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基于细观尺度的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6-04 18:30

  本文选题:再生混凝土 + 细观尺度 ; 参考:《硅酸盐通报》2017年06期


【摘要】:基于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再生混凝土性能试验的结果,研究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区等细观参数对再生混凝土宏观性能影响。在骨料方面,骨料分布的均匀程度高、颗粒级配较好、大中型骨料颗粒数越多的再生混凝土在抗拉、抗压、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在砂浆方面,随着新、老砂浆的强度提高,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更好,老砂浆厚度越高,再生混凝土内部氯离子浓度越大;在界面过渡区方面,随着新、老界面过渡区弹性模量的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性能表现地越好,界面过渡区厚度越大,氯离子扩散系数越大。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recycled concret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ffects of aggregate, mortar and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on the macro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 are studied. In the area of aggre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 is high and the particle gradation is better. The recycled concrete with more large and medium-sized aggregate particles will increase in tensile, compression, flexural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and in mortar, with the new, The strength of the old mortar is increas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 are better, the higher the thickness of the old mortar, the grea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chlorine ions in the recycled concrete. The better the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concrete, the greater the thickness of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and the greater the 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68045)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1BAB206057)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61BBG70056) 江西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2016KY14)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茂军;王根伟;许国平;周胜锴;;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再生混凝土破坏机理细观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6年05期

2 肖建庄;黄凯文;李龙;;模型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静力与疲劳性能数值仿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3 岳强;王丽;刘福胜;安笑;;基于真实细观模型的再生混凝土破坏数值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6年02期

4 周静海;边晨;王凤池;曹志伟;;再生骨料的分布对再生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5 李文贵;肖建庄;黄靓;Surendra P.Shah;;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纳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2期

6 雷斌;李宏;晏育松;;再生混凝土疲劳损伤机理的数值模拟[J];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10期

7 雷斌;李宏;晏育松;;混凝土疲劳机理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4年08期

8 肖建庄;林壮斌;朱军;;再生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4期

9 肖建庄;袁俊强;李龙;;模型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动态力学特性试验[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3期

10 罗冬梅;杨虹;肖依英;李邦定;;随机再生骨料增强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星;李秋义;谢汝朋;李倩倩;;碳化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的定量分析[J];混凝土;2017年07期

2 乔宏霞;关利娟;曹辉;路承功;;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现状及进展[J];混凝土;2017年07期

3 李龙;肖建庄;黄凯文;;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应变率敏感性数值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4 李秋义;李倩倩;岳公冰;郭远新;;碳化作用对再生混凝土界面显微结构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5 王杰;李兆瑞;;孔隙混凝土损伤破坏的数值模拟[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6 雷斌;李召行;熊进刚;宋固全;;基于细观尺度的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综述[J];硅酸盐通报;2017年06期

7 雷斌;邹俊;扶名福;熊进刚;;混凝土ITZ性能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J];混凝土;2017年05期

8 周静海;郭易奇;王晓天;康天蓓;;骨料分布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J];混凝土;2017年04期

9 莫品疆;马铮铮;;高温后橡胶粉掺量对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J];混凝土;2017年02期

10 王忠星;李秋义;曹瑜斌;刘海宝;;硫酸盐侵蚀对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显微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云飞;李智慧;;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及性能监测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年08期

2 郭远新;李秋义;岳公冰;王晓飞;孔哲;;再生细骨料强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5年07期

3 李阳;;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年07期

4 郭远新;李秋义;孔哲;岳公冰;韩帅;;再生粗骨料强化处理工艺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年06期

5 严捍东;吴仕成;桂苗苗;;再生粗骨料最大堆积密度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5年03期

6 刘茂军;王根伟;;再生混凝土空心板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05期

7 陈玉;刘艳军;苏育民;MANG Tia;;沥青路面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4年12期

8 肖建庄;李宏;袁俊强;;数字图像技术在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中的应用[J];建筑材料学报;2014年03期

9 王娟;李庆斌;卿龙邦;管俊峰;;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三维细观数值仿真[J];工程力学;2014年03期

10 胡波;柳炳康;王成刚;;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超;;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2 滕艳;;基于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性能评价[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2期

3 罗超;秦拥军;王冬梅;;探析新疆地区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应用前景[J];中国建材科技;2012年01期

4 王兴国;李力;王文华;;再生混凝土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许靖裕;施养杭;;新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评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4期

6 卢俞升;严捍东;;再生混凝土及其在建筑梁柱构件中应用和研究现状[J];福建建筑;2012年09期

7 薛勇;郝永池;;预拌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3年01期

8 姜华;;试诉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07期

9 邢振贤;用粉煤灰生产再生混凝土[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8年03期

10 秦荷成;;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庄;黄啸;;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曹万林;张建伟;尹海鹏;陈家珑;;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与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3 施养杭;彭冲;;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发展析议[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傅晓剑;吕爱增;雒斌;李福海;;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福海;叶跃忠;赵人达;;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肖建庄;;前言[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传增;肖建庄;雷斌;;德国再生混凝土应用概述[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U

本文编号:1978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978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