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超细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干燥收缩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13 20:16

  本文关键词: 微珠 超细矿粉 硅灰 干燥收缩 收缩模型 出处:《硅酸盐通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开展了微珠、超细矿粉及硅灰三种超细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化规律的研究,采用干燥收缩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并预测其收缩终值。结果表明:微珠和超细矿粉均能减小高强混凝土干燥收缩,且随掺量增加干燥收缩减小越明显;而硅灰的加入会增大高强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其掺量越高,混凝土干燥收缩程度越大。采用指数方程得到的预测曲线随着龄期的发展与实测收缩值接近,拟合优度均达到99%以上。
[Abstract]:Three kinds of superfine mineral admixtures, microbead, ultrafine ore powder and silica fume, were developed to study the drying shrinkage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The drying shrinkage model was used to fit the test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microbead and ultrafine mineral powder can reduce the drying shrinkage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nd the decrease of drying shrinkage is more obvi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silica fume, while the addition of silica fume will increase the drying shrinkage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the higher the content of silica fume is, the higher the dry shrinkage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e, the predicted curve is close to the measured shrinkage value, and the goodness of fit is more than 99%.
【作者单位】: 中建商品混凝土(福建)有限公司;
【分类号】:TU528.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庆新,孙伟,郑克仁,姜国庆;水泥、磨细矿渣、粉煤灰颗粒弹性模量的比较[J];硅酸盐学报;2005年07期

2 王冲,蒲心诚,何辉波,何红梅,刘冠华;超细矿物掺合料与高效减水剂的复合减水效应分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倩;低水胶比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及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丽媛;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恒春;唐方宇;季锡贤;吴小强;王磊;;超细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干燥收缩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7年07期

2 李文霞;谢晓杰;;钢渣-矿渣双掺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J];混凝土;2016年07期

3 王彩辉;禹华伟;彭建;付华;孙国文;;混凝土在耐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2016年07期

4 史琛;何廷树;李益民;靳宝华;;粉煤灰对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膏三元体系性能的影响[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5 尹亚丹;;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减水剂中碱含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02期

6 闫积刚;贾福强;;浅议粉煤灰混凝土性能以及配合比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16期

7 陈成;;金属尘化腐蚀膜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J];全面腐蚀控制;2015年02期

8 邓恺;吴凯;施惠生;;钢渣在水泥及混凝土中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进展[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5年01期

9 何智海;钱春香;张异;赵飞;;等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纳米压痕表征[J];建筑材料学报;2014年06期

10 吴琼;柏杨;张加官;董海;叶旭初;;球磨机磨球冲击物料过程特性分析[J];矿山机械;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荣进;有机—无机复合混凝土内养护材料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彭全敏;超长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彭军芝;蒸压加气混凝土中孔的形成、特征及对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海;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冲击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坤;高强高性能橡胶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3 张猜兵;多孔超细粉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4 孙江云;高强混凝土早期开裂规律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5 李朝来;西部温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减缩阻裂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刘攀;单掺钢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早期抗裂性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7 王全磊;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8 岳小强;自密实塑料改性混凝土工作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陈娴;纳米碳纤维高强混凝土抗腐蚀性能试验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10 张莹;氧化镁混凝土收缩膨胀行为及耐久性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余红发,孙伟,鄢良慧,杨波;在盐湖环境中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J];硅酸盐学报;2004年07期

2 郑克仁,孙伟,贾艳涛,郭丽萍;水泥-矿渣-粉煤灰体系中矿渣和粉煤灰反应程度测定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华文深,吴杏芳,陆华,沈电洪;TiC_x/Ni_3Al复合材料相界面显微结构及界面纳米硬度与弹性模量分布[J];金属学报;2002年10期

4 张泰华,杨业敏;纳米硬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力学进展;2002年03期

5 汪久根,RYMUZA Z;硅晶体纳米压痕试验与应力场分析[J];摩擦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捍东;废渣特性及其多元复合对水泥基材料高性能的贡献与机理[D];东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善才;黎韬;产凤标;;墙板制品材料干燥收缩检验新方法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1年08期

2 王春兰;;孔溶液对水泥石干燥收缩的影响及其机理[J];重庆建筑;2012年02期

3 李庆繁;;粉煤灰硅酸盐混凝土墙材制品干燥收缩及有关问题探讨[J];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04期

4 朱蓓蓉;曹秋凤;马一平;;水泥基材料干燥收缩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3年03期

5 李庆繁;;混凝土墙材制品干燥收缩性能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6年03期

6 贾兴文;钱觉时;;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干燥收缩特性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10期

7 姜鸿;;无熟料水泥混凝土的水化热与干燥收缩[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李豪举;杨长辉;王冲;;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与干燥收缩的影响[J];混凝土;2011年10期

9 孙宇;孙道胜;王爱国;吴修胜;;养护制度对粉煤灰复合水泥浆体干燥收缩及孔径分布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关辉;巴恒静;;氯氧镁水泥基材料干燥收缩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范树景;王培铭;;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对无机保温砂浆干燥收缩和质量损失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5th NCCM)[C];2013年

2 徐兆全;邓春林;刘行;熊建波;;混凝土表面干燥收缩一维分布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善学;再生农作物秸秆砖砌体干燥收缩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郭雷;复合水泥浆体的干燥收缩特性与机理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年

3 王欣;水泥石的干燥收缩及其与微观结构的关系[D];重庆大学;2011年

4 梁作巧;复合水泥浆体的干燥收缩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5 孙宇;养护制度对复合水泥浆体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509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509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