达到纳米尺寸时,连续性假设不再成立。而且现有的实验设备不能进行纳米液滴蒸发的研究。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迅速提高,采用模拟的方法研究悬浮纳米液滴蒸发成为现实,本文拟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利用LAMMPS软件研究纯氩液滴、Ar-CH4混合物液滴和含有金属颗粒氩液滴这三种类型纳米液滴的蒸发行为,为悬浮纳米液滴的蒸发提供初步的理论支持。分子动力学的模拟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悬浮球形液滴在蒸发过程中都基本保持球形,模拟体系温度越高,模拟原子数越少,液滴中固体颗粒质量分数越大,球形度越小。模拟参数对不同的统计物理量影响各异。统计体系密度分布时,网格尺寸对其影响很显著;统计液相原子数时,势能函数中的截断半径对其影响尤为关键。因此,在模拟过程中截断半径是关键参数。对于悬浮纳米球形氩液滴的蒸发,模拟体系温度越高,液滴初始直径越小,蒸发速率越大。对于氩和甲烷的二元混合物液滴,液滴中甲烷摩尔分数越小,总蒸发速率越大;模拟体系温度越高,初始直径越小,悬浮纳米液滴蒸发速率越大;气相中的惰性组分对悬浮纳米液滴蒸发速率没有影响。对于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纳米液滴,模拟体系温度越高,蒸发速率越大。含固体颗粒的纳米液滴的蒸发速率略小于纯氩的蒸发速率。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模拟 纳米液滴 蒸发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28.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文献综述10-30
  • 1.1 液滴组分简述10-12
  • 1.2 液滴蒸发概述12-16
  • 1.2.1 液滴蒸发基本机理12-13
  • 1.2.2 研究方法13-14
  • 1.2.3 影响蒸发的因素14-15
  • 1.2.4 蒸发速率的表示方法15-16
  • 1.3 纳米液滴特性16-17
  •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17-26
  • 1.4.1 分子动力学介绍17-19
  • 1.4.2 几个技术问题的处理19-23
  • 1.4.3 宏观性质的统计方法23-26
  • 1.5 研究现状26-29
  • 1.5.1 纯组分悬浮纳米液滴蒸发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现状26-27
  • 1.5.2 悬浮混合物液滴蒸发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现状27-28
  • 1.5.3 含固体颗粒纳米液滴蒸发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28-29
  • 1.6 本文研究内容29-30
  • 2 悬浮纳米氩液滴蒸发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30-47
  • 2.1 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30-40
  • 2.1.1 模拟体系30
  • 2.1.2 模拟细节30-31
  • 2.1.3 势能函数31-33
  • 2.1.4 模拟过程33-35
  • 2.1.5 模拟盒子尺寸影响35-36
  • 2.1.6 网格尺寸的影响36-37
  • 2.1.7 截断半径的影响37-39
  • 2.1.8 模拟原子数的影响39-40
  • 2.2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40-46
  • 2.2.1 温度的影响40-43
  • 2.2.2 初始直径的影响43-46
  • 2.3 本章小结46-47
  • 3 悬浮纳米Ar-CH_4混合物液滴蒸发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47-59
  • 3.1 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47-52
  • 3.1.1 模拟体系47
  • 3.1.2 模拟细节47-48
  • 3.1.3 势能函数48-49
  • 3.1.4 截断半径的影响49-50
  • 3.1.5 密度分布和界面厚度50-52
  • 3.2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52-57
  • 3.2.1 温度影响52-54
  • 3.2.2 液滴初直径影响54-55
  • 3.2.3 甲烷摩尔分数的影响55-57
  • 3.2.5 惰性组分的影响57
  • 3.3 本章小结57-59
  • 4 含有金属颗粒的纳米液滴蒸发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59-67
  • 4.1 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59-61
  • 4.1.1 模拟细节59-60
  • 4.1.2 势能函数60
  • 4.1.3 截断半径的影响60-61
  • 4.2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61-66
  • 4.2.1 温度影响61-63
  • 4.2.2 颗粒种类的影响63-64
  • 4.2.3 质量分数的影响64-66
  • 4.3 本章小结66-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2-73
  • 致谢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力;仇性启;王健;郑志伟;易志勇;阎红巧;;单液滴蒸发影响因素实验研究[J];现代化工;2013年01期

2 马力;仇性启;王健;郑志伟;阎红巧;易志勇;;高温气流中液滴蒸发特性的研究[J];石油化工;2013年03期

3 段小龙;仇性启;马力;李大树;绳以键;贺娇;;高温气流中双液滴蒸发过程实验研究[J];工业加热;2014年01期

4 蒋勇,朱宁,陈军,范维澄;喷雾过程液滴蒸发计算研究[J];火灾科学;2001年01期

5 孙凤贤;丁继贤;王银燕;;燃油液滴蒸发的一维导热模型与压力效应[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2期

6 马力;仇性启;王健;;液滴蒸发实验装置相似性设计[J];工业加热;2012年04期

7 马力;仇性启;郑志伟;崔运静;段小龙;;高温气流中液滴蒸发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J];石油化工;2013年08期

8 本刊讯;;胶体液滴蒸发裂纹的调控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J];科学通报;2013年26期

9 魏明锐,汪云,刘永长,文华,张煜盛;液滴蒸发一维数学模型及其在二甲醚喷雾中的应用[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10 何博;聂万胜;庄逢辰;;偏二甲肼有机凝胶液滴蒸发燃烧模型展望[J];化学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凤贤;夏新林;沈淳;;燃料液滴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博;张现仁;;液滴蒸发过程中接触线在超疏水表面的移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1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鹏;燃油液滴蒸发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付耿;叠氮复合柴油液滴蒸发特性及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胡鹏;基于乙醇柴油单液滴蒸发和湍流扩散模型的喷雾和燃烧过程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玲燕;聚合物液滴蒸发界面驱动自组装图案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2 范亚骏;基面荷电液滴蒸发过程及变形特性的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孙永娟;粗糙基底上纳米液滴蒸发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贾卓杭;红外激光加热下球形液滴蒸发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吴赛;限位下胶体液滴蒸发过程观察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尹菲;金属基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强化蒸发传热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7 侯兆泷;悬浮纳米液滴蒸发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丁继贤;单液滴蒸发的压力效应与热环境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苏凌宇;负压环境下燃料液滴蒸发过程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10 张龙;凝胶单液滴蒸发模型的数值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13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113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3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