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冻融循环对混凝土静动力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7 09:27

  本文选题:混凝土 + 冻融循环 ; 参考:《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为了解冻融循环对混凝土材料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清水和盐水中采用"快冻法"对C60混凝土进行了不同冻融次数后的单轴静压试验和霍布金森压杆冲击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变化的原因。试验表明,清水和盐水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损失率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盐水环境中更明显。清水环境下的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静态抗压强度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其动态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盐水环境下,当冻融次数较少时,混凝土的动态强度表现显著的应变率效应且不受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但在冻融循环次数达到240次时,混凝土的动态强度显著下降且对冲击速度不再敏感。不同冻融环境对混凝土静、动态强度影响的差异显著。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freeze-thaw cycle o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the uniaxial static pressure test and Hopkinson compression bar impact test of C60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freeze-thaw times were carried out in clear water and brine water by "quick freezing method". The reason of the change of concrete strength is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loss and the relativ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loss rate of concrete specimen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eze-thaw tim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lear water and brine, especially in brine environment. The freeze-thaw cycle under clear water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atic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but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dynamic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while in brine environment, when the freeze-thaw times are less, The dynamic strength of concrete shows significant strain rate effect and is not affected by the number of freeze-thaw cycles, but when the number of freeze-thaw cycles reaches 240 times, the dynamic strength of concret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and is no longer sensitive to impact velocity. The influence of freeze-thaw environment o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strength of concrete is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南部战区陆军昆明工程科研设计所;
【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助项目(2014YQ2404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21064)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海涛;范文晓;刘天云;安志强;;全级配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单轴动态抗压性能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15年06期

2 余红发;孙伟;李美丹;;混凝土在化学腐蚀和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变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政;倪玉山;曹菊珍;张文;;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爆炸与冲击;2005年06期

4 商怀帅,宋玉普,覃丽坤;普通混凝土冻融循环后性能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5年02期

5 李金玉,曹建国,徐文雨,林莉,关遇时;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J];水利学报;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兰超;徐善华;王方波;;冻融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受弯仿真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12期

2 杨晨晨;白英;田晓宇;张金龙;;掺纤维橡胶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年10期

3 赵海军;朱亚冲;叶金库;李艺;;混凝土抗冻性与气泡特征参数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09期

4 王海军;高勇;魏华;黄柏洪;谷长叶;;拉应力状态下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6年09期

5 杨冬鹏;;压应力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J];建筑施工;2016年09期

6 孙昊月;宿晓萍;王晓鹏;;不同盐类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抗盐冻耐久性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7 李晓琴;陈保淇;杜茜;丁祖德;;高应变率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行为[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8 郑元勋;杨培冰;康海贵;;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综述[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5期

9 徐港;张小龙;谢晓娟;卫泽众;;配箍对盐冻环境下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6年08期

10 张海龙;白羽;陈保淇;;混凝土劈拉试验有限元模拟[J];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丽坤;宋宏伟;王秀伟;;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单轴及多轴强度的对比分析[J];混凝土;2013年02期

2 曹大富;富立志;杨忠伟;;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受拉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1期

3 宋玉普;徐秀娟;刘浩;;冻融循环后全级配混凝土及其湿筛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比较[J];水利学报;2012年01期

4 徐秀娟;宋玉普;刘学波;王铮;;湿筛混凝土冻融循环后性能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9年09期

5 刘学波;宋玉普;;冻融循环后湿筛大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3期

6 宋玉普;陈飞;张众;商怀帅;;冻融环境下引气混凝土双轴拉-压强度和破坏准则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6年08期

7 王立成;刘汉勇;;海水冻融后轻骨料混凝土的双轴压压强度和变形性能[J];水利学报;2006年02期

8 余红发,孙伟,王晴,鄢良慧;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在西部盐湖中的抗冻性[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余红发,孙伟,鄢良慧,王晴;引气混凝土在中国盐湖环境中抗冻性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宋玉普,覃丽坤,张众,于长江;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双轴压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闻荻江;冻融循环条件对手糊聚酯玻璃钢的界面破坏作用[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7年01期

2 姚家伟;覃丽坤;宋玉普;;三轴压的普通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J];混凝土;2011年03期

3 叶其业;杜乃红;米胜东;;冻融循环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2年05期

4 张慧梅;杨更社;;岩石冻融循环及抗拉特性试验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5 魏强;谢剑;吴洪海;;超低温冻融循环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3年S1期

6 慕儒;田稳苓;周明杰;;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中的水分迁移(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0年09期

7 周科平;李杰林;许玉娟;张亚民;杨培强;陈路平;;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核磁共振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8 苏伟;唐绍辉;唐海燕;牛小明;;冻融循环条件下花岗斑岩物理性质的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2年02期

9 覃丽坤,宋玉普,陈浩然,王列东,张众,于长江;双轴拉压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及破坏准则[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10 苏谦;唐第甲;刘深;;青藏斜坡黏土冻融循环物理力学性质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强;谢剑;吴洪海;;超低温冻融循环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2 覃丽坤;宋玉普;陈浩然;张众;于长江;;冻融循环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谢友均;许辉;龙广成;;混凝土在不同溶液中的抗冻融循环性能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更社;张全胜;任建喜;蒲毅彬;;冻融循环条件下砂岩细观损伤特性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立成;刘汉勇;;冻融循环后轻骨料混凝土双轴压压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杨全兵;;冻融循环条件下NaCl浓度对混凝土内部饱水度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施嘉伟;朱虹;吴智深;吴刚;;冻融循环与荷载耦合作用下FRP-混凝土粘结界面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燕;申向东;;不同纤维掺量轻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力学性能及损伤量的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9 宣金琦;赵立群;陈宁;;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对预拌抹灰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5th NCCM)[C];2013年

10 王立成;;不同特性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双轴压压统一强度准则[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覃丽坤;高温及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多轴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张众;冻融及高温后混凝土多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慕儒;冻融循环与外部弯曲应力、盐溶液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00年

4 商怀帅;引气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多轴强度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阵地;基于无损监测的钢筋混凝土劣化过程和机理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2年

6 陈妤;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劣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7 周春生;寒旱区GCL防渗性能研究及相关机理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宇翔;西藏高海拔地区冻岩冻融循环过程中劣化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于康康;碱液加固黄土体的工程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邢凯;冻融循环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损伤演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张雷;德令哈盐沼泽区桥梁墩台混凝土损伤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王健;抗冻再生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史宏飞;带缝PVA-ECC抗(盐)冻性及(盐)冻融循环后断裂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朵润民;冻融循环和温热环境下CFRP-高强混凝土粘贴界面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马宝成;碳化对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杨永浩;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李冰;温、湿度波动对生鲜鸡肉品质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90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990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1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