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纤维混凝土带切口梁的跨中挠度与裂缝口张开位移研究
本文关键词: 混杂纤维 带切口梁 跨中挠度 裂缝口张开位移 弯曲韧性 出处:《建筑科学》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选用总体积掺量不超过1%的钢纤维(SF)、塑钢纤维(MPF)和聚丙烯单丝纤维(PF),进行混杂纤维混凝土带切口梁三点弯曲试验,通过荷载-挠度曲线分析了纤维混杂方式和掺量对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对裂缝口张开位移-挠度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初步探究了基于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的弯曲韧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三元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具有较素混凝土、单掺及二元混杂纤维混凝土更优的弯曲韧性,基于弯曲韧性的最优混杂组合为0.7%SF、0.19%MPF、0.11%PF;跨中挠度δ与裂缝口张开位移呈较好的双折线关系,由基于荷载-挠度曲线的弯曲韧性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与由基于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的弯曲韧性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通过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对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弯曲韧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Abstract]:The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of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notched beams with steel fiber (1%), plastic fiber (MPF) and polypropylene monofilament fiber (PFF) was carried out. The influence of fiber mixing mode and content on flexural toughness of concrete was analyzed by load-deflection curve, and the 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deflection curve was fitted linearly.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flexural toughness based on load-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 curve is preliminarily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rnary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has better flexural toughness than plain concrete and only mixed and binary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optimal hybrid combination based on flexural toughness is 0.7m / 0.19MPF0.11P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d-span deflection 未 and 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 is better.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from the method of flexural toughness evaluation based on load-deflection curv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method of flexural toughness evaluation based on load-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 curve, it is feasible to evaluate the flexural toughness of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by load-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 curve.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挠度和裂缝宽度双参控制的混杂纤维混凝土韧性评定方法”(51108164)
【分类号】:TU528.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冲;宁博;;混杂纤维混凝土地铁管片数值模拟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年10期
2 王荣秋;复合材料中混杂纤维含量的测定及分离[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9年06期
3 方和江;李新;;混杂纤维混凝土疲劳试验研究[J];建材世界;2010年06期
4 刘锡礼;混杂纤维缠绕结构分析的网络理论[J];固体力学学报;1982年04期
5 王量;鞠丽艳;胡春花;;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4期
6 宁博;欧阳东;易宁;鲁刘磊;易承波;潘攀;吴亭亭;;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地铁管片中的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1期
7 王海超;刘校源;;较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弯曲抗拉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4期
8 李永鹏;嵇绍华;何锐;陈拴发;;细集料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3年06期
9 夏冬桃;周博儒;刘向坤;杨应平;;低掺量三元混杂纤维混凝土轴拉性能试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10 李习波;焦楚杰;高俊岳;王龙;艾武波;;混杂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明晖;刘逸平;黄小清;汤立群;;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潘炳衡;刘逸平;汤立群;黄小清;;混杂纤维混凝土冲击压缩特性的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黄忠;;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鞠艳丽;张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忠;郑芸芳;;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性能研究[A];高性能砼与高性能减水剂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元元;徐礼华;徐浩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7 史文革;田稳苓;王晓伟;张海辉;;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焦红娟;刘丽君;史小兴;;混杂纤维在喷射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晗;高丹盈;赵军;;高温后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杨礼明;余红发;麻海燕;;高性能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的硫酸镁应力腐蚀[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梅国栋;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受拉性能与本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尤志国;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弯剪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胜兵;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丹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梁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杨龙超;混杂纤维—箍筋受弯构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云龙;混杂纤维替代箍筋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小龙;混杂纤维/水泥基轻质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5 胡星宇;聚乙烯醇、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闫毅;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冲击劈裂拉伸试验与仿真[D];广州大学;2015年
7 鲍威;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8 左祥祥;再生砖骨料混杂纤维混凝土剪切性能[D];郑州大学;2016年
9 曹军伟;聚乙烯醇/纤维素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0 董浩林;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33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53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