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三维电极法去除配位电镀废水中的镍离子和铜离子

发布时间:2018-04-29 04:17

  本文选题:三维电极 + 配位电镀废水 ; 参考:《电镀与环保》2017年06期


【摘要】:将颗粒状活性炭作为三维电极的粒子,采用三维电极法去除配位电镀废水中的镍离子和铜离子。考察了pH值、电流、极板间距、炭水比(粒子电极活性炭与处理水量的体积比)对镍离子和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在设定的范围内,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随pH值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随电流和炭水比的增大而升高,随极板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当废水中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82.309 3mg/L和52.761 5mg/L、活性炭的体积为1 000mL、处理时间为2.0h时,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为:pH值4、电流0.6A,极板间距20cm,炭水比10∶9。此时,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83.40%和86.20%。出水经过混凝沉淀后,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7%和99.68%,在出水中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07 2mg/L和0.169 3mg/L,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的排放限值。
[Abstract]: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was used as particle of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de to remove nickel ion and copper ion from coordination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The effects of pH, current, plate spacing and the ratio of carbon to water (the volume ratio of activated carbon to treated water)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nickel and copper 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nickel and copper ions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H valu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rent and the ratio of carbon to water,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te spacing. When the initial mass concentration of nickel ion and copper ion is 82.309 3mg/L and 52.761 5 mg / L respectively, the volume of activated carbon is 1 000mL, and the treatment time is 2.0 h, the optimum treatment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ph value 4, current 0.6 A, plate spacing 20 cm, ratio of carbon to water 10: 9. The removal rates of nickel ion and copper ion were 83.40% and 86.20% respectively. After coag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the removal rates of nickel ion and copper ion reached 99.87% and 99.68%, respectively. The mass concentration in the effluent was 0.107 2mg/L and 0.169 3 mg / L, respectively. The effluent quality reached the discharge limit of Table 2 in the discharge Standard for Electroplating pollutants (GB21900-2008).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SH2014014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1301064C)
【分类号】:X7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元盛;陈焕明;;化学镀镍废液中镍离子的处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年10期

2 王丽,周德瑞;复合三维电极处理含低浓度铜废水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贲洪奇,于志,刘昭和;一种镍离子浓度自动检测方法[J];电镀与环保;2001年06期

4 吴双成;;柠檬酸盐体系镀锌镍合金溶液的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1991年04期

5 唐海峰,唐基禄,李迅;含铬、磷、镍废水现场快速检测[J];电镀与精饰;2005年03期

6 余静;邱海浪;夏雪;江洪龙;汪嘉杨;叶芝祥;杨迎春;张雪乔;;DNNSA反胶团萃取净化电镀废水中镍的动力学[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唐兆民,张景书;电镀废水的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年02期

8 ;南京源泉技术还电镀废水“清白”[J];表面工程资讯;2009年04期

9 卫凯;王震;;电镀废水危害与处理[J];北方环境;2011年09期

10 施锦成;;电镀废水技术交流会[J];电镀与环保;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志全;;电镀废水集中处理技术与管理模式[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2 李长盈;官大清;宋品升;;减少电镀废水排放和回收金属的设备和工艺研究[A];2002北京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定富;;从电镀废水中回收金属铜的研究[A];2005'(贵阳)表面工程技术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杰;;镍、锡、铅综合电镀废水治理技术[A];全国SBR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谌清华;葛建新;;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改造实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6 潘文刚;张水水;宋汉民;;选用特种分离膜技术高倍回用电镀废水工程案例简介[A];2011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潘文刚;张水水;宋汉民;;膜组合技术高倍回收电镀废水资源[A];2011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正书;;氰系及含有重金属电镀废水的双回收循环的方法[A];2004北京推动电镀与精饰清洁生产技术论坛文集——无氰及代铬技术研讨[C];2004年

9 李福德;李昕;吴乾菁;赵晓红;吴全珍;刘大江;;微生物治理电镀废水新技术[A];第五届全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交流洽谈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张金华;;混合电镀废水全面一体化达标新技术[A];北京电镀协会第六届二次会员大会暨2012年北京电镀行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周澜源;金艺电镀废水七成回用[N];苏州日报;2006年

2 特约记者 孟德贺;纳滤膜实现电镀废水零排放[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苏夏 李媛 采写;福龙人用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创新电镀工业[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蔡忠仁;电镀废水循环回用技术获国家推广[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蔡惠如;膜技术治理电镀废水实现零排放[N];科技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闫艳 高杰 见习记者 范圣楠 李莉;如何集中防控电镀污染?[N];中国环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嘉懿;三维电极微生物燃料电池高级氧化水中对硝基苯酚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张佳;电镀废水净化的双金属羟基氧化物形成调控及污泥衍生催化剂对环境污染气体的分解应用[D];上海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炎;成分复杂废物中金属镍离子处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2 侯冬曼;电解水产氢三维电极的构建与性能调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徐静娴;海峡两岸电镀废水污染物排放政策及技术要求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同忠;新标准下电镀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范帅;电镀废水中铜的电沉积回收及其工艺设计[D];南华大学;2015年

6 张金斌;陶瓷膜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马莹莹;铜类芬顿反应对电镀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8 李新琦;耐铜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强化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韩利明;悬浮载体复合MBR工艺强化处理电镀废水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卢佳佳;石狮市电镀废水集中处理项目方案设计与优化[D];华侨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18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818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