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新型多孔炭材料的构筑及其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2-10 04:42

  本文关键词: 生物质 水热法 多级孔炭材料 有序介孔炭材料 超级电容器 氧还原反应 析氢反应 出处:《浙江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多孔炭材料由于具有电导率高、酸碱及水热稳定性强、比表面积高和孔结构发达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作电极材料、电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因而在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及电化学析氢反应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来源分类,炭材料可以分为基于化石原料的炭材料以及基于生物质的炭材料(生物炭),其中生物炭以可再生的廉价生物质作为碳源,合成方法简单可控(尤其是水热法),因而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生物质水热法及其所制备的生物炭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主要包括:1)直接水热处理生物质只能制备得到无规则的微纳炭球或无孔的块状炭材料,严重阻碍了生物炭的应用;2)由于生物质碳化所需要的水热温度相对较高,并且涉及水解、降解和聚合等多种反应,使得生物质与软模板的有机,有机自组装过程难以调控,因而采用软模板法制备有序介孔生物炭一直是水热法制备多孔炭材料的难点;3)尽管无金属多孔炭材料在电催化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应用性能,但其催化活性还远远达不到工业应用的要求,而开发金属-炭复合材料是提高碳基材料活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将多孔炭材料与纳米金属进行有效地复合,提高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是一大挑战。围绕以上问题,本论文对基于生物质的多孔炭材料的合成和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以生物质衍生物果糖为碳源,通过在水热过程中添加少量的双亲性嵌段共聚物聚(4-乙烯吡啶)-聚乙二醇(P4VP-PEG),一方面利用P4VP和PEG的亲水性,使果糖增溶于P4VP-PEG胶束的内部,从而对水热产物起到结构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P4VP-PEG聚合物吸附在碳质颗粒的表面,可以抑制碳质颗粒聚集,促进炭粒的溶胶-凝胶化过程,从而制备得到大小为20~100 nm的炭小球材料,炭小球通过堆积形成了具有不同孔体积和孔径分布的多级孔炭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中,这种多级孔炭小球材料表现出了很好的电子/离子传输性能和循环充放电稳定性。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可以获得高达197 Fg-1。的比电容量,是直接水热生物质所制备得到的炭材料比电容量的4倍。为进一步解决以生物质及其衍生物为碳源,难以用软模板法制备有序介孔炭材料的难题,论文的第二部分探索以果糖为碳源,通过对水热过程的有效调控,采用软模板法成功地制备得到了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炭材料。一般生物质的水热过程温度高、且涉及多种反应,影响了生物质与软模板的有机-有机自组装过程。本论文将难溶于水的三聚氰胺硫酸盐引入到基于果糖为碳源的软模板法合成体系中,一方面降低了水热温度,稳定了胶束;另一方面通过三聚氰胺硫酸盐的原位自转化控制果糖与软模板的有机-有机自组装过程,从而制备得到具有新颖花状结构的有序介孔炭材料。该有序介孔炭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761 cm2g-1)和氮氧共掺杂的特点,在重金属吸附的应用中,表现出了对Fe3+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其吸附量达到了2.3 mmol g-1,几乎是基于酚醛类树脂的有序介孔炭材料吸附量的15倍。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中,该材料具有约200 Fg-1的比电容量,并且具有优异的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探索以果糖为碳源,采用软模板法一步合成具有嵌入型Fe-N/C催化中心的有序介孔炭复合材料。尽管第二部分所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炭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具有优异的性能,但是这类炭材料对电催化反应的活性较低,不适用于其他具有重大意义的新能源技术,比如:燃料电池的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和电化学析氢反应(HER)等。Fe-N/C复合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工业应用前景的非贵金属ORR催化剂之一,不仅在碱性电解液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还可以用于酸性电解液中。一般采用硬模板法可以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的介孔Fe-N/C催化剂,但是这种方法过程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催化剂的商业化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第二部分氮掺杂有序介孔炭材料对Fe3+具有比较好的吸附效果,本文以硫酸铁为铁源,将其引入到第二部分水热反应的体系中,一步合成了铁修饰的氮掺杂有序介孔炭材料。该材料作为ORR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抗甲醇氧化性好和耐酸碱稳定性强的特点,其ORR起始电压和极限扩散电流密度都比商业铂碳大。另一方面,作为理想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氢气是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重点,高效环保的电化学制氢方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的第四部分旨在研究具有高HER催化性能的碳基复合金属材料。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便宜,3d过渡金属(3d-TMs)是非常有前景的HER电催化剂。近年来,基于3d-TMs的HER催化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例如:炭材料包覆的过渡金属(Fe、Co、Ni等)复合材料对HER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耐久性。但是,这些催化剂的活性仍然比贵金属催化剂(Pt、Pd等)低,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在第二部分三聚氰胺有机难溶盐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的第四部分以镍掺杂的三聚氰胺草酸/钼酸复合盐为前驱体,通过固相热解的方法合成了碳化钼修饰的包镍氮掺杂炭材料(MoxC-Ni@NCV)。由于7-MoC具有独特的d带电子结构和类似贵金属的催化特点,从而大大改善了MoxC-Ni@NCV复合材料对HER的催化活性,使其成为酸性电解液中HER活性最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NPMCs)。该材料不仅耐酸稳定性更好,而且表现出了仅仅68 mV (10 mA cm-2)的超低过电势,接近商业铂碳(~50 mV)。总体来说,本论文以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优化了生物炭的制备策略,改善了多孔炭材料的应用性能。首先,通过使用双亲性嵌段共聚物有效地调节了生物质的水热过程,克服了直接水热生物质只能制备微米炭球或无孔的块状炭材料的缺陷,合成了对超级电容器具有较好应用性能的新型多级孔炭材料。其次,在三聚氰胺难溶盐的协助下,通过其原位自转化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碳源与软模板的有机-有机自组装过程,从而合成了基于生物质的氮掺杂有序介孔炭材料,解决了软模板法制备有序介孔生物炭的难题。此外,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介孔结构的Fe-N/C催化剂和碳化钼修饰的包镍氮掺杂炭材料(MoxC-Ni@NCV),有效地提高了多孔炭材料对重要电催化反应ORR或HER的催化性能,使其催化相关电化学反应的活性几乎与商业铂碳相当。这些制备多孔生物炭材料与炭复合材料的设计思想及合成方法能够为未来进一步开发高活性碳基材料提供经验,并推动相关碳基材料的工业化应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2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献彪;;高分子基多孔炭材料的研究进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文摘[J];炭素技术;2008年01期

3 杨阳;;新型多孔炭材料[J];技术与市场;2008年07期

4 李灿;黄正宏;张江南;康飞宇;梁吉锋;;以石油渣油为原料制备多孔炭[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5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焦制多孔炭技术国际领先[J];工业催化;2009年01期

6 吴明铂;郑经堂;邱介山;;多孔炭物理化学结构及其表征[J];化学通报;2011年07期

7 钱旦;郝广平;李文翠;;含氮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在二氧化碳吸附中的应用[J];新型炭材料;2013年04期

8 张引枝,郑经堂,王茂章;多孔炭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1996年06期

9 刘贵阳,黄正宏,康飞宇;沸石矿为模板制备多孔炭的研究[J];新型炭材料;2005年01期

10 商玲玲;夏金童;肖勇;李闯;吴旭升;谭海龙;;生石油焦制备的多孔炭材料吸附性能及电热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夏笑虹;刘洪波;黄衍瑞;石磊;何月德;;小分子二元酸/酚醛树脂共聚炭化制备多孔炭材料[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贵阳;黄正宏;康飞宇;;沸石改性对以其为模板制备的多孔炭的影响的初步研究[A];非金属矿物材料—环保、生态与健康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3 周颖;姚七妹;邱介山;赵宗彬;;多孔炭材料的模板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勇;张鹏飞;徐旋;巩玉同;李翼;李浩然;;氮掺杂的多孔炭材料及其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陆安慧;;结构和形貌规整的多孔炭可控合成[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巩玉同;魏中哲;王勇;;一种简单可持续的合成多级孔炭基材料的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7 周颖;姚七妹;邱介山;郭洪臣;王云鹏;赵宗彬;;多孔炭材料的模板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8 王爱平;刘贵阳;康飞宇;黄正宏;郭占成;;浸渍方法对制备模板多孔炭的影响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9 刘钢;贾明君;刘羽;张文祥;吴通好;;具有石墨相结构的纳米多孔炭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春雨;沥青系多孔炭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吴明铂;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孔结构、表面官能团的调控[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袁晓玲;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世萍;新型多孔炭材料的构筑及其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5 陈冬;多孔炭负载氢氧化镍复合电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6 齐菊锐;稻壳基多孔炭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及应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丁丽丽;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王帅;基于酚醛胺体系多孔炭材料的可控制备[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黄大成;二氧化钛/多孔炭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孙利;氮掺杂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明健;生物遗态多孔炭制备及其孔表面功能化修饰[D];湖南大学;2009年

2 李灿;以石油渣油为原料制备多孔炭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图博;石油焦系多孔炭的制备成型及其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4 胡兴华;多孔炭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刘哲;氮掺杂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孙丽红;共聚炭化法制备多孔炭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商玲玲;块状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公伟伟;纳米LiFePO_4/C及多孔炭负载纳米LiFePO_4/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杨乐之;高体积比电容多孔炭的制备与电容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李佳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多孔炭材料的气体吸附分离性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99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499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