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硼纳米管的研究进展:反应装置、气源材料、催化剂
本文关键词: 氮化硼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 硼源 催化剂 出处:《材料导报》2017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氮化硼纳米管(BNNTs)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抗氧化、防辐射、绝缘和导热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辐射屏蔽、热界面材料以及深紫外发射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高品质BNNTs的可控制备和批量生产仍然是学术和工业界的重大挑战。在BNNTs的众多制备方法中,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最有潜力实现其可控制备的方法之一。但是,科学家们对于CVD法制备BNNTs的催化机理和影响因素尚未形成共识。鉴于此,文章从反应装置、氮源、硼源和催化剂4个方面对CVD法制备BNNTs进行了综述,并系统总结了相应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BNNTs可控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CVD法在BNNTs可控制备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今后BNNTs的制备起到借鉴作用。
[Abstract]:Boron nitride nanotubes (BNNT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aerospace, radiation shielding,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and deep ultraviolet emission due to their excellent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xidation resistance, radiation resistance, insulation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and mass production of high quality BNNTs is still a major challenge for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Among the many preparation methods of BNNT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methods for its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There is no consensus among scientists on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eparation of BNNTs by CVD. In view of this, the preparation of BNNTs by CVD is reviewed from four aspects: reaction unit, nitrogen source, boron source and catalyst.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BNNTs are analyzed, and the function of CVD method in the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BNNTs is prospect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NNT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222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项目(15QT02)
【分类号】:TB383.1;TQ1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珊云,周光月,陈志全,周伟,郑恩华,刘建;铂族金属化学气相沉积[J];贵金属;2000年04期
2 郑治祥;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薄膜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5年05期
3 薛连伟;;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3年09期
4 张迎光,白雪峰,张洪林,刘宁生;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5 夏小霞;周乃君;王志奇;;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反应的三维数值模拟[J];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03期
6 罗瑞盈,李贺军,,杨峥,康沫狂;化学气相沉积碳/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96年01期
7 杨红;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锰氧化物薄膜的电色性质[J];中国锰业;1996年04期
8 张攀;王伟文;陈光辉;李建隆;;流态化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的数值模拟[J];人工晶体学报;2012年04期
9 ;氮化硼的新用途[J];仪表材料;1971年03期
10 司徒杰生;;氮化硼的合成方法[J];无机盐工业;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世红;马眷荣;马振珠;;在线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的动力学研究[A];2007中国浮法玻璃及玻璃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艳;;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3 徐幸梓;张力;曾丁丁;陈玉安;韩志范;;氢在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材料过程中的作用[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健;罗迎社;李立君;钟琦文;殷水平;;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制造微碳柱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秀玲;武晓君;曾晓成;杨金龙;;氮化硼纳米材料中线缺陷的模拟和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6分会:纳米体系理论与模拟[C];2014年
6 杨起;;氮化硼理化性能、制备、应用和分析方法[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沈智奇;贺连龙;范月英;成会明;李斗星;叶恒强;;氮化硼包裹的立方氧化锆纳米颗粒[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李凯;姜海辉;廉刚;陆希峰;赖泽锋;朱玲玲;王琪珑;崔得良;;升降温速度和均匀性对水热合成氮化硼物相的影响[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9 汤代明;陈志刚;王兆钰;刘畅;成会明;;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准一维氮化硼纳米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黄元福;;全低变催化剂非氧化卸出的实践[A];全国化肥工业技术交流会论文资料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阳曦;化学气相沉积氮化硼薄膜的工艺、结构和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陈志;氮化物合成方法探索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芳芳;生物质衍生掺杂碳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翔;Pt/CNTs催化剂的甲醇氧化和氧还原电催化机制及其镍、钴磷化物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彭洪亮;掺杂碳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罗凡;低温燃料电池高活性高稳定性铂基催化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初园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Pt基催化剂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崔小英;氮化硼团簇化学储氢的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9 陈四国;燃料电池气体多孔电极催化剂有效负载与稳定化[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徐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抗SO_2/CO中毒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冬梅;阵列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余风利;碳纳米管化学气相沉积炉的优化设计与仿真[D];南昌大学;2015年
3 曾甜;二维硫化钼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4 包宣;单层WS_(2x)Se_(2-2x)化学气相沉积[D];燕山大学;2016年
5 赵万顺;高温化学气相沉积系统的温度场和流场的研究与改进[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王薇;铼的化学气相沉积前驱体的合成探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潘安;低维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光致发光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谢飞;多孔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气体吸附领域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林森淼;氮化硼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东南大学;2015年
10 韩维坊;微纳结构氮化硼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19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51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