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传力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型钢高强混凝土 切入点:黏结性能 出处:《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揭示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传力机理,以混凝土强度、横向配箍率、保护层厚度、型钢锚固长度和抗剪件设置部位为变化参数,设计12个试件进行静力推出试验,观察试件的受力破坏过程及裂缝发展形态,获取各试件加载端和自由端的荷载-滑移全过程曲线,基于试验结果对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传力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各变化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其实用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截面的横向配箍率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有效提高型钢高强混凝土的界面黏结强度;当型钢锚固长度满足一定值后,增大锚固长度对提高极限黏结强度并不明显;对高强混凝土而言,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界面极限黏结强度却有所降低;通过设置抗剪件的方法能有效提高界面黏结传力性能;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传力的组成中,化学胶结力占比重最大,摩擦力次之,机械咬合力最小。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interfacial bonding force transfer of h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HSC), taking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the ratio of transverse collars, the thickness of protective layer, the length of section steel Anchorage and the setting position of shear resistance as variable parameters, 12 specimens were designed to carry out static roll-out tests. The load-slip whole process curves of the loading end and the free end of the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by observing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the crack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specimens.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the mechanism of interfacial bonding force transfer of the h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HSC) was described in detail. At las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of steel high strength concrete is discussed. The prac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of h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can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cross section ratio of cross section and the thickness of concrete cover, and when the length of section steel Anchorage meets a certain value, the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of steel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For high strength concrete, the interfacial ultimate bond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rete strength grade.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force transfer property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by setting shear parts, and the chemical bonding force i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the friction force is the second, and the mechanical bite force is the least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force of steel high strength concret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8057,51268004)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磊;;浅谈高强混凝土技术[J];才智;2011年24期
2 高喜洋;徐国强;;浅谈高强混凝土[J];民营科技;2012年11期
3 李瑞锋,孙长洲,王挺叶,姚会欣;高强混凝土框架柱受力变形的试验研究[J];中州煤炭;2001年01期
4 乔龄山;用普通标准水泥即可配制高强混凝土[J];水泥;2003年02期
5 李洪生;邹福山;;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原则及应用[J];散装水泥;2006年01期
6 康会宾;贾隽;;高强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杨小梅;;高强混凝土应用中的技术问题[J];化工设计;2009年02期
8 陆霖;;高强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1期
9 易铁生;司永红;李侠;;高强混凝土的高温爆裂性能分析[J];科技视界;2012年14期
10 缪昌文;刘建忠;;应用高强混凝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施工技术;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冷发光;王永海;周永祥;韦庆东;李俊文;;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肇元;;高强混凝土及其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3 冯文林;;高强混凝土在国防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4 ;前言[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5 刘淼艳;于伯毅;;高强混凝土优劣势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6 凌淑媛;詹巍巍;康习军;;高强混凝土在“郴州工行”大楼工程中的应用[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7 王成林;张洪良;张德成;许炳;高新;;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的初步探讨[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8 陆辉东;佟晓君;陈海彬;;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9 王大勇;赵广俊;张轶菲;;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探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6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薛立红;蔡绍怀;;方格网套箍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罗源源;三年三大步 行业排头兵[N];首都建设报;2012年
2 汉中林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饶建军;论高层建筑中高强混凝土的施工问题及对策[N];陕西科技报;2010年
3 余成行;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3年
4 记者郭姜宁;高原兰州用上了高强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3年
5 蒋元海 诸宝麟;《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适用范围的说明[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文雨 王云 刘梅;武汉研制成功快速高强混凝土粘合剂[N];湖北科技报;2001年
7 晓白;C80高强混凝土将促进重庆超高层建筑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振军;高温前后高强混凝土多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敏;高强混凝土受火损伤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贾金青;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及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陈周熠;钢管高强混凝土核心柱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董三升;高强混凝土加芯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刘晓;钢管钢骨高强混凝土组合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郭向勇;高强混凝土脆性评价方法及其增韧措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彭波;蒸养制度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胡海涛;高温时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10 向天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箱型连续梁结构行为的非线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朝强;高温养护对C80桩用高强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邱秀丽;蜂窝型钢高强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李璐希;荷载与环境共同作用下CFRP与高强混凝土的粘结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鹏飞;复杂环境下CFRP-高强混凝土界面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钟亚丽;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6 温超凯;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7 丁为佩;高强混凝土早期性能对连续梁桥施工线性控制影响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8 龙川;带暗支撑冷弯型钢高强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冷江雪;带暗支撑冷弯型钢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刘文斌;某型特重高强混凝土试验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0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1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