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法制备氧化锆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模板法 切入点:氧化锆 出处:《现代化工》2016年01期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模板法制备氧化锆的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模板,表面活性剂、合成高分子、微乳液等有机模板,以及氧化硅、碳球、碳纳米管等无机模板。
[Abstract]: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zirconia by templating was reviewed, including biological templates of microorganisms, plants, animals, surfactants, synthetic macromolecules, microemulsion, silica and carbon spheres.Carbon nanotubes and other inorganic templates.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分类号】:TQ134.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艳葵;王立钢;袁志林;李海云;;仿生矿化固定化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士跃;还原CO_2制甲酸甲酯的光催化作用及反应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弘骁;天然材料复合镍铝水滑石的制备及除氟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绮莲;微乳液的应用简介[J];广东化工;1998年02期
2 王幸;夏新兴;张克娟;童树华;;硫磺微乳液对石棉抄取板性能的影响[J];纸和造纸;2014年05期
3 王延平,孙新波,赵德智;微乳液的结构及应用进展[J];辽宁化工;2004年02期
4 连洪洲,石春山;用于纳米粒子合成的微乳液[J];化学通报;2004年05期
5 王德举,刘仲能;微乳液在无机材料制备中的应用[J];上海化工;2005年04期
6 胡利利;;微乳液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7年01期
7 冯建;张朝平;;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性质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7年01期
8 赵金荣;杨效登;柴金岭;;微乳液在溶剂萃取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西化工;2007年01期
9 白永庆;龚福忠;李丹;徐运贵;;微乳液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年11期
10 朱静;李华峰;毛健;陈国需;涂铭旌;;微乳液法在纳米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文庆;马瑾;耿寿花;陈亚芍;;微乳液法纳米氧化钕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彬果;冯莉;宋说讲;曹素红;马霞;刘炯天;;微乳液组分对体系增溶水量的影响及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3 朱文庆;耿寿花;许磊;赵丽芳;陈亚芍;;形貌可控碳酸钐的水热-微乳液法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冯德荣;张俊卿;李玉生;季祥;;微乳液法制备掺杂铁的纳米二氧化钛及其表征[A];第六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杨亮;赵红梅;李洋;刘明贤;甘礼华;陈龙武;;介孔碳泡沫的微乳液法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林德娟;沈水发;陈耐生;黄金陵;;纳米Bi_2O_3的微乳液法制备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朱文庆;马瑾;许磊;邢西萍;陈亚芍;;水热-微乳液法碳酸钕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韩冬云;杨怀玉;沈长斌;周欣;王福会;;微乳液法制备纳米NiO颗粒[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9 张明;师唯;赵斌;程鹏;;烷烃对反向微乳液法合成普鲁士蓝类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姜秀榕;沈水发;陈耐生;黄金陵;;微乳液法制备纳米Sn/Fe_2O_3及制备条件对粒径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丽萍;多相平衡微乳液、模板效应与离子液调节微乳液曲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徐洁;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及其在纳米颗粒制备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峰;氧化铈复合纳米粒子的非水微乳液制备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4 巩强;钼酸盐微/纳米材料的微乳液控制合成,结构转变及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毛世艳;微乳液和胶束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向荣;阴离子—非离子复配微乳液(O/W)清洗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时雷;微乳液萃取分离废渣中的重金属[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3 赵西丹;微乳液萃取镓和铝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栾蕊;微乳液的性质及超微细硫化镍粒子的制备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Peprah Richard;微乳液法和超临界流体法制备辅酶Q10固体纳米脂[D];厦门大学;2009年
6 魏娜;微乳液的制备及微乳除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夏传波;微乳液萃取钐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李霞丽;微乳液中Diels-Alder反应的动力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辛雪梅;微乳燃料配方的开发以及微乳液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肖维兵;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90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9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