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基于石墨相氮化碳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17:35

  本文关键词:基于石墨相氮化碳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石墨相氮化碳 二硫化钼 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电子迁移 光催化产氢


【摘要】:自2009年X.Wang等人首次报道了石墨相氮化碳(g-CN)具有可见光下分解水产氢的活性,作为一种全新的不含金属的半导体材料,g-CN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近年来,尽管关于g-CN光催化剂的研究层出不穷,然而其可见光响应能力差,电荷分离效率低等固有缺陷始终制约着g-CN活性的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从分子设计合成、扩展g-CN可见光吸收范围、提高电荷分离效率这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利用尿素在高温下聚合制备出比表面积大且孔径结构发达的片层状g-CN。在光敏剂藻红B(EB)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光生电子将(NH4)2MoS4还原为MoS2并原位生长于g-CN片层上,成功构建了MoS2/g-CN异质结,并对其晶相结构、内部孔径结构、微观形貌、组成元素价态和光学性质作了全面的研究;进而以EB为光敏剂,TEOA为牺牲剂考察了MoS2/g-CN-600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在10 vol%TEOA,0.375 mM EB,pH 7.5,2.0 wt%MoS2负载量的条件下,该异质结催化剂的最高产氢速率可达445.0μmol/h;在该体系中,MoS2/g-CN-600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与产氢过程合二为一,实验操作十分简单且表现出极高的产氢活性。此外,对影响体系稳定性的可能原因作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证实:光敏剂EB的快速降解和助催化剂MoS2的光腐蚀是造成体系产氢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2)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窄带隙的线状石墨相氮化碳Lg-CN,其吸收带边位于703 nm,相应的禁带宽度为1.76 eV。将所制备的Lg-CN作为光敏剂,通过水热-沉淀法成功构筑了复合光催化剂Lg-CN-TiO2/Cu(OH)2(简记为Lg-TiO2/Cu),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以Lg-TiO2/Cu为催化剂,CH3OH为牺牲剂构建了Lg-TiO2/Cu-CH3OH光催化产氢体系,并对其产氢活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Lg-CN含量为6 wt%,Cu(OH)2负载量为1.5 wt%,pH 8.0的最佳条件下,6%Lg-TiO2/1.5%Cu的平均产氢速率可达37.8μmol/h;循环产氢实验的结果表明,该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历三轮循环后其产氢效率并无显著下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Q1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欢,李建昌,刘士清,张无敌;乙酸对发酵产氢过程的抑制影响[J];可再生能源;2005年04期

2 叶小梅;Irini Angelidaki;常志州;黄红英;;糖蜜废水COD/N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J];可再生能源;2008年06期

3 赵春海;;微生物产氢(能)优势[J];生命科学仪器;2008年02期

4 张全国;王毅;李刚;周雪花;安静;;光合细菌利用葡萄糖产氢过程中菌体衰亡性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9年06期

5 阳广凤;沈李东;金仁村;刘金翠;韦杏花;;发酵产氢的动力学模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10期

6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J];粘接;2013年08期

7 汤焕毅,李同信,戚奎华,宫瑞章,顾婉贞,顾长立;水-三乙醇胺-氯化铑-2,2′-联吡啶-铂体系光助催化产氢过程的研究[J];催化学报;1980年02期

8 何云陔;高福;易淑云;王秀华;李树本;;水溶性卟啉光还原水产氢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4年06期

9 刘万生;郭庆;徐晨彪;;我国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研究获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4期

10 荆艳艳;周雪花;赵民善;焦有宙;王毅;张全国;;超微秸秆光合产氢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J];太阳能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双;于天君;曾毅;陈金平;李Z,

本文编号:1251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251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b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