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低收缩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发布时间:2018-06-06 01:06

  本文选题:低收缩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 裂缝 ; 参考:《建筑材料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为研究低收缩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LSEC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首先研究了水胶比、成型方法以及养护龄期对未开裂LSECC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然后基于LSECC抗弯力学性能特点,通过四点抗弯方法,并同时控制试件底部受拉区变形值,对不同水胶比LSECC进行预开裂损伤;最后分别采用ASTM C1202电通量法和NEL扩散系数法来评价开裂LSEC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结果表明:采用挤压成型且水胶比较低、养护龄期较长的未开裂LSECC抗氯离子渗透性较好;开裂LSECC抗氯离子渗透性可分为基材开裂前和基材开裂后2个阶段;随着水胶比的降低,基材开裂后的裂缝数量和宽度均有所减小,抗氯离子渗透性衰减速度减弱;NEL扩散系数法测试结果对开裂LSECC抗氯离子渗透性变化不敏感.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hlorid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low shrinkage ductile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matrix composites (LSECCs), the effects of water / binder ratio, molding method and curing age on the chlorine ion permeability of uncracked LSECC were studied. The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SECC flexur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rough the four-point bending method,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trolling the deformation value of the tensile zone at the bottom of the specimen, the pre-cracking damage of LSECC with different water-binder ratio is carried out. Finally, ASTM C1202 electric flux method and NEL diffusion coefficient metho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hlorid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cracked LSEC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ncracked LSECC with low water glue and longer curing age had better resistance to chloride ion permeability, and the cracking LSECC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cracking of the substrate, and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water-binder ratio,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ion penetration of the cracked LSECC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cracking of the base material, and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water-binder ratio, The number and width of cracks decreased after cracking, and the decay rate of chloride ion permeability was weakened. The results of diffusion coefficient method were not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chlorid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cracking LSECC.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结构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34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0002110034)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军;周万彩;王敏;;施工工艺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影响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1年05期

2 李俊毅;许建宏;李波;王丽文;白燕荣;马化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试验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6年01期

3 董素芬;黄智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快速测试方法的现状及展望[J];混凝土;2010年06期

4 黄俊;姜弘道;;一种新的界面脱粘和纤维拔出模型[J];应用力学学报;2006年03期

5 周一鹏;沈坤;;中国纤维增强硅酸钙材料的发展[J];硅酸盐通报;1989年02期

6 陈虹;;短纤维增强陶瓷[J];陶瓷;1988年04期

7 欧阳东;易超;;利用陶瓷抛光渣制备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2期

8 刘宇;邓永茜;;纤维增强铝硅酸盐陶瓷[J];中国陶瓷;1991年02期

9 吴立朋;杨进波;阎培渝;;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PERMIT试验方法改进及工程应用[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杨海成;熊建波;范志宏;;硅烷防护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J];水运工程;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鹏;;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之试验方法[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燕业;;纤维增强粉煤灰硅酸钙板的生产[A];纤维水泥制品行业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论文选集(1)(1960~2009)[C];2009年

3 张学旭;张书香;施强;许仲梓;;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4 谭志催;李悦;霍达;;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现状[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陈诚;胡子君;李同起;张宏波;孙志杰;张佐光;;短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隔热材料制备及隔热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6 杨英姿;祝瑜;姚燕;;超级吸水聚合物颗粒对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德斌;陶子礼;周俊龙;;300MPa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钱王欢;连续纤维增强镍电铸制造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刘问;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居贤春;高韧性低收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基础[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艳竹;纤维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纤维界面处理及直拉性能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武聪聪;纤维增强材料界面断裂力学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刘帅;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及其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郝瀚;FRP筋及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5 赵忠兴;掺加改性废橡胶粉的纤维增强砂浆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杨春梅;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智能化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建强;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徐升;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及抗侵彻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郑德路;聚乙烯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10 孙亚萍;硅酸钙板的制备及纤维增强[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84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984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b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