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杂质对湿法磷酸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04 14:27

  本文选题:湿法磷酸 切入点:氨化料浆 出处:《现代化工》2017年07期


【摘要】:用化学试剂模拟湿法磷酸,将湿法磷酸中Fe~(3+)、Mg~(2+)、Al~(3+)、SO_4~(2-)杂质的质量分数定在某一固定值,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中1种待考察杂质的质量分数,对其氨化料浆进行絮凝沉降。研究结果表明,Fe~(3+)、Al~(3+)质量分数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有相似的规律,随着Fe~(3+)、Al~(3+)质量分数的增加,絮凝沉降速率均是先变快后变慢,超过一定范围后,料浆几乎不沉降。Mg~(2+)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镁离子质量分数的增大,絮凝沉降变化不大。SO_4~(2-)的质量分数越高,絮凝沉降速率越小。
[Abstract]:The chemical reagent is used to simulate wet phosphoric acid. The mass fraction of Fe~(3 in wet phosphoric acid is fixed at a certain fixed value,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one of the impurities is changed within a certain range, and its ammoniated slurry is flocculated and settl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milar law in the effect of the mass fraction of Feanzhuan3 (A3) on the flocculation settlement of ammoniated slurr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fraction of Fe~(3, the rate of flocculation settling becomes faster first and then slower, and then exceeds a certain range.The higher the mass fraction of flocculation is, the smaller the flocculation rate is, and the higher the mass fraction of flocculation is, the higher the mass fraction of the slurry is, the higher the mass fraction of the slurry is, the higher the mass fraction of mg ~ (2 +) is, the smaller the mass fraction of flocculation is, the higher the mass fraction of flocculation is.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
【基金】: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2016ACA179)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2014BCB032)
【分类号】:TQ126.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小丽,雷明光,雷善义,刘刚;絮凝剂对悬浮物沉降和过滤性能的影响[J];四川化工;2005年01期

2 钟本和,张允湘,应建康;料浆法磷铵工艺的发展和展望[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梁斌,唐盛伟;酸性磷铵料浆物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2年05期

4 王煦,钟本和,张允湘,邱礼有;湿法磷酸中的硫酸杂质对氨化料浆流变性的影响[J];磷肥与复肥;2000年05期

5 王煦,钟本和,张允湘,王胜群;湿法磷酸中的杂质对氨化料浆流变性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年01期

6 罗澄源,林乐,钟本和,张允湘;磷酸铵类肥料技术讲座 第一讲 概述[J];磷肥与复肥;1999年02期

7 应建康,钟本和,张允湘;料浆法磷铵工艺的技术经济优势[J];磷肥与复肥;1997年04期

8 张风华;罗洪波;张允湘;;湿法磷酸中的杂质对氨化料浆粘度的影响[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佩;邓伏礼;龙秉文;丁一刚;;杂质对湿法磷酸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J];现代化工;2017年07期

2 陈彬;吴有丽;项双龙;张迅;;磷酸铵料浆过滤净化技术研究[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17年03期

3 郝晓鹏;竺柏康;李翠翠;;含油污水COD的处理方法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年09期

4 白由路;;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17期

5 阳杨;盛勇;周佩;陈明凤;;湿法磷酸浓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5年08期

6 刘亚明;杨林;杨凯旭;曹建新;罗通;;半水法湿法磷酸萃取条件对P_2O_5回收率的影响[J];广东化工;2015年11期

7 钟本和;方为茂;应建康;李军;;磷化工技术创新与工程化[J];磷肥与复肥;2013年01期

8 钟本和;李军;方为茂;应健康;;我国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新技术的开发[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10年06期

9 王永贵;朱志华;陈坦;于筛成;李天祥;姜庆泉;;浓缩湿法磷酸中的杂质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J];化学工程;2010年04期

10 徐友辉;陶果;陈自然;;45%结晶石硫合剂生产新工艺研究[J];广州化工;2009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盛伟,吴潘,应建康,刘代俊,邱礼在,梁斌;同心圆筒法测定磷铵料浆的导热系数[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2 刘代俊,钟本和,张允湘;用湿法磷酸生产磷酸二氢钙新工艺[J];化肥工业;2001年04期

3 杨林军,张允湘,钟本和;湿法磷酸过滤系统氟硅酸钾(钠)结垢控制研究[J];化肥工业;2001年03期

4 杨林军,张允湘,卢红;氟硅酸钾(钠)在湿法磷酸中的结晶动力学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5 鲁厚芳,钟本和,梁斌,张允湘;P_2O_5含量对石膏碳铵转化过程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1年02期

6 刘代俊,钟本和,张允湘,蒋炜;磷酸中铁铝镁杂质对开阳磷矿分解速率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1年03期

7 黄隐华,杨林军,张允湘;湿法磷酸介质中氟硅酸钾(钠)结晶动力学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1年05期

8 刘代俊,钟本和,张允湘;磷酸复杂系统液固相反应动力学(Ⅱ)磷矿颗粒系统酸解动力学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01年01期

9 刘代俊,钟本和,张允湘;磷酸复杂系统液固相反应动力学(Ⅰ) 分形介质中的扩散与反应机理[J];化工学报;2000年05期

10 雷明光,陈文梅,刘玉良;喷浆造粒内分级内返料技术在转鼓造粒工艺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燕,傅亚男,胡健,汤德元;湿法磷酸的脱硫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云磷将建国内最大湿法磷酸国产化装置[J];湖北化工;2001年05期

3 王辛龙,万先达;湿法磷酸净化的新进展[J];磷肥与复肥;2001年02期

4 ;净化湿法磷酸中试成功[J];云南化工;2001年02期

5 傅亚男,胡健,黄燕,汤德元;湿法磷酸脱磷过程的固体沉降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新虎;湿法磷酸装置的改造及用材[J];磷肥与复肥;2003年01期

7 张志业,尹应跃;减少铝进入湿法磷酸的有效途径[J];磷肥与复肥;2003年02期

8 资学民;湿法磷酸装置配套湿法磨磷矿工艺技术的改进[J];磷肥与复肥;2004年02期

9 张沂圭,蒋国贤,孙菊萍;湿法磷酸浓缩装置的多级蒸发设计[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4年02期

10 高洁;浅谈湿法磷酸的净化[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昭然;王远明;卞永辉;;高浓度湿法磷酸输送工程中的结垢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坦;王永贵;朱志华;于筛成;;浓缩湿法磷酸中杂质金属离子对粘度影响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远明;卞永辉;王昭然;;湿法磷酸输送过程中工况条件对杂质结晶的影响[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永贵;陈坦;朱志华;于筛成;;浓缩湿法磷酸中杂质颗粒的沉降特性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娜;武斌;朱家文;;湿法磷酸结晶净化工艺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钟本和;李军;;3000吨/年湿法磷酸净化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7 刘辉;杨晓梅;杨善志;;湿法磷酸萃取过程尾气微量碘的分析[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8 姜庆泉;柳玉松;;湿法磷酸净化工艺实验室试验研究[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9 王权顶;闵胜益;颜鹏;杨刚;;湿法磷酸净化过程结垢分析及对策[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马春磊;李军;罗建洪;齐亚兵;王保明;;湿法磷酸溶剂萃取过程乳化现象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熊燕;化工湿法磷酸工艺填补国内空白[N];云南日报;2005年

2 何全基;我国酝酿湿法磷酸净化国标[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记者 刘凯 特约记者 闫海生 陈贵均;半水湿法磷酸成套技术开发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申华;湿法磷酸净化取得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陈建军;世界最大湿法磷酸净化装置在我省建成投产[N];贵州日报;2006年

6 吴永安;宏福建成世界最大的湿法磷酸净化装置[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7 杨建中;湿法磷酸企业应对磷矿贫化的技术措施[N];农资导报;2007年

8 记者 陈传武;自主湿法磷酸技术优势尽显[N];中国化工报;2011年

9 记者 李文洁;云天化开建国内最大湿法磷酸装置[N];中国化工报;2011年

10 陈建军 本报记者 黄喜文;瓮福磷业科技创新闯出新路[N];贵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爱梅;熔融悬浮结晶法提纯湿法磷酸[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马勇;磷酸结晶净化过程的基础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珍;湿法磷酸溶剂萃取副产萃余酸制磷酸脲和磷镁肥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团慧;磷酸淤渣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娜;矾山矿湿法磷酸的净化处理及用于制备水溶性肥料[D];燕山大学;2016年

4 郑浩;湿法磷酸淤渣的溶解特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万革枝;磷钾页岩矿湿法磷酸法制备磷酸氢钾脲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6 廉培超;湿法磷酸的离子交换法除镁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徐梅松;乳化液膜法脱除湿法磷酸中镉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8 黄美英;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工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李志祥;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姜泽;活性炭吸附回收湿法磷酸中碘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0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710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