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生物柴油原料评价及其混合性能改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8 13:49

  本文关键词:生物柴油原料评价及其混合性能改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 2012年

生物柴油原料评价及其混合性能改善研究

郑金明  

【摘要】:由于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和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等次生环境问题,石化柴油的替代品—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生物柴油是由动植物油脂和短链醇(甲醇、乙醇等)在各种均相或非均相酸碱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酯化或转酯化反应制备的一种液态燃料,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烷基酯,含有少量的未反应完全的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与传统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含氧量高、低温流动性能好、十六烷值高、闪点高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硫化物、颗粒物质和多环芳烃等)明显减少。 原料是制约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原料油成本较高导致了生物柴油的价格出现倒挂,严重限值了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目前,各国都筛选出了适合自国国情的发展生物柴油原料。如美国主要以大豆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欧洲各国主要利用菜籽油为原料发展生物柴油产业,东南亚主要大规模种植棕榈油来为生物柴油产业提供丰富的可持续原料。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较少,现阶段不可能完全利用农产品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然而我国拥有广泛的山地丘陵地段,适宜术本油料植物的生长,且木本油料植物具有抗逆性强、栽种一次可以多年收获,对于我国食用油产业和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包括油茶、油桐、鸟桕等,现已形成很多变种,从中筛选出适宜直接发展生物柴油的原料,对不适宜直接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桐油制备的生物柴油进行性能改善,使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分析影响桐油生物柴油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对于发展桐油生物柴油产业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通过采集湖北地区广泛种植的三种木本油料植物油桐、油茶、乌桕,根据中国、美国和欧盟等生物柴油标准建立生物柴油原料初筛标准,筛选出了湖北地区适合直接发展生物柴油原料的木本油料植物。对不适合直接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桐油,将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生物柴油按不同体积比混合,考察随地沟油的加入桐油生物柴油各项理化性质的变化,并选取合适的比例加入抗氧化剂使生物柴油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考察了混合生物柴油加速氧化后过氧化值和粘度的变化。并研究了在生物柴油原料油中含有桐酸时,其脂肪酸组成与生物柴油各项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三种不同木本油料植物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品种中鸡心茶、藻皮桐子茶、杂交油茶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生物柴油初筛标准,其是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其它种类油茶由于酸值较高或含油率较低不适宜作为直接发展生物柴油的原料。油桐和乌桕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其生物柴油的碘值、十六烷值较低,且油桐中大量共轭三烯酸的存在影响了其生产的生物柴油粘度,均不能满足生物柴油初筛标准,不宜直接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 (2)通过对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生物柴油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生物柴油的闪点分别为184℃和160℃,均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桐油冷滤点较低(-14℃),可作为低温流动性能改良剂,地沟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较好(5.7h)。桐油生物柴油的密度和粘度较大,氧化安定性极差,仅为0.3h,远远小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6小时,严重影响其储存稳定性。地沟油生物柴油冷滤点较高(0℃),将影响低温下发动机的启动性能,不利于低温下使用。 (3)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生物柴油混合可以调和两者之间的性能,降低桐油生物柴油的粘度,并且提高地沟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但对于氧化诱导时间的改善无明显作用。 (4) TBHQ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BHT和BHA, TBHQ能够延长混合生物柴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且对生物柴油其他性能影响较小,当桐油生物柴油与地沟油生物柴油以1:1混合,TBHQ添加量为1%时,混合生物柴油的闪点为-164℃,冷滤点为-7℃,粘度为5.99mm2/s,密度为0.889g/L,氧化安定性为6.2h,其各项指标基本符合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生物柴油加速氧化后粘度和过氧化值增加,TBHQ的加入减轻了氧化前后粘度的变化。 (5)当原料中含有桐酸时,其脂肪酸组成与其生物柴油的冷滤点(CFPP)、粘度(V)、碘值(IV)和氧化安定性(IP)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CFPP=-8.016+0.668C16:0(棕榈酸%)+7.020C20:0(花生酸%)+16.863C24:0(二十四烷酸%)-0.265C18:1(油酸%)-0.077(桐酸%);粘度=4.149+0.013C16:0-0.015C18:1+0.021C18:2(亚油酸%)+0.038(桐酸%);lnIP=2.94-0.9821n(桐酸%)-0.1551nC18:3(亚麻酸%);IV=126.022-1.647C16:0(棕榈酸%)+0.489EA(桐酸%)。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筛选出了湖北地区适合直接发展生物柴油的木本油料植物;2)对不能直接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桐油制备的桐油生物柴油进行了性能的改善,使其满足国家标准;3)研究了当原料中含有桐酸时,其脂肪酸组成与生物柴油品质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E66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顺;张汝坤;玄伟东;范焱虎;;桐油转化生物柴油工艺技术分析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2 李志军;;生物柴油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08年05期

3 闵恩泽,唐忠,杜泽学,吴巍;发展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4期

4 刘火安;姚波;;乌桕油脂成分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02期

5 陈鹏;蒋卫东;刘颖颖;颜钫;陈放;;三种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J];广西植物;2007年03期

6 张呈平,杨建明,吕剑;生物柴油的合成和使用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5年05期

7 李易安;周钰明;;甲基磺酸催化高酸值地沟油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工业催化;2009年01期

8 蒋剑波,周洪浩,陈根洪;鄂西南木本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朱建良,张冠杰;国内外生物柴油研究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时刊;2004年01期

10 梁斌;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J];化工进展;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伟;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赫麟;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中试生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红波;姚日生;江来恩;;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8年06期

2 许静;;固体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安徽化工;2012年03期

3 张洋;;浅析青海省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可行性[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S1期

4 张世敏;查国君;张无敌;尹芳;;一种绿色环保能源—生物柴油[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5 田志环;;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优势及开发利用方略[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0期

6 王岩;龙春林;程治英;;能源植物小桐子的利用与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7 方应明;杨保成;张飞;;生物柴油的发展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8 伍丹;施永聪;;固体氧化钙催化制备可再生绿色能源生物柴油[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9 刘燕;蒋光霞;;硒对铅胁迫下油菜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10 方健;苏小建;李明月;何星存;;八角籽仁油脂理化性质及微波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伟;马欢;王继先;夏萍;张无敌;刘士清;;Ba(OH)_2·8H_2O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夏萍;刘伟伟;印菘;刘薇;;生物柴油的燃烧特性及排放标准[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彭志胜;;安徽发展生物柴油的效益评估及政策建议[A];安徽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玉媛;张裕农;;发展云南林木生物质能源大有可为[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5 郝一男;王喜明;丁立军;;文冠果出油前后的种仁、种仁油和生物柴油的FTIR分析[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翟建华;邓一蕾;曹晓妹;;生物质柴油的生产方法及筛选[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童牧;周志刚;;新一代生物柴油原料——微藻[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谢光辉;赵亚丽;朱万斌;丁荣娥;韩立朴;程序;;多年生草本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及其在我国北方资源评价[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欣;曾虹燕;冯波;;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0 周早弘;;生物质油料林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登征;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琴;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及其高值化技术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文振中;生物柴油制备的反应过程强化方法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玲;布朗葡萄藻的培养优化与分离技术[D];江南大学;2011年

5 祖艳红;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轩;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与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叶丽华;生物柴油喷雾特性与NOx排放控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郝一男;文冠果种仁油的提取及其生物柴油合成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9 黄勇;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交渐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曹映玉;MCM-41基新型酸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桂娜;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孔道中脂肪酶固定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孔凡敏;产油脂酵母菌株的选育[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悦;桑树内生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产油脂发酵条件优化及利用淀粉厂废水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野;海滨锦葵茎尖再生体系建立及GPD1和DGAT植物表达载体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陆圣梅;黄连木籽油生物柴油制备及其实验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谢丹;生物柴油副产品甘油制备羟基丙酮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7 江怀真;培养条件对海水小球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万辉;麻疯籽制备生物柴油及提取蛋白质的技术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9 李法社;小桐子生物柴油制备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秀凤;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CeO_2的制备及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元春;发展生物质产业潜力无限[J];安徽科技;2005年05期

2 路放;傅军;;油茶栽培研究的现状与我省油茶发展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3 黄忠水,纪威,李淑艳,何义团,鄂卓茂;国外生物柴油的应用[J];节能与环保;2003年01期

4 彭荫来,杨帆;利用餐饮业废油脂制造生物柴油[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4期

5 刘寿长,关新新,韩家显;脂肪酸酯的均相催化制备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1999年05期

6 刘兴泉,贾朝霞,吴玉塘,于作龙;负载型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酯交换和醇、胺羰化反应中的应用[J];催化学报;2000年06期

7 吴虹,宗敏华,娄文勇;无溶剂系统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废油脂转酯生产生物柴油[J];催化学报;2004年11期

8 陈志锋;吴虹;宗敏华;;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高酸废油脂酯交换生产生物柴油[J];催化学报;2006年02期

9 印建和;超临界流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10 章希;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J];城市公用事业;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以钿;叶活动;刘五连;;废动植物油工业化生产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瀚;缪晓玲;吴庆余;;利用淀粉水解液发酵生产工程小球藻制备生物柴油[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晶;中国石油安全的经济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永红;餐饮废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欧甘油产量猛增[J];国内外香化信息;1996年07期

2 ;生物柴油[J];技术与市场;1999年12期

3 黄显慈;降低生物柴油成本途径[J];粮食与油脂;2003年07期

4 ;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J];石化技术;2004年01期

5 盛梅,邬国英,徐鸽,巫淼鑫;生物柴油的制备[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6 聂开立,王芳,邓利,谭天伟;间歇及连续式固定化酶反应生产生物柴油[J];生物加工过程;2005年01期

7 巫淼鑫,邬国英,韩立峰,王俊德;食用植物油所制备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年04期

8 柯为;;生物柴油研发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9 郭春伟;;超速发展的生物柴油应用[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6年02期

10 ;生物柴油的化学法生产[J];太阳能;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欣;方真;张帆;曾虹燕;廖凯波;邹大鹏;;纳米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应用与生物柴油转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2 邓欣;方真;张帆;曾虹燕;廖凯波;邹大鹏;;纳米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应用与生物柴油转化[A];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非粮生物质能源与高技术产业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景晓军;李孟良;;掺烧不同比例生物柴油的发动机性能研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玉秋;陈波水;方建华;王九;;烯烃-醋酸乙烯酯混合共聚物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A];中国石化协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成员大会暨全国第十五届润滑脂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胡志远;孙晓清;谭丕强;楼狄明;;共轨柴油机燃用麻疯树制生物柴油的性能及排放特性[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率;蔺建民;张永光;;石化行业标准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方法的制定[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雅洁;刘双喜;景晓军;高俊华;;柴油机燃用不同比例棉籽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余磊;马淑芬;;生物柴油对润滑油使用性能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江;陈波水;方建华;王九;;生物柴油的润滑性及机理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10 翟建华;邓一蕾;曹晓妹;;生物质柴油的生产方法及筛选[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颖;[N];解放日报;2005年

2 记者 江山 实习生 李琳;[N];无锡日报;2005年

3 柳志卿;[N];中国化工报;2006年

4 周洁;[N];江苏经济报;2006年

5 支维墉;[N];江苏经济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董映璧;[N];科技日报;2006年

7 赵侠;[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晓玲;[N];粮油市场报;2006年

9 ;[N];粮油市场报;2007年

10 记者 廖兴阳;[N];昆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琴;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及其高值化技术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磊;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控制与排放特性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崔勇;非粮原料生物柴油及复合添加剂对非道路柴油机应用性能影响[D];江苏大学;2013年

4 吴毅峰;大豆生物柴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燃烧与碳烟排放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法社;小桐子生物柴油的超临界两步法制备及其抗氧化耐低温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许广举;生物柴油非常规污染物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7 王显刚;生物柴油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特性及其对柴油机微粒排放影响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立琳;乙醇/生物柴油燃烧过程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江苏大学;2013年

9 刘军锋;第三代生物柴油的开发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10 郭峰;新型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刚;女贞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娜林高娃;生物柴油合成新工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丁荣;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光皮树油脂合成生物柴油[D];中南大学;2010年

4 胡智杰;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冯兵;光皮树籽生物柴油的酶促合成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红娜;气升式反应器两步法生产生物柴油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李瑞贞;竹废料微波辅助裂解制备生物柴油抗氧化剂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王友东;固定化重组脂肪酶催化木本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申东美;糖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黄继伟;生物柴油静电雾化机理及喷雾特性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生物柴油原料评价及其混合性能改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96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b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