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铪栅介质薄膜的制备及物性研究
本文选题:磁控溅射 切入点:高介电常数材料 出处:《安徽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微电子领域中,集成电路的发展是一直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MOSFET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其等效氧化物层的厚度减小到纳米数量级别,此时作为传统的栅介质材料二氧化硅已经接近物理极限,这时由于量子效应导致MOS的隧穿漏电流急剧增大,从而影响了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寻找应用于下一代的MOSFET的高介电常数材料替代传统的氧化硅成为当前微电子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钛酸锶,氧化钽,氧化铝,氧化锆和氧化铪等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在这些高介电常数材料中,氧化铪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较大的禁带宽度,适中的价带和导带偏移,以及与硅基底的良好热稳定性。因此,氧化铪可以用来作为取代传统二氧化硅的一种很好的高介电常数材料。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氧化铪薄膜,系统研究了实验参数依赖的氧化铪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我们分析了氧化铪薄膜结构信息,探索了氧化铪薄膜的微结构随实验参数变化的演变规律;借助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分析了氧化铪薄膜与硅基底的界面结构随外界实验参数的变化函数;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薄膜表面形貌的变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氧化铪薄膜光学常数的演变函数,有效获取了薄膜的吸收率和透射率,并根据吸收系数算出了氧化铪薄膜的光学带隙;借助于椭圆偏振仪拟合得出了氧化铪薄膜的厚度,折射率,消光系数和介电常数,并利用消光系数转化为吸收系数,最后得出了氧化铪薄膜的光学带隙值。所有的研究为氧化铪薄膜在未来MOS器件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技术。本文的研究点和创新点如下:1.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氧化铪薄膜,通过改变不同的磁控溅射功率,有效获取了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随溅射功率的变化规律。2.通过改变不同的退火温度系统研究了氧化铪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3.通过改变不同氧氩分压获取了高质量的氧化铪薄膜,系统研究了氧分压依赖的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microelectronic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ircuits has fo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Moore's law.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 size of MOSFET, the thickness of the equivalent oxide layer decreases to the nanoscale level. As a traditional gate dielectric material, silicon dioxide is close to the physical limit.The tunneling leakage current of MOS increases rapidly due to quantum effect, which affects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device.Strontium titanate, tantalum oxide, alumina, zirconia and hafnium oxide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Among these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 hafnium oxide has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large band gap, moderate valence band and conduction band migration, and good thermal stability with silicon substrate.Hafnium oxide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b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The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dependent hafnium oxide thin films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The structure information of hafnium oxide thin film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 and the evolution law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hafnium oxide film with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s explored.The evolution function of the optical constants of hafnium oxide thin films was studied by using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The absorptivity and transmittance of the films were obtained effectively, and the optical band gap of hafnium oxide thin films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The thickness, refractive index, extinction coefficient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of hafnium oxide thin film were obtained by using ellipsometer, and the extinction coefficient was converted into absorption coefficient. Finally, the optical band gap value of hafnium oxide thin film was obtained.All the studies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hafnium oxide thin films in MOS devices in the future.The hafnium oxide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b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By changing the different magnetron sputtering power, the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varied with the sputtering power.The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hafnium oxide thin films were studied by changing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High quality hafnium oxide thin films were obtained by changing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argon oxide. The changes of the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with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ependence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34.13;TB3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峗;沈悦;顾峰;张建成;王林军;夏义本;;掺杂离子对介孔TiO_2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0年06期
2 陈智颖,俞跃辉,赵建平,王曦,周祖尧,杨石奇,柳襄怀,施天生;真空磁过滤弧沉积碳氮薄膜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997年01期
3 张楠;刘家祥;曾胜男;;锡掺杂量对胶体法制备I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01期
4 吴广明,吴永刚,倪星元,周箴,张慧琴,金哲民,吴翔;V_2O_5薄膜电荷储存特性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97年04期
5 张俊刚;夏长泰;吴锋;裴广庆;李抒智;徐军;周圣明;邓群;徐悟生;史宏声;;气相传输平衡技术制备LiGaO_2薄膜[J];光学学报;2006年09期
6 陈兆权;刘明海;但敏;唐亮;程莉莉;胡鹏;胡希伟;;纳米TiO_2薄膜的低温等离子体制备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8期
7 陈孟杰;;两步法BOPA薄膜的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要点[J];印刷技术;2011年04期
8 高启安;;ITO薄膜光学特性的分析[J];仪表材料;1986年04期
9 陈尔东;王聪;;TiN_xO_y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10 张伟;陈顺礼;汪渊;;Cu/Sn比率对Cu_2SnSe_3薄膜若干物理性质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孜;肖琦;姚德武;;薄膜光学监控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为权;;双轴晶体薄膜光学隧道效应[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何文彦;程鑫彬;马彬;丁涛;叶晓雯;张锦龙;张艳云;焦宏飞;;界面连续性对薄膜节瘤损伤特性的影响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胡小锋;薛亦渝;郭爱云;;离子辅助蒸发TixOy制备氧化钛薄膜及特性[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贺权;沈辉;巴德纯;汪保卫;闻立时;;温度对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TiO2薄膜的光学性质的影响[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陈凯;崔明启;郑雷;赵屹东;;遗传算法在软X射线薄膜反射率多参数拟合中的应用[A];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尚林;赵君芙;张华;梁建;许并社;;不同掺杂元素对GaN薄膜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彭晓峰;宋力昕;乐军;胡行方;;硅碳氮薄膜的纳米硬度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张海芳;杜丕一;翁文剑;韩高荣;;Fe~(3+)离子敏感Ge-Sb-Se-Fe(Ni)系薄膜的掺杂性能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魏启珂;肖波;叶龙强;江波;;Sol-Gel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功能性薄膜[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刘其丕 李晓飞;天津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银桥;硅碳氮薄膜的结构及光学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居勇峰;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姜春竹;磁控共溅射制备无氢碳化锗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刘立华;硼碳氮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杨伟锋;铝掺杂氧化锌透明薄膜之制备及其在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之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6 张鹏;空间薄膜反射镜成形控制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7 张学宇;氢化纳米晶硅薄膜的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程莉莉;锡硫化合物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黄章立;低温相变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李天微;氢化微晶硅锗薄膜的微结构及光电特性的研究与优化[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国栋;真空磁过滤电弧离子镀制备氧化钛薄膜及其血液相容性[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蔡洪涛;钛酸铋基赝钙钛矿结构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王晓姹;非晶态碳氮薄膜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质[D];天津大学;2005年
4 张增院;氧化银薄膜的制备和相关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李鹏;择优取向钛酸锶钡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万勇;纳米Ti:WO_3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气敏性能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厉阳;稀土系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郑明志;氮化铝掺铁薄膜的制备及彩色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设计[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施祥蕾;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氟掺杂氧化锡薄膜及其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璞;磁控溅射制备压电氮化铝薄膜及声表面波滤波器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5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8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