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改性法由氟硅酸废水制备纳米沉淀白炭黑
本文关键词:原位改性法由氟硅酸废水制备纳米沉淀白炭黑
【摘要】:以氟硅酸废水和氢氧化铝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沉淀白炭黑,并在制备过程中加入表面改性剂正丁醇对白炭黑进行原位改性。研究了正丁醇添加量对白炭黑分散性和吸油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剂的添加量为3%时,平均粒径(D 0.5)从32.3μm减小至830 nm,比表面积(BET值)从75 m2/g增加到134 m2/g,吸油值(DBP值)从2.2 m L/g增加到3.25 m L/g。改性后的白炭黑颗粒间的斥力作用增大,团聚现象大大改善,分散更加稳定。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分类号】:TQ127.2
【正文快照】: 沉淀白炭黑即水合二氧化硅(Si O2·n H2O),无定型非晶体结构,由无数个Si原子和O原子构成的硅氧四面体堆积而成。通常沉淀白炭黑表面有自由羟基、连生羟基、双生羟基[1]等3种羟基,其中自由羟基是孤立的,而连生、双生羟基则是由氢键结合。由于大量表面羟基的存在,未改性的白炭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平;林金辉;;纳米SiO_2的制备及其原位改性[J];硅酸盐通报;2010年03期
2 陈玉坤;贾德民;郭宝春;陈克复;;CTC-IPN型原位改性废橡胶粉技术应用研究[J];弹性体;2008年02期
3 周勇;俞三传;高从X&;;反渗透复合膜研究(Ⅱ)初生态膜的原位改性[J];化工学报;2008年05期
4 ;矿产资源高效安全开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与山西省共建重点实验室简介[J];煤炭学报;2010年08期
5 刘跃军;刘亦武;魏珊珊;阙永生;;复合剪切力场下纳米SiO_2的制备及原位改性[J];硅酸盐学报;2010年06期
6 ;一种面向高填充白炭黑原位改性混炼的连续挤出装置及方法[J];橡胶科技;2013年04期
7 王琳,毋伟,陈智涛,郭锴;在超重力场中实现白炭黑的原位改性[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邓志浩;CTC-IPN型原位改性废橡胶粉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J];橡胶科技市场;2005年19期
9 尹常杰;张秋禹;张和鹏;尹德忠;;二氧化硅增强双烯类非极性橡胶的研究进展[J];合成橡胶工业;2009年03期
10 毋伟,陈建峰,邵磊,刘安平;化学沉淀原位改性法高比表面积硅酸铝的制备与表征[J];矿冶工程;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思武;林腾飞;陈维维;郭宝春;;原位改性橡胶/勃姆石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界面结构表征[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复合体系[C];2013年
2 吴思武;林腾飞;陈维维;郭宝春;贾德民;;原位改性橡胶/勃姆石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界面结构表征[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陈松;;金属原位改性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形貌特征[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郝学辉;羟基硅油原位改性沉淀法制备SiO_2的研究及应用[D];河北大学;2011年
2 李艳花;白炭黑原位改性NR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3 章姝敏;壳聚糖改性聚苯乙烯粒子及其乳化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4 段宏基;丁腈橡胶/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01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20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