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微粉与矿渣对水泥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再生微粉与矿渣对水泥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摘要】:为研究再生微粉与矿渣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再生微粉与矿渣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试验,并对比分析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再生微粉和矿渣掺量的增加各龄期水泥胶砂强度降低,当掺量大于50%时,胶砂强度和强度比均降低较大,且流动度呈现逐渐减小;当掺量大于30%时,胶砂流动度降低较大,此时再生微粉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速度相对加快,而矿渣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速度则相对变慢;再生微粉和矿渣粉的加入使净浆的初凝时间缩短,当掺量大于10%时,初凝时间随着掺量的增大而缓慢减小,终凝时间却没有规律。得出的结论对工程选用水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K-04-12)
【分类号】:TQ172.12
【正文快照】: 0引言在生产水泥过程中,熟料的制备需要消耗很多能源,排放的气体也会危害大气。国内很多学者都对以矿渣为主要成分的碱激发矿渣水泥、石膏—石灰激发矿渣水泥等无熟料水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进行了一些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应用,但由于运用中发现存在各种缺陷,大部分建筑已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承汉;提高φ2.2m×7.5m矿渣磨产量和细度的措施[J];水泥工程;2003年06期
2 胡宏刚;黄拥军;;浅谈球磨机改造成超细矿渣磨[J];四川水泥;2006年05期
3 林振荣;张程博;杨友全;;掺加矿渣的土聚水泥的研究[J];21世纪建筑材料;2009年05期
4 王樾;张伟;;矿渣的活性激发剂[J];江苏建材;2009年04期
5 侯磊;李金洪;王浩林;;矿渣磷酸镁水泥的力学性能和水化机理[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年04期
6 贾青;耿辉;;浅谈工业废弃物矿渣在国内外应用的研究现状[J];科技资讯;2011年20期
7 谭玉春;矿渣活化技术[J];建材工业信息;1994年04期
8 吴承祯,刘淼,吴学权,陈键;磨细矿渣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囿1掺加磨细矿渣的砂浆试验[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9 丁铸,张德成,贾元学,孙启民,吴乃民;用矿渣制备调粒水泥的研究[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路阳;李根;谢雪科;何小芳;曹新鑫;;矿渣对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明章;王晓芳;;磨细矿渣的加工和应用[A];中国首届商品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赵三银;余其俊;乔飞;黄家琪;殷素红;文梓芸;古国榜;;碱激发碳酸盐矿-矿渣胶凝材料复合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3 胡胜哠;李秀萍;;矿渣高掺量制造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探讨[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尹超男;芦令超;王守德;李贵强;;矿渣对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水化及硬化浆体孔结构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罗亚凤;弓子成;丁庆军;朱玉雪;苗强;;温度对高掺量矿渣的水泥水化放热性能的影响[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6 任云鹏;张维鹏;卢崇劭;;MLK系列矿渣立磨开发[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7 张同生;余其俊;韦江雄;宫晨琛;张平平;;粒化高炉矿渣在不同环境中的水化进程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晨;颜碧兰;王昕;江丽珍;肖忠明;;矿渣掺量对水泥抗冻性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曹红红;徐德龙;侯新凯;吴华霞;杨沛浩;薛军鹏;;用矿渣微粉制备矿渣水泥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商品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改新;纪国晋;雷爱中;田军涛;;多元胶凝粉体复合效应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山东宏艺科技有限公司 陈新中;矿渣与熟料分别粉磨的意义[N];中国建材报;2009年
2 王扣华;矿渣水泥粉磨技术探讨[N];中国建材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刚;粉煤灰和矿渣在水泥浆体中的反应程度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婧;碱矿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赵鹏;矿渣—水泥体系颗粒群特征及其早期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马大谋;磷矿渣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4 杨立军;矿渣超细粉在水泥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曹辉;石膏基棉花秸秆、矿渣、钢渣复合砌块的试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6 岳林锋;具有膨胀和增韧性能的矿渣油井水泥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赵瑞;碱激发矿渣的碱硅酸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江海民;高钛重矿渣集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任光宇;自燃煤矸石—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安树好;高掺量矿渣水泥的研制及其早强激发机理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245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24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