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尺寸石墨烯单晶及器件研究
本文选题:化学气相沉积 切入点:石墨烯 出处:《南昌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制备高品质石墨烯的有效方式。本文提出一种简单且重复性好的制备石墨烯的回流化学气相沉积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抑制铜箔上石墨烯单晶的成核密度。将铜箔放在一端封闭的内管中,铜箔上石墨烯单晶的成核密度可以减少超过5个数量级,从而达到超低的成核密度(10核/cm2),保证大尺寸单晶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生长条件下,该方法可制备出横向尺寸达到1.9毫米的单晶单层石墨烯。基于分子束外延技术,将三氧化钼(MoO3)薄膜沉积到所制备的单晶石墨烯表面,可实现对石墨烯的有效掺杂。原位场效应晶体管特性测量结果显示,三氧化钼的沉积可对石墨烯进行p型掺杂。掺杂后的石墨烯在保持原有的电子和空穴高迁移率特性的同时,其电导率被显著提高。当MoO3涂层的厚度为10 nm时,石墨烯的电导率可以增加7倍,为石墨烯在电子器件和透明、导电、柔性电极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Abstract]: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epare high quality graphene.In this paper, a simple and reproducible method for preparing graphene by reflux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is proposed.This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nucleation density of graphene single crystals on copper foil.When copper foil is placed in a closed inner tube, the nucleation density of graphene single crystal on copper foil can be reduced by more than 5 orders of magnitude, which can reach an ultra-low nucleation density of 10 nuclei / cm ~ (2) and guarantee the growth of large size single crysta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optimized growth conditions, the monolayer graphene with a transverse size of 1.9 mm can be prepared by this method.Based on the 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 technique, the molybdenum trioxide (Moo _ 3)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ingle crystal graphene, and the effective doping of graphene was achieved.In situ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FET)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deposition of molybdenum trioxide can doping graphene with p type.The conductivity of the doped graphen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le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high mobility of electrons and holes.When the thickness of MoO3 coating is 10 nm, the conductivity of graphene can be increased by 7 times,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in electronic devices,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lexible electrode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27.11;TN38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天健;李云;;计算机辅助标定与绘制电子衍射图[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李明生;姜维荣;;碳工钢激光淬火马氏体形态与亚结构变化的研究[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3 熊惟皓,胡镇华,崔];金属陶瓷相界面的研究[J];材料导报;1997年01期
4 王晓峰;单平;胡绳荪;吴志生;;深冷处理对Cr-Zr-Cu电极合金组织影响机理研究[J];材料工程;2006年01期
5 许晓嫦;硬铝LY_(12)超塑性变形的显微组织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王斐杰,李先遥,陈学钏,马腾才,王玉魁;离子束增强沉积改性层中碳化物相的电镜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7 于建勇;菊池图在高能电子衍射实验中的应用[J];大学物理实验;1999年01期
8 单凤兰,,李吉学;形变铜中位错组态的电镜分析[J];电子显微学报;1995年03期
9 李玉清;张民勇;范植金;夏晓玲;;5Cr21Mn9Ni4N(21-4N)钢冷拉材纵向裂纹的分析[J];钢铁;1993年04期
10 于劲;扫描探针显微术[J];光机电世界;199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全英;两种含Gd镁合金微观组织演变机制及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2 孔继周;几种纳米粉末与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和磁性能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刘洋;过渡元素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单荣;铁磁/反铁磁双层膜中矫顽力及磁性多层膜中垂直磁各向异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志伟;机械活化原位烧结制备Ti-Al-Al_2O_3纳米材料[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法亮;La-Mg-Ni系新型贮氢合金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7 鲁世强;MP159合金的强化机理和热态变形特性[D];西北工业大学;1999年
8 宋红强;高Co非匀质Ti_(1-x)Co_xO_2铁磁性半导体的制备、结构与物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杨德政;磁性多层膜中交换偏置和巨磁电阻效应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秀忠;ZA合金的连接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芳;功能化石墨烯、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黄牛武;石墨烯和联苯酚在过渡金属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3 赵冬娇;基于石墨烯的若干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4 徐娅;含杂原子的扶手型分子石墨烯的合成[D];东华大学;2014年
5 黄曼;石墨烯的制备、表征及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李涛;Cu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7 李小姗;碳负载锡钴合金锂电负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叶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9 李紫金;可见光响应Bi_2WO_6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志涛;不同基底上CVD法制备石墨烯薄膜的工艺及结构表征[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25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72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