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紫外光接枝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制备抗菌分离膜

发布时间:2018-02-27 09:05

  本文关键词: 紫外光接枝 抗菌膜 聚偏氟乙烯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 出处:《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将乙胺直接加到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制备含碳碳双键的聚偏氟乙烯膜,在不除氧和无光引发剂条件下,采用紫外光直接辐射将抗菌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DMAEMA)接枝到聚偏氟乙烯膜表面,利用氯化苄对接枝DMAEMA的膜进行季铵化改性,制备了具有抗菌性的聚偏氟乙烯分离膜。考察不同接枝率膜的抗菌效果,接枝改性后膜的抗菌效果随接枝率增大而增加,同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经稀盐酸洗涤后,膜的抗菌效果并无明显变化,表明紫外光接枝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分离膜具有较稳定的抗菌性。
[Abstract]: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membrane containing carbon and carbon bonds was prepared by adding ethylamine directly into PVDF casting solution. The antibacterial monomer dimethylamine methacrylate (DMAEMA) was grafted on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membrane surface by ultraviolet direct radiation. The DMAEMA membrane was grafted with benzyl chloride for quaternary ammonium modificatio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separation membranes with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were prepare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the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graft rat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the membran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fting rate and in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ime. After washing with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the membranes were studied.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the membrane was not changed obviously,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embrane modified by UV light grafting had a stabl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山朗清膜业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06044) 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JCYJ20140417144423188) 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YC2015011)
【分类号】:TQ051.8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巧云;王磊;苗瑞;王旭东;吕永涛;;PVDF/EVOH共混膜制备及其抗污染特性的分析[J];膜科学与技术;2015年01期

2 冯霞;王倩;白静娜;赵义平;申向;陈熙;陈莉;;两性离子聚合物表面改性的聚偏氟乙烯抗污染膜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年07期

3 蒋钰烨;徐佳;张丽丽;李明明;高从X&;;基于辣素衍生物结构阳离子聚电解质的新型抑菌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华河林;刘贤辉;李娜;符才杰;;有机碱多乙烯多胺对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膜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5 华河林;韩燕全;李娜;吴光夏;;聚偏氟乙烯紫外光接枝改性及其膜的耐污染性能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6 沈娟,邱新平,李勇,朱文涛,陈立泉;碱处理PVDF膜对制备高电导率质子交换膜的作用[J];化学学报;2005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妍;周晓吉;沈舒苏;杨晶晶;白仁碧;;一种两亲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PVDF膜的改性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6年06期

2 王林;华河林;李娜;熊鹰;;紫外光引发直接接枝丙烯酸制备聚偏氟乙烯pH敏感膜[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年11期

3 朱子沛;汤旭;何其;肖凯军;;双改性Al_2O_3/PVDF杂化膜的制备和性能[J];精细化工;2016年11期

4 申向;尹学彬;赵义平;陈莉;;聚两性电解质修饰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及抗污染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年06期

5 郑晓婷;徐丹丹;陆建伟;沈青;肖茹;;EVOH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J];膜科学与技术;2016年02期

6 刘京强;崔巍巍;刘立柱;王诚;徐文华;;两亲性共聚物P(MMA-co-AMPS)对聚偏氟乙烯超滤膜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年02期

7 徐童;闻辉;黄珏欣;黄健;王晓琳;;酰胺类溶剂对聚偏氟乙烯耐碱腐蚀性的影响[J];塑料;2015年06期

8 张桂芳;秦颖玺;刘兴甜;张平;赵义平;陈莉;;致孔剂对PVDF/TA-ATP杂化膜成膜过程及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年11期

9 吴杰;顾维娣;任月萍;李秀芬;王新华;;以废旧聚偏氟乙烯平板膜制备再生膜的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5年05期

10 张嘉汉;郭贵宝;安胜利;郝燕;张董;闫凯波;;TMAH改性PVDF一步接枝PSBMA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晓;桓秀颖;王世哲;王依民;王燕萍;;PP/UHMWPE及含有不同添加剂共混物的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1年03期

2 孙秀丽;李伟英;文晨;;TiO_2对PVDF超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膜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3 冯霞;郭艳芬;赵义平;李建新;陈熙;贺晓凌;陈莉;;凝固浴温度对PVDF-g-PNIPAAm温度敏感膜成膜过程与性能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6期

4 施柳青;卞晓锴;陆晓峰;;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0年06期

5 李玲;周菊;苏鑫;;聚偏氟乙烯/蒙皂石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6 ;Anti-fouling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prepared from polysulfone-graft-methyl acrylate copolymers by UV-induced grafting method[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8年05期

7 张莉;卓馨;王红艳;王聪;;层层静电自组装构筑壳聚糖/磷钨酸复合膜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11期

8 蔡报祥;于水利;卢艳;;PVDF/纳米Al_2O_3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尉丽峗;赵强;钱锦文;安全福;;共聚改性聚丙烯腈微孔膜制备和分离性能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10 瞿亮;张国亮;张凤宝;郝建刚;;聚丙烯膜接枝改性亲和膜的制备与表征[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峰,宋国君,王俊霞,王立,佘希林,孙翠华;反应挤出制备接枝共聚物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10期

2 汪辉亮;;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高密度聚乙烯表面的紫外接枝[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8期

3 李银环;王炼石;代惊奇;张安强;;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J];合成橡胶工业;2008年06期

4 王鉴;宁媛媛;徐洋;董群;赵觅;;多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0年02期

5 白明华;赵常礼;张晨;李甜;何延胜;;聚乙烯粉紫外光接枝丙烯酸及其黏合性能的研究[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谷庆阳;贾志谦;;辐射引发膜接枝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4期

7 罗腊生;;辐射引发接枝[J];化学通报;1981年02期

8 颜振康;;纤维素接枝改性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J];上海造纸;1982年02期

9 黄次沛,沈新元,李维汉,周涵新,周肖初;丙烯酸—涤纶接枝共聚及接枝涤纶的性质[J];合成纤维;1983年05期

10 Kanako Kaji;岑红;;丙烯酸在聚酯纤维上的辐射引发接枝[J];国外纺织技术(化纤、染整、环境保护分册);198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敬;马红娟;赵素芳;蒲长永;曹长青;姚思德;王敏;;预辐照聚偏氟乙烯粉体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C];2009年

2 雷景新;叶淑英;高峻;李启满;;甲基丙烯酸快速光接枝LDPE及其性能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董蕾;李晓华;史巧妹;沈健;林思聪;;高分子材料臭氧法接枝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振中;何伟;任永春;张卓;张文熊;;马来酸酐-苯乙烯多组分单体紫外辐照接枝PP的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晓丽;陈智杰;刘虎;吴明华;戚栋明;;有机/无机接枝复合乳胶膜微相结构的形成与调控[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C];2013年

6 张文龙;赵洪;王暄;温玉萍;;光敏剂C_(60)接枝聚乙烯咔唑的研究[A];2005塑料助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靳玲;谢孝建;李瑞海;;废旧橡胶粉接枝及表征[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栾世方;杨华伟;李晓萌;金晶;殷敬华;;N-乙烯基吡咯烷酮熔融辅助接枝研究[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2年

9 段立颖;黄献聪;王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电子束辐照效应及表面改性研究[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10 陈艳宁;陈冬;赵长稳;马育红;杨万泰;;LDPE膜表面接枝TFEMA/TMPTA交联纳米粒子的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结构与性能[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关凯;大庆石化总厂研发出ABS装置6小时接枝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川;电子束辐射引发涤纶(PET)接枝提高阻燃抗熔滴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2 刘娜;聚乙烯亚胺接枝琼脂糖介质的蛋白质吸附和色谱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李卓;反应器颗粒技术聚丙烯接枝物制备、性能及应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隋圆;聚丙烯本体熔融/表面接枝聚已内酯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5 熊凯;聚烯烃弹性体接枝改性及其对SAN树脂增韧作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朱敏;准分子激光引发PET材料表面接枝提高表面亲水性[D];东华大学;2006年

7 王道宏;色素炭黑的表征技术与接枝高分子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张正东;暗区表面光接枝化学及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王忆铭;超临界CO_2中γ射线预辐射高聚物的整体接枝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微;光接枝技术阻燃尼龙66织物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彦;具有抗细菌黏附和杀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冰莹;改性蔗渣增强淀粉/PVA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3 孙丽;聚偏氟乙烯膜表面改性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4 毛行功;稀土氧化物对反应挤出聚丙烯接枝腰果酚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祝黎;天然纤维素均相接枝N-异丙基丙烯酰胺及其温敏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6 邓毅;反应挤出聚丙烯接枝腰果酚的工艺优化、老化性能及其增容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赵静然;微波接枝阻燃尼龙66织物[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石冰;天然高分子的手性功能化修饰与抗菌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9 梁作强;聚醚接枝硅油的构性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黎慧;多氨基接枝壳聚糖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42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542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2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