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碳化硅陶瓷过滤膜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对称碳化硅陶瓷过滤膜的研究
【摘要】:无机陶瓷膜凭借其耐高温,耐酸碱,化学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电子、冶金、石油、工业废水、食品等多个领域,随着科技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展。碳化硅材料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等一系列优点,决定了碳化硅陶瓷膜将会有更加广泛的用途。近年来,碳化硅的生产工艺更加成熟,其合成方法多样化,价格低廉,质量也越来越高,综上所述,非对称碳化硅蜂窝陶瓷膜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实验在制备非对称多孔碳化硅陶瓷膜时,以高强度和可控孔径的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膜支撑体和可控孔径的过滤膜为研究目标,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实验配比和不同种类碳化硅对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膜支撑体的性能影响,同时研究了影响膜厚度和膜孔径的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挤出成型工艺制度进行研究,确定了塑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确定了混料、练泥、陈腐和挤出的条件,并对不同用水量挤出的碳化硅蜂窝陶瓷进行表观性能分析,确定最佳用水量为27%。(2)系统分析了烧成温度、不同实验配合比对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抗折强度、孔隙率、孔径和纯水通量的影响。发现编号FA08的碳化硅最佳烧结温度为2200℃,配合比中碳化硅含量为90wt%时,支撑体的性能最佳。(3)在最佳烧结温度和最佳配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类碳化硅对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种类的碳化硅对支撑体的孔径分布、抗折强度和纯水通量都有较大的影响,且支撑体的孔径分布都有往大孔径方向延展趋势,碳化硅种类不同延展趋势也不同。(4)确定了涂膜浆料的制备工艺,确定了最佳涂膜时间为8s,研究了涂膜浆料浓度和碳化硅种类对膜厚度的影响,分析了1400℃与2000℃下膜孔径的变化与显微结构的变化。(5)研究了聚碳硅烷添加量对膜孔径的影响,随着其添加量增加,平均孔径有所减小,孔径分布越窄,且用编号为FA10的碳化硅粉,在聚碳硅烷添加量为10wt%,制备出了平均孔径大小为0.225μm,窄分布的碳化硅陶瓷膜。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威;邓乾发;王羽寅;李振;袁巨龙;;碳化硅陶瓷的应用现状[J];轻工机械;2012年04期
2 刘霞;李洪;高鑫;李鑫;王磊;段虹;李鑫钢;;泡沫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2年11期
3 苏威;β型碳化硅陶瓷[J];无机盐工业;1988年03期
4 张荣欣;;美国开发成降低碳化硅陶瓷制造成本的新工艺[J];建材工业信息;1993年11期
5 田秀洲;前景广阔的碳化硅陶瓷[J];山东陶瓷;1996年02期
6 杨帆;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J];中国建材科技;1996年01期
7 ;德国用木材制造碳化硅陶瓷[J];河北陶瓷;1997年02期
8 ;木材制造的碳化硅陶瓷问世[J];中外轻工科技;1997年04期
9 周松青,肖汉宁;碳化硅陶瓷摩擦化学磨损机理及磨损图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年05期
10 秦成娟;王新生;周文孝;;碳化硅陶瓷的研究进展[J];山东陶瓷;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兴忠;朱潇怡;张玲洁;李海淼;杨辉;;碳化硅陶瓷的纳米强化增强机理[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时利民;赵宏生;闫迎辉;唐春和;;包混工艺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孔隙率衍变过程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吴澜尔;;碳化硅陶瓷材料研发进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姜胜强;谭援强;;基于离散元法的碳化硅陶瓷高温力学性能预测[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5 佘继红;林庆玲;江东亮;;多孔碳化硅陶瓷的低温氧化烧结[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王晓雷;大XZ克则;足立幸志;加藤康司;;碳化硅陶瓷的水润滑特性以及表面织构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高积强;乔冠军;金志浩;;高性能碳化硅陶瓷的工程应用[A];04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炉窑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健;黄政仁;刘学建;高剑琴;;直接压力成型制备碳化硅陶瓷[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玉峰;樊启晟;唐婕;王华;;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反射镜制备技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0 吕德龙;;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12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逵;西安交大成功制备多晶致密碳化硅陶瓷材料[N];中国建材报;2011年
2 裴云云;吴澜尔:潜心科研不寂寞[N];宁夏日报;2007年
3 手心;碳化硅轴承应用技术[N];广东建设报;2007年
4 林立恒;碳化硅陶瓷材料在高温工业炉上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许琦敏;“独门秘技”造国产太空反射镜[N];文汇报;2012年
6 张树云;浅谈碳化硅陶瓷合成工艺[N];广东建设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玲洁;颗粒、晶须强韧化碳化硅陶瓷及在密封环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雅;多孔碳化硅陶瓷表面改性及其烟气过滤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吴行健;β/α复合碳化硅技术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银波;碳化硅陶瓷的固相烧结与研磨介质球的制备[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浩瀚;考虑微裂纹损伤的碳化硅陶瓷力学性能数值仿真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5 吴庭;非对称碳化硅陶瓷过滤膜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6 郝丽军;碳化硅陶瓷研抛过程中电摩擦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王鹏;碳化硅陶瓷抗弹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常永威;高性能碳化硅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郭方全;碳化硅陶瓷球的磨削机理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10 刘明刚;碳化硅陶瓷的无压烧结及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46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24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