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铅膏湿法回收高纯氧化铅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废铅膏湿法回收高纯氧化铅实验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报废的铅酸蓄电池数量与日俱增,废旧铅酸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目前对废铅酸蓄电池的处理主要有火法和湿法两个方向。铅膏中硫酸铅和二氧化铅的含量较高,是废铅酸蓄电池铅资源回收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提出二氧化铅转化-铅膏脱硫-沉淀-焙烧的分段湿法处理铅膏工艺,以得到纯度高的氧化铅,本文对该工艺的流程和有关理论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本文对初步处理的铅膏进行表征和化学分析,铅膏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PbSO4(50%~60%)、PbO2(20%~30%)、PbO(11%~13%)和Pb(3%-5%),此外,铅膏中还含有Sb、Fe等杂质和细长的纤维、塑料碎片。其次,本文采用几种转换剂对Pb02进行转换实验,确定了转换剂使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转换剂中,双氧水和亚硫酸氢钠对Pb02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常温下,铅膏处理量为10g,(1+1)乙酸添加量为10mL,去离子水用量为50mL时,30%双氧水用量为9mL时对Pb02的转换率可以达到98%以上,亚硫酸氢钠用量为3g时,对Pb02的转换率可以达到92%以上,提高温度至80℃,可提高转换率至96%。采用亚硫酸氢钠作转换剂时,转换产物为PbSO4和Na2SO4。PbSO4可用于后续的铅膏脱硫处理,Na2SO4可与Ca(HSO3)2反应进行转换剂的再生,Ca(HSO3)2可由Ca(OH)2吸收S02得到。通过分析Ca(HSO3)2制备过程的理论计算,得知吸收反应过程需控制pH=3-5,S02浓度在681ppm以上。再次,本文探索了乙酸钠、乙酸钾和乙酸铅三种脱硫剂对铅膏中PbSO4的脱硫效果,主要研究了脱硫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几种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硫效率随着脱硫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脱硫剂为饱和溶液时达到最大,最优反应时间为60min,最优反应温度为60~80℃,最优搅拌速度为700rpm。最后,文本对实验所得的氧化铅前驱体和氧化铅进行表征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和TG-DSC曲线可知,脱硫剂呈弱碱性时,得到的氧化铅前驱体为碱性碳酸铅或碱性碳酸铅和碳酸铅混合物,脱硫剂呈中性时,得到的氧化铅前驱体全为碳酸铅。焙烧所得氧化铅中没有其它杂质,全为氧化铅。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34.33;X7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杰;新型高效活性脱硫剂研制成功[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0年09期
2 ;新型助燃脱硫剂诞生[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1年01期
3 白静怡,凌开成;处理废脱硫剂的可行性研究[J];煤炭转化;2002年03期
4 刘妮,赵敬德,程乐鸣,骆仲泱,岑可法;脱硫剂反应活性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动力工程;2003年02期
5 温飞;新型高效脱硫剂投入工业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02期
6 钱晓东 ,赵长遂;钙性脱硫剂改性方法[J];环境导报;2003年05期
7 ;新型助燃脱硫剂研制成功[J];无机盐工业;2003年03期
8 刘洋;郭兵兵;祝月全;;脱硫剂的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3年06期
9 陈尚娴;;钢铁脱硫剂[J];稀土与铌;1979年01期
10 解星原;;新型脱氧、脱硫剂[J];鞍钢技术;198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冬;张廷安;刘燕;勾力争;李冲;豆志河;吕国志;赫冀成;;氧化镁基脱硫剂铁水脱硫过程的热力学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杨文刚;;对废脱硫剂处理的研究[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3 杨文刚;;对废脱硫剂处理的研究[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4 温福亚;周军建;周军生;;888脱硫剂在焦炉气脱硫中的应用[A];2006年化肥学会年会暨氮肥行业技改经验交流会论文资料集[C];2006年
5 ;节能环保技术的先行者——记陈炳廉和他研发的“节能脱硫剂”[A];引领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C];2012年
6 樊辉;陈陆建;赵红;甑建;孙文成;胡康宁;;天然气活性炭基脱硫剂性能评价[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曹密静;王胜春;闫绍才;;焦炉煤气络合铁脱硫剂配比的实验研究[A];2012冀苏鲁皖赣五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六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煤炭高效节能消烟脱硫剂(简称节能脱硫剂)[A];引领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C];2012年
9 梁新腾;陈永;曾建华;李桂军;黄正华;;镁复合脱硫剂与复合脱硫剂在攀钢的实践分析[A];2012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毛志伟;王浩明;孙礼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脱硫剂石灰石及其溶解特性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明 黄筱琳;创新招标方法采购原油脱硫剂[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万雪峰 李德刚 廖相巍;管线钢深脱硫剂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3 徐俊华 周迎久 通讯员 王婵 高莎;石家庄裕西地区免费发放脱硫剂[N];中国环境报;2012年
4 ;一种铜系脱硫剂的再生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5 蔡维希;强化助燃脱硫剂高效节煤[N];中国化工报;2009年
6 记者 孙希军;“丰华”把脱硫剂做到东北最大[N];营口日报;2009年
7 记者 朱立毅;大连油管火灾祸因:脱硫剂加注乱作业[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路素娟;脱硫剂扩散对铁水脱硫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9 张建新;新型高效脱硫剂投入工业应用[N];中国化工报;2003年
10 吴巍 胡砚斌 韩志军;按照反应热力学合理选择脱硫剂[N];中国冶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冬;用于铁水炉外脱硫的新型氧化镁基脱硫剂的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刘晓娟;用于SOFC燃料气的高温锰基脱硫剂的制备及性能优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刘妮;钙基脱硫剂反应性能评价体系及反应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李芬;纳米锌基脱硫剂室温脱硫效能及再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照飞;锰基—蠕虫状介孔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宋占龙;加压煤气化钙基脱硫剂还原脱硫及硫化钙氧化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张凤梅;介孔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尚建宇;钙基脱硫剂硫化反应产物层扩散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9 程世庆;钙基脱硫剂微观结构特性与流化床燃烧脱硫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陈庆军;炭质多孔材料的结构控制及对H2S、CO2脱除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生昕;氧化铁脱硫剂脱硫行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高春珍;氧化铈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与活性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3 湛月平;稀土氧化物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张江江;白云石与石灰石尾矿用于铁水脱硫剂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赵江涛;干法脱硫剂脱硫性能的优化及再生性能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陈晶晶;氧化锌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原位制备及其硫化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曹宇;铁酸锌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硫化与再生动力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8 张赛赛;原位制备氧化锌高温煤气脱硫剂及其再生动力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泽;半焦煤气废脱硫剂同时脱除烟气中SO_2和Hg~0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王慧清;再生条件对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单质硫产率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63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26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